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德云社,以及郭德纲,真的达到了相声的巅峰。纵观整个相声历史,能像德云社这样的事业绝对是前无古人。一群穿着大褂说着段子的人,成为在全国广受追捧,粉丝无数,并且形成一个很可能已经是数百亿级规模的巨大经济团体,这是以前的相声演员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即使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相声的第一个全国性黄金时代,郭德纲和他的徒弟们的成功,马季和姜昆们也是根本不敢想象的。那时的所有相声演员,固定的思维都是进入体制内的曲艺团体或者其他文艺单位,在有个编制的同时,赚一点走穴的钱。哪里敢想象能够成为一个亿万大亨。

德云社最近几年的情况(处于巅峰的德云社)(1)

只有郭德纲做到了,他成了相声的中兴之主,成了开启新时代的历史英雄。无论很多人怎么对他腹诽和当面指责,他对相声的贡献都可以被称为伟大。德云社的显赫名声,也一定会在今后的相声人奉为传奇。

但是,所有的事业都是有盛有衰,德云社也绝难跳出这个循环。实际上,极盛之后迅速衰败的人和事业这些年比比皆是,难道郭德纲和德云社就能幸免?

郭德纲身为一代雄主,身上确实有诸多常人难以企及之处。比如他意志坚定,哪怕是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中,依然坚持着对当时看来毫无希望的相声事业的追求,对于技艺的砥砺。

比如他无师自通,似乎天生就具有着惊人的组织才干,可以把一个草根相声团体,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团队。

比如他知人善任,虽然一些徒弟出走,但是留下的人却总能够在合适的位置上人尽其才,为了事业贡献出所有力量。

比如他曾经一身愤青病,对于所有和他有矛盾的人都不能原谅,恨之入骨,时时痛骂到无以复加。但是在若干年后却抚平了心中的伤痕,用最大的善意来重新修复关系。为此甚至还上了他曾经嗤之以鼻,极尽讽刺之能事的春晚。

郭德纲的才情不仅仅在于技艺,在于坚持,更在于领导一个事业的战略思考能力。对于相声,对于德云社,对于他关注的一切事业,文化不高的他都有着高屋建瓴的谋划。没有这个水平,仅仅凭借相声艺人的技艺,他绝无可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

德云社最近几年的情况(处于巅峰的德云社)(2)

但是现在半百之年的郭德纲,其实已经过了相声表演的最佳年龄。他之前的相声大家马季和姜昆,在这个年纪时其实已经开始逐渐淡出相声,或者开拓其他事业。但是郭德纲依然热情不减,始终战斗在这个舞台上。

然而毕竟是韶华已去,英雄不复当年。郭德纲再厉害,也不可能保证以后十年再展现一个巅峰的状态。随着精力和体力的逐步下降,表演减少和逐渐淡出幕后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舞台上没有了郭德纲,当然并不能代表德云社就此会走入低谷。有郭德纲这样一个灵魂人物在,不管他身在任何一个位置,都会有德云社的稳步发展。但是郭德纲即使能够摄政,也终有脑子糊涂和观念老套的时候。尤其是相声这样一个必须要随时把握观众脉搏,精准的提供精神食粮的事业,其实是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警惕,绝对不能允许自己和观众脱节。我们总是在说郭德纲从传统段子中汲取营养。但是郭德纲从来没有也绝对不敢百分之百的复制传统。实际上他的所有段子都无时无刻不在改进和完善,当然还有无数的创新。德云社里严格来说最累的不是演员,而是一个庞大的创作团队。虽然我们不清楚这些人的组成和操作流程,相信这也绝对是德云社的不传之秘。但是每一次段子的不断变化,大量新包袱高频度的涌现,足以让人看得出,德云社是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的。

郭德纲老了以后,还能够看准观众想要什么,能够竭尽自己的脑力,操作如此巨大的一个流程,进行成功的创作吗?

而且,常识告诉我们,表演团体其实始终都有个体的巨大独立性。德云社虽然在上次一系列徒弟出走事件后,成功的留住了所有有影响力的演员,但是这并不代表仅仅是他的制度在发挥力量。相信社里的大部分演员之所以不敢离开,首先当然是收入尚可而且有着巨大的自由度。其次就是出走演员的沦落,让他们认为离开德云社自己恐怕会一塌糊涂。这种威胁显然比其他手段更加让他们安心不走。但是一旦郭德纲的光辉不见,一旦郭德纲的能力不再,已经无法成为德云社的灵魂,没有了巨大的明星号召力,演员们无法指望老班主为自己加成,蹭不到他的知名度的时候,难道就想不到自己独立门户,把所有的钱都拿到自己手里吗?实际上,这种事在相声史上司空见惯,无数次的发生。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此巨大的产业,又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其实是需要一个能够取代郭德纲的凝聚力量去稳固的。郭德纲的分量太重,让德云社至今并没有认真思考该如何用一个体制去取代一个强人。一旦郭德纲无法任事,再建立这个体制恐怕就悔之晚矣。赵本山集团在赵本山本人走入低谷后走向分崩离析,绝对不应该是个例,而应该被德云社当成前车之鉴。

但是,能够再找到一个强人吗?

《欢乐喜剧人》里于谦说德云社亟需再出一个领头羊。恐怕未必是无心之语,而是德云社上下的心声。但是这样的人好找吗?

现在德云社里看起来明星如云,比如岳云鹏、高峰、烧饼、张云雷、孔云龙、孟鹤堂、谢津、郭麒麟等等,但是这些人虽然都有着各种各样非同寻常的特质,比如吃苦精神,比如个人魅力,比如精湛的技巧,比如深厚的学养。但是又必须要看到,这些人比之郭德纲,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比如岳云鹏,诚然有着比肩郭德纲的光辉。但是其功底毫无疑问是不能和郭德纲相比的。作为明星这不算什么,作为相声团体的一员,这就很难服众。岳云鹏的表演非常有技巧而且十分讨喜,但是却并非是郭德纲建立在专业基础上的厚积薄发和大气磅礴。他诚然有他巨大的粉丝群,但是这个粉丝群无论如何不是纯粹相声的粉丝群。

此外,岳云鹏至今并没有展现出统御能力。他所在的德云社二队,队长是他的搭档孙越。他自己坦诚仅仅是个艺人,根本没有管理才能。即使他始终保持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统御能力的他也绝无可能接手庞大的德云社。

身为少班主的郭麒麟,其实也有着严重的短板。仅就统御能力而言,明显缺乏人情世故历练的郭麒麟,对于人的了解都十分欠缺,根本无法理解团体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且至今也没有展现出管理才能。并且,公正的说,他的表演水平实属平庸,如果不是郭德纲的儿子,恐怕他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在一个团体当中,既不懂管理,业务也不出众,即使血统高贵,接班也是十分勉强。又何况郭麒麟至今也没有表现出接班的野心。

德云社最近几年的情况(处于巅峰的德云社)(3)

所以郭麒麟的上位,至少到目前为止并不具备现实性。

高峰呢?和郭德纲本来就是平辈,接班从年龄上就不现实。其次专注于业务研究和教学,表演也只能说是平常。很多时候在舞台上只能为郭德纲和于谦作伴当,做一个插科打诨的角色。他未必没有管理能力,但是如果论全局性谋划能力,也远不如郭德纲。

烧饼和张鹤伦属于比较特别的类型。

这两人出身东北,身上具有着东北人自带的喜剧基因,而且都有一定程度的组织能力,都担任表演队的队长职务,并且也是相当称职。尤其是烧饼,其实本人的外形,嗓音,基本功都极其一般。在成名以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迷茫期,找不到自己的风格定位在哪里。但当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基础并不适合成为一个老北京人喜欢的中规中矩的相声人的时候,干脆就放飞自我,在相声舞台上演绎了一种东北式的疯癫风格。虽然难说极为成功,但是确实拥有了相当大的粉丝群,并且他这种以“闹”取胜的风格,其实在群口相声中的效果几乎无人能及。说起来虽然是异类,但是却也是成功的典范。

与之相仿,谢金虽然只是根红苗正的传统相声演员,但是演出其实也是以“闹”见长。他的风格当然不是东北流派,但是显然也不是纯粹的北京流派,倒是很有些春晚小品的高亢。不过谢金的缺点也像岳云鹏,就是统御能力,管理能力并不见长。

孔云龙作为云字科的大哥级人物,相当长时间里处在一个不红而艰苦摸索的过程中,只是近年在因为扒马褂声明鹊起。但是严格来说,他出彩的时候实在不算太多。至今在对口中的表现都是一般。属于那种花开无百日红的人。并且身为队长,其实管理水平极其一般。

这一点与孟鹤堂也极为类似,小孟也是偶有上佳表现,但基本中规中矩。并且做队长的水平能力也比较有限。

最后说张云雷,其实熟悉德云社的人都了解。他的相声演绎能力更加有限,之所以蹿红是因为坠楼事件和长相俊美,把相声搞成了演唱会。身为队长,管理能力也并没有太过出彩。

德云社最近几年的情况(处于巅峰的德云社)(4)

德云社的台柱子们一一历数过来,就会发现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就是这些依靠天分和苦功成名的演员们,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综合素质极为一般。在统御和管理能力上,出挑的实在不多。而且所谓的各队队长,其实对自己队员的管理权限极为有限。我们不能把德云社的各队队长理解为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其实他们能够做的多数时候无非就是安排场次,打点剧场,提醒演员上场,以及一些日常排练。至于骨干演员如何调配,还有这些名角

的业务提升,段子的配备,甚至搭档的挑选,都是郭德纲说了算的。当然在业务上高峰也有着很大的发言权。其余大的营运问题,比如收入,票价,上演场次,副总栾云平的指导也很难违逆。总部控制的如此之严格,不因为别的,还是因为各队队长的能力有限,只能这样直接管理。

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从历史上相声形成一定规模开始就是如此。相声演员作为艺人,总体都有文化水平不高,头脑不冷静,为人处世不成熟,对行政业务不入门的特点。所以必须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对他们进行约束和管理。否则将会是一场灾难。

民国时期的相声演员总是抱怨被师傅,长辈或者剧场的负责人约束和盘剥的厉害,其实并非纯粹是别人的问题,自己管不住自己,也是重要原因。实际上,即使是现在的相声演员,也都沿袭着旧时艺人们诸多混乱不堪的生活习惯,比如醉生梦死,比如纵欲无忌。据我所知,德云社的相声演员有的是夜场散了以后狂饮到凌晨五六点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郭德纲的严格管束,这些人恐怕会堕落到毫无底线。

赵本山说二人转艺人天底下最难管,其实相声艺人又好到哪里去?

如果郭德纲不能再任事,德云社的继承者真的是很难挑选。刚才我们历数的这些台柱子们,距离操控如此巨大的财团的水平,实在是相距太远。就个人影响力来说,也都不足以像郭德纲一样,犹如光辉的太阳,值得别人蹭满满的热度。有限的学识和缺乏深度思考能力,也无法学郭德纲谋划全局。知人善任的水平也远不如郭德纲般能够慧眼识人,把一个当年一塌糊涂的岳云鹏捧上巨星宝座。总之,一代雄主往往只有一个,同一个时代,很难再出第二个。

德云社最近几年的情况(处于巅峰的德云社)(5)

实际上,如果郭德纲不能任事,真正能够在德云社起到维系作用的反而可能是高峰和栾云平这样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栾云平,他的头脑显然更加复杂和更加全面,更加具备驾驭一个巨大团体的能力。但是众所周知,栾云平的业务能力实在不算好,在诸多台柱子中,其实真的很不出眼。相声界是一个以角儿为中心的地方。可以说,一个红角儿,完全可以随性而为,如果他们认为栾云平驾驭的德云社不能为自己加成,就很有可能脱离而去。此时的栾总,恐怕除了收些违约金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