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曾被当赝品遭嫌弃,乾隆都不愿盖章,后被估值2个亿,网友:逃过一劫。

《万岁通天帖》并不是只有一本字帖,它是由王羲之家族的多幅书法作品组合而成,所以又叫《王羲之一门书翰》,之所以被称为“万岁通天帖”,是因万岁通天二年,武则天向王羲之的后人王方庆借来他祖传的王家书法经典,命人双钩填墨,摹写而成,因此得名,是唐代王羲之家族书法经典的摹本。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1)

《万岁通天帖》全览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原因,王方庆所藏的王羲之家族的真迹并没有流传下来,就连武则天命人制作的摹本也没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从开始的28人10卷,只剩下了7个人所写的10幅书法作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万岁通天帖》,10帖组成一卷,长253.8厘米,宽26.3厘米,其中包括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等。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2)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3)

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

这仅存的7人10帖,虽然辗转反复流传了下来,但它们的命运仍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万岁通天帖》还曾被明朝著名收藏家项元汴认定为是赝品,曾遭到他的嫌弃,买到手以后懊悔不已,他的哥哥看他如此难受,无奈只好花同样的价钱买走了,不过这次以擅长收藏、鉴定著称的项元汴却看走了眼,错失了一个宝贝。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4)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5)

王荟《疖肿帖》、《翁尊体帖》

后来这《万岁通天帖》还曾被喜欢盖章的乾隆皇帝鉴赏过,乾隆皇帝见多识广,手里有大量王羲之书法的唐摹本,对于这个并没有看在眼里,这从《万岁通天帖》上的印章就可以看出来,相对于《快雪时晴帖》满满的乾隆的印章,这幅作品几乎看不到,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好事,《万岁通天帖》逃过了一劫。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6)

王徽之《新月帖》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7)

王献之《廿九日帖》(右)、王僧虔行楷书《太子舍人帖》(左)

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幅包含2幅王羲之作品的字帖,历经辗转,后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据说1954年就被估值2个亿,在其被收入辽宁省博物馆的介绍中写着估价2亿元,其中的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更是被认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作品,其价值已经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的了。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8)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9)

王慈行草书手札《柏酒帖》、《汝比帖》

之所以称称其中的《姨母帖》和《初月帖》被称为是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作品,是因为这些字帖都是采用唐代的“硬皇响拓”的方式制作而成,即所谓的“双钩填墨”本,先用半透明的蜡纸覆盖在原作之上,然后以勾线笔画出字体的外轮廓,再往这个轮廓里填写墨汁,就像是手工复印机。

唐代宫廷摹帖匠人本来就水平高超,加上这又是武则天分配的任务,当然是更加细致,这样的拷贝出来的书法作品,和原帖当然是十分相似了,可以说是“下真迹一等”的,实际上宋代以后不少人就把这种摹本当真迹了。

存世最贵的书法真迹(7个人写了10幅书法作品)(10)

王志《喉痛帖》(一日无申帖)

就是这样好的字帖,1000多年流传下来,也只有寥寥几个能够看到,而且还都是上层人士,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人是幸运的,通过现代的照相技术、印刷技术,人人都可以轻松地看到甚至买到《万岁通天帖》的复制品,拿在手里把玩临摹,这真是一个好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欣赏《万岁通天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