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城投地位重要(为什么城投更受金主追捧了)(1)

这里说的城投,应该是宽口径的定义。你把它看成是城市淡马锡一样的主权财富,或者看成是公司制的PE 开发商 基建REITs,可能都不算违和。

大家也许都注意到,最近几年,在各个业务领域,都有城投们活跃的身影。在住宅市场拿地就不说了,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托市、补缺等等),各类地方国资平台非常积极活跃;在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引导基金等方面,也是城投们的传统舞台。

今天咱们重点聊聊之前聊得比较少的话题——城投体系对于资金和信用的吸收作用。

01 城投的功能在变化

但搞钱这个核心技能一直在

城投平台们在诞生之初的历史使命,其实就两个字,搞钱。

十多年过去了,城投的构成主体在变化,底层资产和业务重心也在变化,但搞钱这个使命,一直都在。

说句夸张点的话,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对于各种产业要素的争夺,现在很多地方在高度重视的双招双引,说的就是招商招人、引智引资,翻译过来,产业、人才、科技、资金。

而在这些多要素多维度的竞争中,城投平台,正在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地政府可以驱动的主力军。戳这里,了解不动产投建营一体化平台

城投有钱吗?

貌似都很有钱,因为基本上都是把各地的硬货家当归集在一起,有的出地皮,有的出企业,攒起了巨无霸的身体。文末我放了一张表格,资产过千亿的城投平台一堆一堆的。

但也可能没有钱,因为城投从来就是各种渠道拼命搞钱,从公司债到私募债到美元债,从信托到基金到供应链……

02 城投受到追捧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

坐在城投对面的,是海量的资金,他们看中的,应该是地方信用。

5月份,江苏盐城下面的大丰海港城投发短融,实际规模5亿元,有效申购金额接近300亿元。60倍的超额认购,算是创下了历史记录。

盐城大丰,一个苏北近乎无名的小城,最出名的特产就是杨超越了,过去几乎都是7%以上的利率还不一定发的出去,现在5%的利率就一堆金主过来疯抢。

插叙一句,最近对于公募REITs的抢购,也有点这个意思,但今年一季度中国交建REIT被追捧成那样,网下配售超额认购倍数也就40倍左右;最近发行的深圳能源REIT,机构网下询价有效认购倍数109倍,在资产荒的背景下,这是要疯了的节奏。

还有没有城投信仰,咱也不知道,但是城投们穿透下去都是各地的财政局or国资委,都是作为各地的淡马锡来看的,在现在各种摆烂躺平不还钱做大爷的市况下,城投总归还是更靠谱一些的。

都是与地方国资信用挂钩的,违约的代价,可以说非常之大,大到肉疼,2018年前后城投非标有一波违约小高峰,几个地方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返过头来,你一个城市如果连信用都破产了,以后还怎么去参与全域生产要素的竞争?重压之下有诚信。据说石家庄疫情风控期间,冀中的财务冒着政策风险翻墙去公司拿U盾去划兑付款。

2022年4月之前,政策总体还是收紧城投债的,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4月接连出台了若干放松政策,估计大家心里也知道,搞基建投资、拉动助推激活经济,开发商是指望不上的,大概率还是要靠城投。

03 钱多对手少

资金成本会越来越低

与金主追捧同频的,是利率走低。我随便查了几个数据,你感受下:

如何判断城投地位重要(为什么城投更受金主追捧了)(2)

参考债市研究的统计,全国范围内看城投平台的信用评级,AAA的城投平台377家,AA 的有922家,AA的是1992家,AA-的是260家。

今年6月份,作为城投发债主力的区县级/AA 以下的城投平台,发债利率基本上在2%-7.5%区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200多家发债城投平台中,利率为7.5%的只有个位数,越来越多的城投发债利率在进入3%-6%的区间。

或者说,各地城投平台的发债利率整体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头部城投发债利率降到2%以下,也会成为常态。

我查了下地产企业发债的情况,惨。

2022年1-4月,地产企业债券发行量1764亿元,但民企开发商的发债金额仅有86亿元,数量上在地产行业中占比为三分之二,但发债占比只有5%不到。央企和地方国企是绝对的国内发债主力,海外债整体都不行,规模降到了往年的十分之一。

地产商,尤其是民企地产商,信用大幅折损,几乎是肯定的。有它做陪衬,也就可以部分解释机构们对城投债的异常热情。

04 城投美元债

竟然也迎来了小阳春?

我本来以为,地产公司接连爆雷,估计会让美元债的投资机构伤心而退却,但翻看了下最新的数据,有点惊讶,2022年,城投美元债的火热程度,超出想象。

1-4月发行规模达到113亿美元,同比增加110%;

净融资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首次发行美元债的城投主体,数量创下历史新高,新人居多,高度集中在区县平台与评级为AA及以下的城投企业。

举个例子。先看看强主体。

今年6月29日,AAA主体青岛城投发行美元境外债券,发行规模7.5亿美元,票息4.8%,账簿峰值超过24.77亿美元,实现3.3倍的超额认购,创2020年以来中资城投类发行人美元债单年期最大规模记录。

如何判断城投地位重要(为什么城投更受金主追捧了)(3)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青岛城投第一次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亮相,吸引了黑石、贝莱德、摩根大通等知名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最后的利率比二级市场价格近20个基点,也算是得到了市场的追捧。

那些主体评级弱一些的城投呢?

虽然美元加息导致城投们的境外发债利率也逐渐走高,但是对于一些主体评级差一些的城投来说,美元债的综合成本,还是比国内那些非标或者另类途径的成本低。随着国内发债政策收紧,都希望往美元债里扎堆,也可以理解。

05 总个小结

我突出,全靠对手衬托

啰嗦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普遍的资产荒之下,城投变得相对更容易得到资方的认可(not too bad),随之而来的是发债利率的持续降低。

可以预计,会有更多、更便宜的钱流向城投的手里。

以下附上了各个城投平台的简要数据,资产规模过万亿的有好几家。

如何判断城投地位重要(为什么城投更受金主追捧了)(4)

文章来源:清河三思,文章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如何判断城投地位重要(为什么城投更受金主追捧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