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年在国家机关登记结婚的共计947.1对,离婚登记415.4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的有403.4万对,根据民政局的相关数据,2019年三季度全国的平均离婚概率高达43.53%,位于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天津,黑龙江,吉林,而居于首位的天津,更是高达70%以上,也就是说10个家庭有7个有极大概率离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对于离婚冷静期的一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对于离婚冷静期的一些问题(避免离婚一个冷静期)

对于离婚冷静期的一些问题

在19年在国家机关登记结婚的共计947.1对,离婚登记415.4对,补发结婚证和离婚证书的有403.4万对,根据民政局的相关数据,2019年三季度全国的平均离婚概率高达43.53%,位于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天津,黑龙江,吉林,而居于首位的天津,更是高达70%以上,也就是说10个家庭有7个有极大概率离婚。

在上海,为了降低离婚概论,针对离婚冷静期,上海离婚登记预约改为申请预约,将给离婚双方充足的冷静期,冷静的考虑是否离婚。

一段婚姻已经到开始考虑是否离婚的地步,已经处于破裂的边缘,给予双方冷静期的确对于降低离婚率有一定好处,但效果必然不可能太理想,要真正降低离婚率,当从宣传和教育下手。

离婚的教育和宣传,有一个有借鉴意义的例子,那就是性教育,中国的性教育是开始也相当艰难的,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经成提出要推广性教育,毛主席的保健医生吴阶平,在性方面是最高权威,他也一再要求搞好性教育。

但正是在中央领导人和相关专家的倡导和呼吁下,仍然缺少实质上的进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整个性教育事业进展都非常艰难,这和我国的性氛围是分不开的,非常的死板与封建,在孩子的性教育上也是放任自流,越晚知道越好,最好是结婚那天晚上知道最好,有一种非常反性和禁欲的特点,中央也多次发过红头文件,要求推广性教育在中小学的落实,但多是雷声大雨点小,下级反响平平,最关键还是思想上的问题,老师也害怕,不敢名正言顺的进行教育,害怕本来小孩很单纯,结果一教给教坏了,付不起那个责任。

直到现在才取得了实质上的进展,现在对比以前,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思想上改观,我们更能够直面“性‘方面的问题了。同样关于婚姻,我们也应该解放思想,用更为科学的眼光来看待。

婚姻教育也应该同性教育一样,从学校开始时,特别是大学,即将跨入社会的阶段更显得尤为重要,开设相关课程,并且有相应的考试,双管齐下,达到最好的效果,尽可能的普及婚姻知识。

并且,结婚也将不再是一项头脑发热的事情,不仅仅离婚要有冷静期,结婚也应当有冷静期,不应该脑袋一热就决定结婚,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应该是结婚的两人以及双方父母的共同商量和沟通下磋商进行。

在国外就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进行婚前培训,包括感情问题,家庭问题,育儿问题,都有相应的培训,帮助结婚的两人稳定婚姻关系更好的培养下一代。

婚前有教育培训,有冷静期实现稳妥的商量,决定离婚也有冷静期商量,真正能够降低离婚率的,不仅仅是一个冷静期,更需要需要的是一整套等方面的组合措施,教育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