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低调到差点让人遗忘的村落(这个隐于杖锡山心的古村)(1)

村落名片李家坑: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首届洁美村、长寿村、宁波市特色村、宁波市文明村。李家坑

茂竹修林 四明古村

一个低调到差点让人遗忘的村落(这个隐于杖锡山心的古村)(2)

△古民居

村落 · 古建

每次开车进李家坑,都仿佛一次心灵之旅。一路绕山而行,高低起伏,坐拥满山青翠;驶过茅镬大桥向右,沿溪而上,一侧是茂林修竹、遮天蔽这个这个日,另一侧山溪潺潺流水,嶙峋怪异的溪坑石争奇斗异。至村口,一大座古村豁然入目,数百户青墙灰瓦的民居疏朗有致,一条条鹅卵石小道曲径通幽。

△民宿

古村 · 风情

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说,这两年新村建设,同步进行了环境整治,并把环境卫生写进了“村规民约”。李家坑村素有“浙东第一漂”之称,如今村里随处可见民宿和农家乐。此时正是夏季漂流高峰,给古朴静谧的山村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

村口一座新造的廊桥上,不少村民在出售山里特产,笋干、烤花旗芋艿、六月霜等。头发还湿漉漉的漂流游客,则成了土特产的顾客。过了桥再朔溪而上,不过三五分钟步程,经过了人头攒动的李家坑漂流起点,就是刚开业不久的香榧谷小木屋度假区。在榧树潭水库的下游,一条狭窄古道蜿蜒,可进入余姚山地,公路则直通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李家坑

农耕之余 读书不止

杖锡在四明山心,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素有“鄞州西藏”之称;李家坑在杖锡山心,平均海拔只有300米左右,四周被大山拥抱着,成为群峰争相围护的宠儿。东面桃树横、南面后龙岙、西面八穴坪与百步阶接壤、北面燕崖岭和余姚大岚山相连,浑然一处“深山里的天坑”。

一个低调到差点让人遗忘的村落(这个隐于杖锡山心的古村)(3)

△环溪楼

民风 · 尚学

章水镇李家坑村原名徐家畅村。始祖李龚荐自清初于永康长恬迁入定居。因见李家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随即披荆斩棘、垦地开荒、建舍发族,迄今已有380余年的历史。目前在村南尚存一座李氏家庙。村里原有夏、徐、李三大姓氏,其中以李姓居多。村民以耕猎为生,李氏的传家格言是:“承祖业克勤克俭,示子孙唯耕唯读。”所谓“农耕之余,读书不止”,古村有着非常浓厚的读书氛围。

2015年,李家坑村为了传承家风,对善教堂进行了恢复重建。李家坑第一代的办学先驱,可以追溯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李家坑绅士李圣良创办书塾。光绪25年(1900年),村中绅士李怀科创办“李氏学堂”并亲自任教;1912年更改为“私立李家坑善教小学”,以李家坑村50亩土地作为“学田”,“学田”所得为应资教学所需,村民就读1~6年级部分免费,农家子弟朗朗书声悠久回荡。历史上的李家坑,全村更是没有一个文盲。

在村小学后的山坡上,遗有一块怅然独立的台门,历经百年风雨,“善教初等学堂”6字仍清晰可见。清朝时,李家坑村据说曾出过两个秀才,此后名流不乏其人。李碧华曾任浙江卫校、宁波卫校校长,后任省妇联主席、政协委员;参加过三五支队的李志寿,曾任杖锡乡党委书记;李以迓曾任南京中山陵督造室主任,也为筹建灵桥捐资出力;李志卿则是李家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土木建筑系,曾任宁波高等学校副校长,浙江农业银行大厦的设计稿便是出自他之手。

一个低调到差点让人遗忘的村落(这个隐于杖锡山心的古村)(4)

△漂流

古韵 · 流长

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漂流、可口的深山农家美味,无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体验,住农家屋、学农家活、吃农家菜,共享田园风情,李家坑村渐成远近闻名的文化传承之村、绿色农业之村、休闲旅游之村和养生长寿之村。

这是一座有着380余年历史的古村、背倚青山、溪水环绕,迄今仍保持着完整的聚居山村格局。近年来,李家坑人甩开胳膊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以“不改变村居原状”为前提,以旧修旧、整村改建,不但让村落环境整洁一新,同时依旧保持着那一分古朴韵味,悠悠然如诗如画。徜徉在李家坑的山山水水,回归内心的真诚和安详。

李家坑

请您跟我来

公交线:宁波市区汽车南站起点公交634路,剑桥公园起点公交661路,至公交鄞江站,转617-4路至李家坑村(9:20和15:40各一班入村)。

自驾线:宁波城区出发走34省道约8公里,转荷晓线公路约20公里,左转至密北线行驶7.5公里,右转至细北线行驶24.1公里即可至李家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