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凤凰山,是潮汕地区一处独特而难得的自然景观,其坐落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主峰凤凰髻(俗称凤鸟髻)海拔近1500米,是粤东地区的最高峰。凤凰山山脉群峰连绵,植被繁茂,云雾缭绕,雄伟壮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堪称当地的动植物“物种宝库”,素有“粤东生态屏障”和“潮汕植物大观园”之美誉。
凤凰山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山。据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金凤凰在山窝里下了两只蛋,孵化成两只凤凰。经过修炼,两只凤凰终于得道,变成两位俊俏姑娘,她们行善积德,护佑人间。为当地民众,消除水灾、旱灾和瘟疫。凤凰显圣在这一带迅速传开,当地人感恩她们,把这座大山命名为“凤凰山”。
虽说这只是个神话传说,但凤凰山却一直被当地人视为“圣山”,尤其是在畲族民众心目中更是如此。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全国畲族总人口约为74万人。畲族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闽浙两省的山区。
但是,学术界普遍认为广东潮州的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全国70多万畲族同胞也公认凤凰山就是他们的始祖开基地。畲族作为凤凰山的土著居民,也是广东潮汕地区的先民。畲族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畲歌也成为潮州歌谣的创作源泉。在凤凰山腹地,我就发现了一个畲族聚居的村落——李工坑村。
李工坑村地处广东省潮州市区北面15公里处,隶属于潮安区文祠镇,抵达这里不太容易,驾车需要翻山越岭,且按照导航还有可能走错。李工坑村安扎在山区腹地之中,被青山环抱,植被簇拥,犹如一处隐于山野中的“世外桃源”。
李工坑村,原名叫“李公坑”,在畲族定居之前,这里居住的是李氏人家,故名“李公坑”。1953年,改为“李工坑”,成为畲族聚居的村落。追溯历史,据当地畲族老人说,在明万历13年,他们的始祖由凤凰山主峰凤鸟髻下金湖村迁移至此定居。
来到李工坑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繁茂的植被,几间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围拢着广场,墙上绘制着畲族人民劳动的壁画,极具民族特色。村子生态环境很好,显得很安静,除了几位老人坐在广场一侧闲聊,便鲜见别的村民。
居住在李工坑村的基本都是畲族民众,他们世居深山,以前极少与外界交流。这里的民居分布在海拔400米的山腰上,房子依山而建。以前的畲族民居称为“寮”,多为简陋的茅屋,主要分为“竹竿厝”和“下山虎”两种类型。新建的房子多是几层小平房,与一般的农村基本无异。
如今,李工坑村的老房子所剩不多,仅有几间依旧有村民居住。漫步村中,我看到这些老屋虽然有人居住,却基本没人在家,但是每家每户都是家门敞开,颇有点“门不上锁,夜不闭户”的感觉。由此可见,当地民风应该非常纯朴。
居住在此的皆为雷姓畲民,他们以农业种植为主。“畲”字源于“畲”。“畲”字有两种读音,读yú,意为刚开垦的田;读shē,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关于畲族的起源,众说纷纭,各有道理。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歌谣、民俗和传统节日等,以前在李工坑村都保存得较好,解放后还保留了排辈份、取法名、讳名的习俗,但近十几年来已经渐渐丢失了,甚是可惜。坐在广场上的老人用方言聊天,她们听不懂外来语言,但是对游客充满好奇。因为村寨环境好,老人都很长寿,中间这位奶奶今年92岁,依旧自己做饭,做家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传统习俗也会随之消失,畲族先民留下的许多民族文化如今在李工坑早已难觅踪迹。而唱畲歌和跳畲舞则是李工坑村群众极为热衷的文体活动,一直保存至今。在李工坑村的村史展厅,游客还能看到极有代表性的畲族民俗活动:联村祭祖和“招兵节”的介绍。
地址: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李工坑村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点击关注我,与您分享更多精彩的原创旅行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