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遇见幸福》是一部国庆献礼剧,剧中饰演蒋欣父亲的老戏骨刘佩琦,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刘佩琦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走到今天,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辛,对他来说,演戏是吃饭的本事,但家庭也是他坚实的后盾,他在剧中经常饰演好父亲的角色,而在生活中他也确实是个好父亲。
刘佩琦5岁练武术,13岁开始学习民族舞,16岁凭借舞蹈基础进入了天津部队文工团,当了名文艺兵,79年恢复高考,他虽然觉得自己外形不行,但声乐、形体、台词方面都没问题,努力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新疆军区话剧团。
在远离文化中心的大西北,刘佩琦的日子很不好过,闲时只能听听歌剧、买点唱片打发时间。
26岁那年,刘佩琦终于回到了北京,但却成为了失去固定生活来源的临时演员,算是现在“北漂”界的元老了。有活的时候跑跑龙套,没有的时候就饿肚子,最穷的时候兜里只有5分钱,还好人缘不错,可以到处蹭吃蹭喝。
很多北漂演员都有过在北影厂门口蹲着,被导演看中去拍戏的梦,刘佩琦不但做过这样的梦,而且也照着梦里的情景去了八一厂门口,蹲到第三天的时候,一辆212吉普车停在了他面前,下来一个军人,问:“小伙子,我看你在这蹲三天了,你是在这干嘛呀?”
刘佩琦一看他一表人才,不是演员就是导演,赶紧自报家门:“我就是想看看哪个导演能看中我,我是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的……”
那人就说:“我还是你的大师哥呢,我也是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的,走,上我家去!”
那人见刘佩琦的状态,劝他应该放松一点,调整心态,不要太着急,这样下去会生病的。
虽然这个人没有给刘佩琦介绍什么戏,但是对他的精神是一种疗愈,也使他振作了起来。
刘佩琦貌不惊人,刚开始他演的角色大多是坏小子、地痞、汉奸、阴险的小人等,虽然戏份不多,但他都认真对待,渐渐给观众留下了印象。
1985年,刘佩琦在《二子开店》中第一次饰演“露脸”的配角,这部电影是陈佩斯投资的,一天5块钱的片酬也是整个北影厂最高的,因此刘佩琦一直都很感激陈佩斯。
1991年,张艺谋导演为电影《秋菊打官司》挑选演员,刘佩琦抓住这个机会,饰演巩俐的丈夫,这个角色本来剧本设定只有三场戏,因为刘佩琦的表现出色,最后加到了7场戏。
1996年,刘佩琦在《离开雷锋的日子》中扮演撞死雷锋的乔安山,这部电影创下了该年的票房记录。电影深刻诠释了雷锋精神,不是简简单单地做好人好事,还要奋不顾身,吃苦耐劳,即使被人误解,也要有将雷锋精神坚持到底的决心。
刘佩琦的演绎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他也因此获得了,电影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和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他的演技得到了肯定。
2000年刘佩琦接拍了赵宝刚导演的《大宅门》,在里面饰演白三爷,一开始刘佩琦觉得自己的形象不符合这种有钱人家的老爷,但禁不住赵宝刚导演的三顾茅庐,他和陈宝国、斯琴高娃的成功演绎,让这部剧好评如潮,成为数不多的国剧经典。
但是《大宅门》对于刘佩琦来说却是心底永远的痛,他从来没有完整地看过一遍。
原因是他的父亲就是那段时间过世的,那半年他都在忙忙叨叨拍戏,以为父亲只是贫血,不知道得了血癌,错过了照顾和陪伴。父亲走了三天后他就又进组拍戏了,这部戏对他来说是一生的遗憾。
在《大宅门》之后,刘佩琦和陈凯歌导演合作了一部描写父子亲情的电影《和你在一起》,在这部戏中,他把父亲对儿子那种神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小心谨慎,而这也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别看刘佩琦长得像个糙老爷们,但其实他的心思细腻,那个时候他的儿子还小,他每晚都会给儿子讲故事,即使在外面拍戏,有时候大伙一起吃饭喝酒,喝到一半他看时间到了,就先打电话讲故事,把儿子哄睡了再回来和大家一块喝。
而他讲的故事都是现编的,把儿子喜欢的人物,换个场景换个时间出现,每次说得眉飞色舞,他说这是在“培养儿子的想象力”,这可是父子间独一无二的秘密故事。
这些年刘佩琦拍了不少好片,在观众心目中他几乎差评,单看剧照也能感受到他的“戏精”体质果然不凡。
《建党伟业》中的辜鸿铭
《白鹿原》的精神领袖“朱先生”
《龙之战》中民族英雄冯子材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老四
《将夜》中的知守观观主
这些角色在人设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人性的阴暗面,但却更显得有血有肉。
对于很多老戏骨来说,演绎不同的角色才是挑战,刘佩琦在采访曾中说:“我不想只演本色的自己,总换衣服没意思,创作的趣味性就没了……”
因此刘佩琦会严格挑选剧本,就算演小人物,也尽量把人物塑造得尽善尽美,他认为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大的幸福。
演员这个行业就需要这样务实的心态,真正凭借一部戏而一举成名的是少数,为了捞金而拍烂片也不能持久,像刘佩琦这样的老戏骨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演技浑然天成, 是实至名归的表演艺术家。
最后以刘佩琦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安慰孙俪的话结束吧:“人生的相聚迟早要分离,就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我们都是过客,聚的时候就要铆足了劲地开心,等到散了呢,谁也别惦记谁,各自往各自的下一站奔,再找新的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