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方言大全集 山西潞城土里土气潞城(1)

方言也叫土语,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

我市是长治唯一的县级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播下了文明礼仪的火种。商殷时代就有“微子国”、“潞子国”之称,秦置潞县,属上党郡,北魏时代为刈陵县地,隋开皇十六年开始称潞城县,唐天佑二年改为潞子县,五代复称潞城县。1954年4月,潞城县与长治县合并为潞安县,县人民政府驻长治。1958年11月,撤销潞安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入长治市和黎城县。1962年3月,恢复潞城县。1994年4月26日,撤县设潞城市。

我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海拔高度616~1316米。西北与襄垣县以山为界,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平顺县谷岭交错,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毗邻。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潞城独特的方言,自古形成了俗语“会说潞城话,走那都不怕”。如果没有人给你解释,潞城有些话确确实实很难听得懂。现将本人近年来收集的部分潞城方言整理如下,供来潞城工作、投资、旅游等各界仁士参考。

一、服装类

夹衣(合袖)棉裤(套裤)

马夹(主腰)棉鞋(翁鞋)

背心(拱圪拉)衣斗(胯屏)

袖套(袖圪塌)肚兜(炉肚)

袜子(连袜)

二、食品类

夹枣馒头(枣姑) 薄饼(锅圪潦)

拉面(圪扯)稠小米饭(稠饭)

稀小米饭(稀不流)柿饼(小佬)

花生(落花森) 饺子(扁食、水结)

菜(菜儿) 酒(久儿) 肉(油)

三、身体类

头(得脑)屁股(垛勒)

拳头(圪都)上肢腋窝(胳就窝)

膝盖(圪膝) 脚(结)

脚后跟(结后旦) 头发(毛衣)

眉头(米头) 胸膛(圪锒)

腮帮(圪腮)

四、房屋类

窑洞顶(爷脑)中间窑(当窑)

窑后墙(后窑垛)房外侧(山划)

房屋地面(结底)厕所(高界)

房屋(地帐)

五、时间类

明天(迷嘞)今天(机个)

昨天(夜隔) 大后天(老后日)

下午(晚西)上午(前晌)

现在(这会儿)过几天(再日)

黑夜(黑来) 早辰(早起)

去年(年时) 一会(一何)

刚才(将将、头将) 傍晚(晚西黑儿)

六、天文类

打雷(响忽雷) 冰雹(冷冷弹)

大雨(鞭杆雨)雨加雪(木淋淋弹)

小雨(圪星) 太阳(老爷)

七、称呼类

我(东部叫“拿”、合室一带叫“麽me”、辛安泉叫“么”、西部叫“咩”)

你(捏) 你们(捏斗)

他们(哈斗) 我们(东部“拿斗”、西部“墨捏”)

他(哈)母亲(聂芽)

父亲(大大) 叔叔(爸爸)

孩子(小哈儿)丈夫(老汉)

妻子(西部叫“袖”、东部叫“家”)

公公(老公) 婆婆(老婆)

八、物名类

低板凳(结挞) 高板凳(盘杌)

尿盆(结盆)木棒(圪栏)

火柴(曲灯)水泥(洋灰)

樟脑丸又名卫生球 (臭蛋)

九、动作类

推到(搂倒)进来(里来)

进不去(里不个) 摔跤(刷跌)

快点(麻利些)拥抱(圪搂)

拥挤(圪挤)散步(圪溜)

拉扯(圪拽)摆动(圪荣、不来)

搅动(圪捞)滚动(圪略)

摸索(圪摸) 动作快(册腊腊)

拿(恒) 摇晃 (圪摇)

看看(圪叫) 唱(呛)

看(圪叫) 侧翻(打爬结)

呻吟(哼哼) 起哄(圪轰)

大声骂人(野噘) 发火(起火)

玩耍(西部叫“狂”)

倒车(缩) 说话(雪话)

十、动物类

母鸡(草鸡)公羊(老臊胡)

麻雀(小虫)老鹰(低流连)

老鼠(捏家勒) 公牛(老犍勒)

母牛(资油) 松鼠(圪蛉)

老牛(老油) 喜鹊(野巧)

知了(陌营妈) 蜈蚣(油沿)

蚯蚓(曲蟮) 猪(驹)

十一、常用语类

欺骗(捉糊)花言巧语(卖圪了巧)

胡说(圪皱)充数(攒凑)

凑合(溃对) 不干净(敖糟)

滚蛋(去一半儿)可爱(切特)

没有(莫那) 很小(一圪几几、一个星星)

慌张(张急) 好看(切)

假装(假迷) 可笑(圪抽人)

纳闷(迷闷人) 开水(滚水)

聊天 (访古) 心里不舒服(心歪)

痢疾(跑肚) 这里(叠特儿、这了)

那里(捏了) 那个(捏个)

那么多(宁带) 熟悉(惯)

那边(娘傍) 后面(后底)

十二、发音错误

北村(脖春)草药(草耶)

手术(修续)骨头(圪头)

排骨(排过) 黄瓜(黄过)

客人(刻银)联合(乱合)

亲戚(亲亲) 鼠标(许标)

学校(谢校)真(东乡读“金”)

书( 虚) 城镇(情晋)

左权(坐全)朱德(拘迭)

觉得(接节) 长治(强挤)

知道(机道) 认识(认跌)

手(秀) 书(需)

人(银) 丑(秋)

在(贼)

十三、潞城“成语”

死迷糟烂(精神不振)

稀迷嚯嚓(泥泞)

隔二偏三(断章取义)

暗打不瞪(防不胜防)

张张急急(急急忙忙)

癔理达症(癔症)

牛逼哄哄(得意洋洋)

黑天摸地(伸手不见五指)

脓哇不叽(不干爽)

袄里达糟(不干净)

稀汤寡水(“稠”的反意词)

邋遢叭叽(不讲卫生)

仄棱三堪(无法无天)

土迷蛆眼(土里土气)

晕天侃地(满不在乎)

圪楂马虎(也指不干净)

八毛浪荡(指人不正常的)

黑圪隆洞(黑暗)

五迷三倒(鬼使神差)

臭哩达烘(臭不可闻)

圪撩扁拐(弯曲)

圪撩弯山(扭曲)

直眯瞪眼(目瞪口呆)

豁芽漏口(多指缺门牙)

圪倒挖切(地不平)

虚了画虎(办事不认真)

咧三古调(不说实话)

没眉囊眼(办事不大方)

(文/王富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