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到儿子在玩他妈妈的手机,四岁多的孩子耍手机耍的炉火纯青,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岳母说现在的孩子多聪明,你看这么小就会玩手机呢,但是我有我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我告诉孩子少玩这种电子智能产品,第一对眼睛不好,第二耽误你去认识这个世界,耽误你去看听闻触碰这个美丽的世界,孩子就问了一声爸爸你为什么和妈妈你们大人总拿着手机不放呢?

听哭了无数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最后一批用信联络情感的80后)(1)

突然我陷入了沉思,对啊是什么时候我们把交流把感情融入到了手机,就算面对久违的老友我们始终拿着手机,面对现实的活人还不如从网上隔着距离聊的开呢?这到底是怎么了?

坐下来静了静我回想起了小的时候,画面依然清晰,80后估计应该是邮局最后一批用信件通讯的人了吧,格式各种邮票,也让很多小伙伴养成了集邮的习惯,我很爱写信,不管是去外地读大学还是当兵参军的时候,我总是喜欢写信,写给挚友家人写给那个她。

听哭了无数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最后一批用信联络情感的80后)(2)

记得从上学开始老师就讲课告诉大家怎么写信,怎么寄信,我不知道现在还教不教这种东西,但我想我们80后那时候应该都学习过吧,但我想作为咱们80后基本上写信的时候都没有按照老师的那一套来,开始都亲爱的某某某,或加一个昵称然后冒号后的起首语都是什么:展信佳见字如晤,展信笑开颜,我记得我就经常些展信悦,就是展开信件以后很开心很嗨皮的意思吧,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但是基本上我们那时候就没有那么正规了,现在小手机一打开想聊天找个附近的人,但我上学那会喜欢去买那种校园杂志,上面会有很多地址,就是交笔友,没有网络的时代,对外面的世界就都靠信件,写给外地笔友心里还十分忐忑呢,一去一回最快也要小半个月吧。后缀还都不忘催促他人快点回信。

听哭了无数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最后一批用信联络情感的80后)(3)

后来懵懂的年纪总是要试着咬一口酸酸的苹果,那时候表白追求女孩也都是情书啊,因为只有这个途径才是最不尴尬的,有的文笔不好,就请朋友们代写,偷偷的送给那个心爱的女孩或者男孩,有的时候男孩女孩们也看谁收到的情书多谁引以为傲,信上大概就是非常喜欢你,想和你恋爱想追你之类的话,文笔好的呢,就写点文言诗词,文笔差点的就直捣黄龙,约到放学哪哪哪见,等着我,但如果人家根本不出现,很明显你也可以回家了。

听哭了无数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最后一批用信联络情感的80后)(4)

后来很快电话就普及了,大家的通信就越来越少了,但是那时候我参军那两年也是我人生中最后写信的时光了,那是一种希望那是一种期待,更甚至那是一种寄托,每当邮电局或部队通信员拿着信件交到你手上的那一刻,那种感觉是说不出来的,无法言表,打开虽然可能有时候字不多,但是满满的感情碰到了手中,读在了心里,你就会想对方晚上挑灯熬夜手里拿着思念的笔,一笔一划的述说着这份感情,字也就一个个的活了起来,看着信件上的字迹你觉得那人就在眼前,是电脑或者手机冰冷显示不出来的情感,温暖并很真实。(记得写给同龄人的信件里面信都是叠起来的有的时候是个心型有的时候各种各样,不会叠纸真的都不好意思写信)

听哭了无数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最后一批用信联络情感的80后)(5)

信里面有字也会有照片,或者其他的东西,我就收到过送糖的,那也都是冒着被退回的邮件风险寄出的。那时候真的很暖,人非常远但心都非常近,现在虽然便利快捷,但是说在热的话我每次都只能感觉到冰冷,有朝一日手机换新的,内存不足了,我们也就删除了,慢慢的就再也记不起来谁是谁了,慢慢的就走出了我们的人生,我总是觉得人什么最可悲,就是忘掉了你的记忆,现如今我依然会翻阅曾经的信件,虽然有时候人不在了,物是人非,但带给我的回忆是我此生最珍贵的东西,感谢与我通过信的人,我依然想着你们。

如果你是80后,如果你和我一样,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我会和你一起重新走一圈属于我们80后的故事,最后再写一句久违的话:风吹雨洒邮递员最帅!哈哈,那么明天口无遮拦80秀在这里不见不散,我们明天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