《知否》里有很多种母爱。

有林小娘那种为了女儿能嫁入豪门甘当炮灰的自杀式母爱;

有小秦氏那种为了儿子的前途机关算尽的母爱;

也有盛老太太那种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母爱。

母爱的初心都是好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可方式不同,给孩子带来的结果也不同。

剧中有个小女孩,她的成长中似乎从未经历过母爱,母亲生她是为了攀附权贵,养她也是为了绑架男人,为了男人能看在孩子的份上留下她,把她当成自己能嫁入豪门的筹码。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1)

而最终让她感受到母爱的还是继母。

这个小女孩就是蓉姐儿。

有曼娘这样的亲娘是蓉姐儿的不幸,摊上顾廷烨这样有责任的父亲是她的幸运,而遇到明兰这样的继母是她不幸中的万幸。

1,

原著中的蓉姐儿跟顾廷烨的父女情并没有那么深厚,曼娘带着昌哥离开后,就把蓉姐儿丢在了侯府,让顾廷烨院里的妾室通房照顾。

小小的她在偌大的院子里,每日除了害怕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吃穿用度被克扣也不敢说。

等到顾廷烨风光回家再见她时,她完全没有孩童的灵性,枯瘦如柴见人就躲,不会女红更没有读书识字。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2)

小秦氏故意提出上顾廷烨把蓉姐儿和几个妾室通房接到自己的身边,想离间明兰和顾廷烨的新婚夫妻情。

面对小秦氏的挑事儿,顾廷烨并没有立马把人领回家,而是让她们收拾行李,过两日再过来接走。

他需要给明兰留些时间做准备,如何做到不伤感情的安置这些人。

接蓉姐儿入府后,顾廷烨直接做主让姨娘红绡和通房丫头秋娘带着蓉姐儿单住,怕明兰经常看到会觉得不舒服,还断了秋娘想服侍他的念头,每日都安睡在明兰的房中。

还主动跟明兰吐露自己对蓉姐儿以后的想法。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3)

“蓉姐儿性子倔,曾拿石头砸破了大水缸,也就四五岁的时候。

倘若以后叫她眼睁睁地瞧着你我的孩子,想来她也难受,我定会疼爱你我的孩子胜过她,我也怕伤了她或者她伤了你我的孩子。”

“以后,给她寻一门好亲事。

读书明理,理家掌事这些你能教就教一些,不能教就算了。

她只需要学些秋娘的本事,会点女红算账,以后在婆家也能应付了。”

顾廷烨从未想过要让明兰带蓉姐儿,也从未想着要让她高嫁到身份显赫之家。

不得不说,顾廷烨是个聪明人。

蓉姐儿出身不明,非嫡非长非宠,这样的女儿对嫡母没有一点威胁。

只要嫡母脑子清楚心肠不坏,基本上不会为难她,待成年后添上一份嫁妆送出去就成了,这样既得了好名声,又不费事。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4)

倘若顾廷烨一意维护怜惜蓉姐儿,反倒惹嫡母不快,而嫡母若诚心为难某个孩子,男人大多是互不周全的。

自己小时候便是如此,父亲日日逼着自己苦练本领,隔三差五不是打就是骂,大概也有这样的思量吧。

2,

然而明兰不仅脑子清楚心肠不坏,还是个热心善良的好继母。

明兰看着蓉姐儿枯瘦如柴,便想着给她改善伙食,查问功课时发现蓉姐儿大字都不识几个,书也不会读,又怕自己教的太严管的太紧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便四处托人给她寻好的教书先生。

明兰怕她一个人去私塾孤单,还特意拉上娴姐儿一起,两姐妹也有个伴儿。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5)

笔墨纸砚衣服首饰都给她准备妥当,开学第一天还特意嘱托她:

“外头不比家里,一切言行俱要仔细谨慎,不可肆意妄为,凡事多听多看,好好瞧瞧人家行事,心里多些思量,跟几位师傅好好学些东西。”

“蓉姐儿在外头不可发倔性子,要听先生的话,有什么好好说,不成回来说给我听。”

蓉姐儿一步三头地准备出门,黑白分明的童稚眸中透着些许不安。

明兰立马叫住她:

“蓉丫头,好好读书,待人要有礼恭敬,可也别叫人欺负了去。记住了,你姓顾。

京城这地界上,你老子在外头还没吃过亏呢。”

不但如此,明兰还亲自教蓉姐儿管家理事看账本的本事,还让她和娴姐儿亲自操办给下人们置办衣物,查看以前的账本找出不妥之处。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6)

为了激发蓉姐儿的学习兴趣,让娴姐儿看着她好好背书,还承诺她们可以在花园搭养小兔子的笼子。

即便是回娘家或者去看望盛家的姐妹,她也带着蓉姐儿,温暖呵护,让她时时刻刻都感受到不被嫌弃的母爱。

明兰对蓉姐儿的真心的爱护也换来了真诚的回报,蓉姐儿对明兰除了恭敬也多了份对母亲的爱戴,对明兰生的儿子也如亲弟弟般疼爱。

3,

宫变的时候,明兰在侯府经历过一次生死劫难,让她惧怕的不是来了多少贼人,自己能否安全脱身,而是有贼人差点杀了她的儿子。

在危急时刻护住胖团子的,正是蓉姐儿。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7)

待明兰火急火燎赶到时,女孩脸上泪迹未干,头发散乱,额头处被扯下一揪头发,血丝在太阳穴处晕染开,右手死死握着一只金簪,左手鲜血淋漓。

眼看着贼人越来越靠近这间屋子,大家都吓得瑟瑟发抖,她起身把弟弟抱着塞进床底下,然后搬了把凳子放在门口,自己站了上去,拔下头上的金簪放在手里。

等贼人推门进入后,他飞身撞倒了贼人,拿着手上的金簪对着贼人一通乱刺,混乱扭打中,她抓住了坏人的匕首,咬伤了他的头脸,也被坏人扯去一揪头发和一块头皮。

当坏人被赶到的石头制服时,小团子从床底下爬出来张开手臂眼泪汪汪地去抱蓉姐儿,蓉姐儿紧紧地抱着团哥儿,姐弟俩放声大哭。

明兰轻抚着蓉姐儿血肉模糊的伤口,眼泪盈眶,感激得恨不得跪在地上磕几个头才好,她哽咽道:“好孩子,团哥儿有你这么个姐姐,实在是天大的福分。”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8)

看着因惊吓受伤又痛哭后沉沉睡去的蓉姐儿,明兰的心里想着一定会待她如亲闺女般疼爱,一定给她找个好的归宿。

4,

给蓉姐儿议亲,明兰也是做了诸多考量。

外人虽然都知道明兰最宠爱蓉姐儿,可她的身份确实有点尴尬,非嫡非长,只是个外室所生的女儿,若是把她许配到豪门大族,恐怕婆家人情复杂,三姑六婆的亲眷背地里的指桑骂槐会让蓉姐儿难受。

何况,蓉姐儿的性格随了顾廷烨,从小就倔强,虽然迫于环境忍了不少,但骨子里还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这样的女子有点像如兰,想要过得好,必须要寻得一门合适的婆家。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9)

官衔家世俱不重要,最主要的是人口简单,对蓉姐儿有爱护之心,毕竟强大的侯府会成为蓉姐儿和夫家最好的靠山。

常嬷嬷是从小就知道蓉姐儿的,也带过一段时间,深知蓉姐儿的脾气秉性,而常年也经常出入侯府,明兰还曾询问过他的学问,推荐他到长柏处学习讨教。

所以,把蓉姐儿嫁给常年,是明兰对蓉姐儿最大的爱。

作为一同长大的堂姐妹,娴姐儿嫁的是世袭罔替的梁家世子,蓉姐儿嫁的是新科进士,在外人看来,或许会认为娴姐儿比蓉姐儿嫁得好,但真正的知情人都看得出,低嫁的蓉姐儿才是一段好姻缘。

梁家虽有爵位,可这些人没出什么能干之人,内囊早就被掏空了。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10)

家里人口众多,五房六妯娌的事多如牛毛,且作为庶长子的梁家大房这些年混得愈发红火,而承袭了爵位的嫡子二房却黯淡失色。

兄弟不睦,还有嫡庶之争,三天两头的不太平,虽然梁家的这个世子是个有出息的,但老一辈的旧账也够娴姐儿忙活的。

蓉姐儿嫁的常年就不同了,常年的母亲早逝,家里只有一个祖母和已经出嫁的姐姐,常嬷嬷是知道蓉姐儿的,也不会摆长辈的架子故意刁难她,蓉姐儿嫁过去就能当家。

而且常年并不是个只会读书的呆子,虽然是新科进士毫无根基,但这些年也算是官运亨通,再加上攀上顾家这棵大树,更是混的如鱼得水,哪里敢怠慢蓉姐儿。

为了蓉姐儿的婚事,远离京城的明兰还特意赶回来亲自操办,足见对蓉姐儿的宠爱和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官眷场里的明眼人谁还敢怠慢了这位顾家大小姐。

知否的蓉姐最后嫁给了谁(拼死救了明兰大儿子的蓉姐儿)(11)

5,

顾廷烨对蓉姐儿不咸不淡不重视,是爱和保护;

明兰对蓉姐儿细心教化,仔细谋划,是怜惜也是感恩。

其实,蓉姐儿能过得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拎得清。

若她在侯府处处不给明兰好脸色,整日想着如何挑拨父亲和继母的关系,或者是打主意要把亲娘弄回来,那别说好姻缘了,就是在侯府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吧!

适者生存,果然还是这个理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