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常见脊椎动物(最原始脊椎动物发现了)(1)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5.18亿前的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产出的云南虫,其咽弓具有脊椎动物独有的细胞软骨结构,确认了云南虫是脊椎动物的最原始类群。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和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宝玉教授课题组密切合作完成,并于2022年7月8日发表在美国《科学》(Science)期刊上。

六种常见脊椎动物(最原始脊椎动物发现了)(2)

云南虫标本,化石体长3.9厘米(赵方臣 供图)

在生命演化历程中,我们人类所属谱系——脊椎动物的演化是最为壮丽的篇章之一。有关脊椎动物起源的问题始终是最吸引人的科学热点。

云南虫是帽天山澄江生物群动物之一,身体侧扁,呈蠕形,一般长3至4厘米,大者可以长到6厘米,化石呈黑灰色薄膜状保存。1991年,云南虫化石首先在帽天山被发现。云南虫的头部在化石上不易保存,开始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蠕虫。

六种常见脊椎动物(最原始脊椎动物发现了)(3)

图2. 云南虫生态复原图(赵方臣指导、杨定华绘图)

虫,狭义上是指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但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表明,云南虫并不是“虫”。由于不同学者对云南虫保存各异的软体组织细节的解释存在较大差异,云南虫自1991年首次报道以来被分别归类于脊椎动物、头索动物、半索动物、后口动物干群、甚至原始的两侧对称动物。

针对云南虫分类位置之谜,在常规的形态学研究无法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本次研究团队利用三维X射线断层扫描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多种现代实验技术手段,希望从微观解剖学结构着手去破解这一谜题。研究团队对昆明海口地区产出的127块云南虫标本的鳃弓结构进行了分析,首次在云南虫咽弓上发现了微纳尺度三维保存的叠盘状细胞结构和蛋白微原纤维构造。叠盘状细胞结构是软骨细胞独特的排列方式,而蛋白微原纤维是脊椎动物软骨常见的细胞间基质的纤维结构。这两个特征证明云南虫具有脊椎动物独有的、由细胞软骨构成的咽弓,表明云南虫属于原始脊椎动物!

作为现生脊椎动物最古老的近亲,云南虫为揭示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对脊椎动物颌和其他关键特征演化的探索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该项研究再一次展示了澄江动物群化石具有保存微纳尺度精细生物学结构的潜力。

六种常见脊椎动物(最原始脊椎动物发现了)(4)

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 周洋

六种常见脊椎动物(最原始脊椎动物发现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