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个方法(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1)

我打算从三个方面对“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进行阐释:

第一,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这句话阐明了传统美德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同志执政以来,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工作,与之相应的民间“国学热”也一直在持续升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质,就是伦理本位、道德至上。

第二,我们要讲一下传统美德的历史演变过程与基本精神,也就是从周代至今传统美德德目的发展情况。因为涉及的德目比较多,大部分我们只作简单讲解,遇到个别对加强个人修养具有启发意义的德目会着重展开,讲得深入一些。五四运动以来,人们普遍受到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对中国自己的传统美德不够重视,所以我们会连带着把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在这部分做一个总结和着重强调。

第三,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我会向大家说明传统美德对国家民族的复兴、人民生活的幸福,对实现中国梦都发挥着哪些重要的积极作用,以及它对个人修养的提高有什么帮助。在经济获得了极大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的丰富促进了人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忧虑,希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讲授,可以帮助大家有效加强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主动性和提高个人修养的自觉性。

这三个问题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第一个是前提;第二个属于知识的分享,也是我们重点讲解的部分;最后一个是现实发用的东西,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道德、传统道德和传统美德分别指什么。从字面上看,这三个概念构成了总属关系。

大家每天都在用“道德”这个词,“道”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规范。比如后面我们会讲到孟子倡导“五伦”(五种人伦关系):父子有亲(亲情)、君臣有义(节义)、夫妇有别(区别)、长幼有序(主次)、朋友有信(信任),这就属于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规范。“德”是人的品德和情操,朱熹《论语集注》有言:“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就是说个人品德的形成是来源于实践的。

“传统道德”是什么?“传统”一词一般属于文化学的范畴,指的是过去的但是对今天仍然有价值的一些东西,如果它不具有现实价值或完全消亡了,那它就会变成陈列在考古博物馆中的展品,不再属于传统,而是成为了历史。除了文化学上的意义以外,它还是时间概念,指我国先哲概括创造出的道德规范。这里的先哲大多指的是民国以前的哲学家、思想家,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倡导的女性解放、男女平权、走出家庭等,都属于现代道德观念而不属于传统道德观念。除了是由先哲创造的理论、思想观念以外,传统道德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它必须是在历史长河中为老百姓所长期践行的一种实践文化。

那么“传统美德”是什么意思呢?它包括在“传统道德”的概念里,是对“传统道德”这个总属概念作出的进一步的价值界定。所谓“传统美德”,指的是“传统道德”中那些以当今时代为衡量标准,仍然合理的成分和精华部分。单论“传统道德”的性质,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好的我们称为精华,不好的就是糟粕,区分它们的好与坏,就需要以今天的时代标准来开展价值厘清的工作。在区分的过程中,孰好孰坏很可能会引出分歧和争论,比如孟子讲“男女有别”,但是自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这两种观念有没有冲突?后面我们会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个大问题主要讲的是传统道德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道德概念基本厘清之后,再来看有关文化的概念。

文化或文明,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在器物、制度、观念这三个维度上创造的一切成果。反过来说可能更好理解,那就是要与不由人创造的东西区别开来,即自然形成的都不属于文明,人类文明必须是由人创造的。现在我们考古发掘出来的陶器,使用的手机,修建的建筑,无论是西方的教堂还是中国的四合院,全都代表了文明发展的程度。除了器物以外,文明还包括对制度和观念的创造。我国之所以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正是因为有了礼制的影响。儒家十三经里有三部关于“礼”的专著——《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是官制,“仪礼”是贵族的生活方式,“礼记”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从狭义上说的文化,指的是以人的精神活动为内核,经过历史传承积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思想和观念。

文明和文化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文明重在强调纵向发展的程度,比如古代文明、现代文明。文化则更多地强调特点——时代特点、地域特点、民族特点等,比如北京文化跟上海文化不一样;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跟汉族的文化有很大不同。

明白了什么是文化以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中国文化”,它是一个与国学互有交叉的概念。前面我们提到民间“国学热”持续升温,那么国学具体指什么呢?广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国学仅指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学问,亦称“国粹”或“国故”。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人为对抗西方文化全面泛滥,提出了“国故”的概念,它主要指文史哲领域。按照中国古代做学问的方法来讲,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另外,中国的古籍文献也都属于狭义国学的范畴,按照古籍内容的不同,可划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大型古籍往往分成四部并以此命名,比如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

通常老百姓理解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广义上的国学,作为狭义国学的纯粹学术问题则需要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专家才能理解。为了更好地区分两者,请大家思考一下京剧算不算国学这个问题。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从广义上说它当然是国学,但它算不算狭义上的国学呢?京剧是一门学问,有自己的门道,但是作为一项艺术,它不像其他学问学科一样具有科学的形态。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我们的京剧大师和王国维、梁启超这些搞学问的人并不是一回事。因此,若要严格细分,京剧不能算是狭义国学。希望大家可以据此厘清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由于意识形态、文化构成要素等的不同,文化也是各种各样的。在文化学理论上说,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具有道德本位、道德至上的特点,这种说法是通过比较中国文化、西方国家文化及印度文化得出来的。西方普遍重视科学和理性,因此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印度信仰佛教的人特别多,宗教给人一种什么感觉?神秘。所以印度文化是一种神秘主义文化。

说明了上述几个概念,我们基本可以接触到第一个问题的主题了。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德性文化?正是因为它是以传统美德为核心灵魂的文化。接下来我们会逐步论证这一观点,这个观点不是我个人的,是学界在文化学理论上达成的共识。

第一个大问题我主要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层,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道德是儒家思想的灵魂和根本;第二层,直到今天,中国传统道德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民性的形成,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向大家说明儒家为什么是一个道德学派。儒家最主要的经典著作中有“四书”,分别为《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是由宋代理学家朱熹定下的,到了元代,“四书”更成为了科举考试的教材模板。另外,“四书”里的《大学》《中庸》最初是《礼记》49篇文章中的两篇,但朱熹认为这两篇文章尤为重要,就把它们单独与孔孟的著作并列合称,这才有了“四书”的说法。那么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呢?

《大学》相当于儒家思想的纲目,揭示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结构和根本要旨。一般认为,《大学》由曾子及其门人或曾子的门人撰写。曾子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他的父亲也同样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有两部著作被奉为儒家经典,一部是《大学》,还有一部是《孝经》。《孝经》在“十三经”中涉及到的面虽然不像其他的那么广,却是最具实践意义的。

《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号子思)写的。这篇文章给儒家思想提供了形而上学的根据,提出了包括诚信、中庸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宋儒探讨的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庸》里引申出来的。

接着回到《大学》上来,作为儒家思想的纲目,大学的基本结构是“三纲领八条目”。今传《大学》文本共有11章,第1章为总括性概述,后面10章是对第1章的分别论述。《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八目”中的“三纲”。有一个词叫“纲举目张”,比喻做事抓主要环节,次要环节自然会被带动。“纲”本来是渔网上的扭结,这一点用渔网捕过鱼的人应该有所体会,抓着扭结可以把整张网里的鱼全都拎起来,由此可见“纲”的重要性。“明明德”是说要弘扬、彰明内心的光明善良及一切美好的道德,说的直接点就是修身,再用自身的修养影响他人的过程。“人之初,性本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初心都是具有善性的,做学问的终极追求不过是找回丢失了的本心。“亲民”也作“新民”,这主要是因为汉儒和宋儒对这句话的理解略有不同。亲民是要亲近民众,与民同乐;新民则进一步强调要改造民众,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素质越来越高,《大学》里说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这个道理。

“三纲”中的第一条是道德层面,第二条属于政治范畴,把这两件事都做好就能达到第三条“止于至善”的境界,即发展成一个近乎完美的至善社会。为什么要把道德要求放在前头?这说明儒家认为道德是政治的基础。“三纲”进一步展开,于是有了“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所列的四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心的功夫,修心是后面几个条目的核心。可以说修心、修身是齐家的根本,齐家是治国的根本,治国是平天下的根本,以此类推。那么说到底,“八条目”是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里的“修身”指的是对自身道德品行的修养;在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要把修身养德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

《大学》文本究竟有多重要呢?古时候,《大学》就跟现在最基础的小学语文教材一样,没有读过它的人基本等同于文盲。作为儒家思想的纲要,《大学》的“三纲八目”几乎把儒家思想所关注的问题全部囊括了进来。对于它,还有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出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篇》,但却能很好地概括出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主题。“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是施行王道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儒家学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们举两条孔孟的论述。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贡问孔子“足食、足兵、足信”,三者在不能完全保全的时候先去掉哪一个,最后留下哪一个。孔子回答他首先去掉的是兵,然后是食,一定要保留下来的是信。用今天的话说,“足食”代表经济,“足兵”代表军事,“足信”代表道德,前面两个属于硬实力,后面是软实力。孔子说要留下信,说明儒家思想认为在经济、军事、道德三者中,道德是最重要的。

子贡的提问有“必不得已而去”这个前提条件,因此这种观点与我们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非但不冲突,还对现实有一定指导意义。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取得了诸多建设成就,在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时,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却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提高。儒家思想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刚好可以补足现代人在这一块的缺失。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论述,对针砭如今人人孳孳为利的社会现实很有帮助。《孟子·尽心上》里有一句话说“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光想着怎么谋利,就会成为像盗跖一样的小人。当然不是说我们去发展经济、去赚钱有什么不对,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定要用“仁义”来限制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恶性发展。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都不顾,全然不要脸面,甚至任何违法乱纪的事都可以干,那国家就很危险了。

从曾子、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以德为本”。综合上述先贤的观点,道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重要性来说,道德高于宗教、哲学、教育、文艺、政治、法律、军事等各种文化现象。比如古时打仗讲究师出有名,必须得是正义之师。再有,现在中国有不少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但实际上中国人自身的宗教意识并不是很强,这主要是由于儒家思想代替了宗教的某些功能。以孝道为例,它将过去的祖先、现在的父母及未来的儿女天然联系在了一起。宗教是什么?它是为了获得情致勉慰和克服生命紧张而存在的。人总有一死,老年人年纪大了,看得开,不害怕,但是年轻人可能会因此紧张焦虑。西方人的宗教是怎么解决的呢?他们说只要在现实社会做一个好人,死后就能得到救赎,升上天堂,天堂是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地方。中国人怎么解决?大家知道老爷爷通常都对孙辈疼爱有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孙子作为了自己生命的延续。他的血在孙子的身体里流淌,所以他觉得自己不怕死了。愚公移山也是这个意思,他死了以后,还有子子孙孙继承他的遗志。孝道类似中国人的一种信仰,祖先给予子孙生命并将其视作生命的延续,子孙敬重、孝顺自己的长辈,如此就把祖祖辈辈都联系了起来。

儒家学说中蕴含的道德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关系。我国自古就讲究礼乐文明,诗文等文学创作经常被用来颂扬美好的品行,表达个人志向。过去的许多老年人,他们的道德知识不像今天的我们,是通过学习系统知识得来的,而是受到文艺作品的熏陶逐渐形成的。比如我们家是陕西的,我的父亲小时候常看秦腔,里面的内容包括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另外现在我们好多人会阅读古籍,比如明清章回小说,里面不乏关于传统道德的精彩故事。文艺作品中人物的为人处事之道会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关系。

传统道德观念不仅渗透到了中国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节日民俗和现代人的衣食住行中也都有所体现。比如穿衣,五服制度和丧服制度就是传统道德的表现。《礼记》里讲,家中老人在世时,子女着装不宜太过艳俗,以免引起老人的伤感。我小时候,就是鲁迅那个时代,大家都穿立领学生装,领口处有个扣子,上面的铁钩叫“风纪扣”。每当我的风纪扣没扣好,我爸就会说:“小小年纪,你这哪儿像个学生!”当然现在早就已经没有那个东西了。再比如饮食,我们吃的文化中也有伦理道德在里面。在我还小的时候,大概是七八十年代,吃饭时一家之长不上桌是不允许开饭的;要是去走亲戚,无论什么辈份,吃饭时都要求男女分席。再有,现在大家的日子愈发富足了,吃肉不算什么稀罕事,甚至经常会担心吃太多不利身体,但是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吃肉的,什么年龄可以吃肉是有规定的,通常只有老年人可以吃,年轻人不能吃。另外,古代祭祀有三牲——猪、牛、羊,必须有肉才能称为“祭”,如果只有蔬菜瓜果那只能叫做“荐”。住的方面就更有讲究了。老北京的人过去住的都是几进几出的四合院,正堂肯定是会客厅,如果家里没有专门的祠堂,那老祖宗的牌位肯定要摆在正堂里。此外,东房、西房、上房、下房住什么人,有什么用途,都是有严格的伦理规定的。现在大多数人住的是单元楼,很多家庭把这种传统弄拧了,大家可以反思下自家阳面的卧室里住的是老爷子还是小孙子。至于行,《礼记·王记》篇有明文规定:“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礼记·曲礼》里对伦理道德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就是说为人子女,外出前要先知会父母,回来后要先面见父母,学习游历要有明确的目标。

接下来再说说节日礼俗。比如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它是一个代表着新旧更迭的综合节日,尽管南北方的风俗不尽相同,但中国人过年却具有一个相同的伦理意义,那就是省亲。我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在我的生命体验里,如果父母亲不在了,那家就不在了,过年的时候去看望兄弟姐妹,就成了走亲戚而非回家。过去我爸还健在的时候,每一年不管离家多远,我都会回家,只有过一次例外。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我没回家,给我爸寄了五百块钱。那时候的五百块并不算小数目,但是后来我听人家说,过年的时候我爸捧着那五百块钱哭了,他说:“你看我这个年龄了,见不着儿子,要钱干什么?”我听到这话以后心里很不好受,从此以后每一年无论如何都会回家。现在再想回家,已经是无家可回了。这就应了孝道里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包括婚丧嫁娶在内的其他节日礼俗,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赘述了。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不见得学过伦理学,却肯定知道一些与伦理学有关的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这是因为口头传承的形式在文化传承

中发挥着作用。比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这些话语里包含的由中华文化浸润着的崇德向善的精神,构成了中国人的民族信仰。

从老祖宗起名艺术里也可以看出,道德是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东西。一个人的名字实际上包含着长辈及他人的希冀。过去,人离世后会举行仪式——叫魂,就是不断呼唤对方的名字,所以人名文化其实折射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价值观念。从前,中国男性起名字普遍存在一种崇德趋向,比如马有德、刘尚智、王有仁、张忠信、赵孝义等等;现在的小孩起名则很少把道德观念考虑进去了。我看在座的听众不乏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大家可以互报姓名交流一下,说不定名字就撞上了。另外,过去人们起名还有一个规律,叫“同辈连字”,大家族尤其注重这一点。“同辈连字”,指在同辈人中取同一个字来命名,其本身就是伦理观念的直接体现,可以用来将不同辈份的人分类区别开来。我们经常会说乱伦,其实这不光是指两性关系,僭越了辈分也属于乱伦。如果你给孙辈起名时,用了跟爷爷辈相同的字,那不是分不清楚了吗?所以过去大家族起名,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记得小时候我给女儿起名字,那个音用家乡话念起来跟五叔父的名字有点接近,但普通话差得很远,五叔父就不干了,质问我怎么给女儿起了跟他一样的名字。由此可见,在传统中国,道德伦理是很受重视的。

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2013年,同志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一论断体现了对国民道德修养的高度关切,同时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重视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号召。

(肖群忠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