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我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新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探索新教材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从而起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基本情况分析:

班情情况: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班的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浓厚,有一点历史知识基础,但钻研学习的劲头不足,历史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较差,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做题能力也不强。

教材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总共23课,分九单元,主要讲述世界历史,课本按通史顺序编写,教材主要从“国家意志、立德树人”的角度去阐述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正确史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教材史料丰富,图文并茂,从历史学科特色与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1、教学任务: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课程教学,进行高一历史复习,物理班教学指向合格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班重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教学指向高考。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解读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强化,让学生学会对归纳和总结历史知识网络,能从纵、横联系角度形成小专题和阶段历史的认识;通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理解分析能力;通过有关人文主义的知识点的历史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扩宽学生的视野。

四、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虽然相较于初中生来说有所提升,但毕竟还没有完全过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维,枯燥和单一的理性分析还不完全适合他们的认知层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种教学活动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比如糅合趣味性较强的历史典故让学生对理解和分析当时历史环境和历史事件、利用教材和历史地图等让学生理解历史时空等。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

2、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做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新学期我将认真研读新课标、新教材,准确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发扬民主教学,师生交流互动,让学生理解历史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如引导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高考典型例题的演练,培养他们的应考意识等知识的归纳与整理、解题技巧方面的能力,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把常规教学落到实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掌握基础知识,重视唯物史观的渗透养成学科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进行深度学习和“大单元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的深化。”在新教材的整合优化设计钟,通过大单元教学对教材知识拆分重组,以主题形式呈现整体知识,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宏观把握教教材的单元的核心概念,归纳单元知识目的的关键词或者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历史。因此本学期我将用“大单元导学”“大概念、大单元教学”等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4、关注高考新信息、新方向、新动态,总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教师要关注历史学科的高考指导思想,了解高考新方向,根据课改精神及各省的高考经验,积极吸收教学成果,调整历史教学以顺应新课程改革。因此,我将认真做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对题目分门别类的分析,找出典型例题,总结答题方法和规律,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和能力,已达到教学效果的优质化。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部编版高二历史个人教学计划(历史教师教学计划202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