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饲养、繁育实践知识,敬请大家关注!

一位鱼友提出如下的问题,我认为很有代表性,也是很多鱼友想要询问或者说始终搞不明白的。

道哥,我有一个疑惑,是这样的:

我们鱼缸中的滤棉,不是吸附和过滤了鱼缸中的很多杂质或者垃圾、鱼便吗?那堆积在滤棉上的这些东西,不也会发酵、也会腐败,也会产生硝酸盐和氨氮之类的毒素吗?

为什么还有人要一个月不去清洗滤棉,或者非要等到滤棉脏的不行了再去清洗,这和把这些东西扔在鱼缸里有什么区别?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1)

其实,关于滤棉到底要何时清洗的问题,是不是非得脏透了才能清洗,这里面还真是牵扯到很多很多的因素,一句两句话,根本说不明白。

水体中无杂质,本身对于观赏鱼一定是好事,但是无杂质未必代表无毒素啊

鱼缸滤棉之所以采取干湿分离的形式来做,其主要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隔离杂质,因为毕竟水流一直在循环。

我认为主要的出发点应该是,滤棉采取悬空隔离模式,可以保证水流的绝对通畅性,这样就不会在滤棉的底部产生水流淤堵,从而使得水流再次漫过滤棉,导致滤棉的过滤效果不能够达到最佳,这才是最基本的实质。

只有滤棉达到了最佳的过滤和吸附效果,至少从眼观来看,我们鱼缸的水体中,是绝对通透无杂质的。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2)

再一个就是,这些杂质能够待在滤棉上,总比待在滤材里要强,因为滤材的后方可是直接面对着鱼缸,杂质很容易发生回流,当杂质再次回流到鱼缸内,那个水质就没有办法看了。

而且,从普通的上滤系统来看,滤棉上的为见天水,某些毒素是可以随时挥发的,而滤材呢?如果采取的是挡流板、溢流板模式,滤材全部浸泡在水中,一旦进入杂质,那是丝毫挥发不了的。

也就是说,干湿分离多少还是会有一点挥发毒素的作用,我们不能说它一点作用也没有。

水体的大小、滤棉滤材的多少,完全不一样的,甚至于从某种情况去说,过多的滤材反而成了垃圾桶

前些日子,我在某观赏鱼主播处,看到这样一个问题,说是一位饲养龙鱼的鱼友,鱼缸里的亚硝酸盐超标,即使连续换了几遍水,结果根本没用,该超标还是超标,必须要去添加高质量的硝化细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又是为什么呢?

按理说这种现象根本就不应该存在啊。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3)

假设我们的鱼缸中,没有过多的生化滤材,只有几块滤棉的话,所有的杂物和毒素,不是在滤棉上就一定在水体中,只要我们依次、分批更换了滤棉、更换了鱼缸水,这个毒素超标的问题就一定会有很大改善,它再也不会有其它来源,为什么换水也解决不了呢?

因为过多的滤材占比。

导致了大部分的垃圾和杂质,全部藏在滤材中,滤材发生了一定的淤堵,所以说,添加高质量的硝化细菌以后,这个结才有可能被打开,那是换多少水也没有用的啊,难道不是吗?

这是一个反向思考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再回过来,如果是鱼缸中的水体很大,滤棉和滤材占比很小的话,有可能鱼缸毒素超标,我们换几遍水立刻就会有所改善,滤棉上的那点杂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可以有效延长我们的洗棉时间。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4)

假设我们再往下延伸就是,当鱼缸的水体大到一定的程度,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又极低,即使没有滤棉又能怎样呢?即使有点滤棉,过大的水体也可以做到有效稀释毒素。

所以说,有些鱼友就可以懒到,即使滤棉溢流了,我也不去清洗,我就算其中一位,哈哈。

观赏鱼对于毒素的耐受度不一样,鱼主人对于毒素存在的允许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再比如说,我们饲养的是一群中低档的观赏鱼,本身自己也不是太在意,或者说一缸鱼,死上一条半条的,也在我们的允许范围内。

当滤棉长期溢流,鱼缸内毒素超标的时候,必定会有一些体质较弱的观赏鱼,首先它会不耐受,可能出现红血丝、溃烂等情况,然后就挂掉了,但是其他观赏鱼在我们换水后,它们还能够坚持,甚至于慢慢的更换或者清洗了滤棉,它们啥事也没有,这是由于不同观赏鱼的耐受度所决定的。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5)

但是,假设我们的鱼缸里就饲养一条鱼呢,我们知道它耐受还是不耐受?假设又是一条比较高档的观赏鱼,比如龙鱼或者罗汉鱼等,要是它们想死的的话,那就是死了一缸鱼了。

因此来说,饲养这些观赏鱼的鱼友,绝对不会等到鱼缸的滤棉溢流到什么程度以后,我们再去洗棉或者更换滤棉,谁也不敢。

这些鱼友,一般都是在很勤快的洗棉、换棉,甚至于随时监测水质。

我们再反过来看,假设我们的生化过滤做的很强大,平时也没有什么淤堵和粉化现象,滤棉平时维护的比较好。

这样的生化滤材,对于鱼缸毒素的处理能力就会绝对强大,这其中还会有一个生化滤材和滤棉的占比,以及各自的有效性问题。

如果是饲养的普通观赏鱼,或者说我们并不是太仔细,这个滤棉的清洗时间,又可以适度被延长。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6)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问题,要么依靠我们的绝对观察力,要么依靠各种水质检测去完成,有时候可以适度偷懒,有时候偷懒的结果就是死鱼

为什么这位鱼友会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网上的某些大神说了,鱼缸里的滤棉越脏越好,我们一定要等到滤棉溢流了再去清洗。

不对,我有的时候是,即使滤棉溢流了,我也不洗。

原因就是我的鱼缸饲养密度低啊,滤材占比不大,只要换上一半水,啥问题都解决了,哪怕是夏季滤棉长毛了我也不管它。

但是,我们遇到上述的其他情况呢?

如果不去及时清洗滤棉的话,鱼缸的毒素一旦超标,我们换水又换不下来,无法有效稀释毒素,这个时候,还不去清洗或者更换滤棉?那么,观赏鱼只有死路一条了。

鱼缸过滤滤材和棉哪个好(滤棉虽然干湿分离)(7)

所以说,要么我们有绝对的观察力,能够看出来水质和观赏鱼的细微提前变化,要么就要依靠各种检测设备,总而言之,即使我们再懒,也绝对不能让鱼缸里的毒素长期超标,比较稳妥的办法,还是定期洗棉或者更换滤棉为佳。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