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捡到一个快递盒,能用它来做什么?收件人是小王,地址是代收点,看到这还可以看出小王还是有安全意识的,但是暴露的手机号才是隐私决堤的开始。打开我们常用的支付软件,用某特定银行的储蓄卡,对小王的手机号转账1分钱,然后打开转账银行的APP查看交易明细,真实姓名就到手了。然后打开微信,微博QQ,贴吧等社交软件,通过手机号搜索好友,在结合他常用的头像和ID,我们就能轻松找到小王的社交软件账号,翻开个人简介,小王的姓名生日地区这样的信息也不难查到。

手机号码能泄露多少信息(手机号能暴露多少信息)(1)

得到这些基础信息,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但别忘了小王的18位身份证号码,我们已经得到了其中的15位,剩下的三位数字有1000种组合,而很多人不清楚身份证的最后一位是根据前17位计算而来的,通过某种工具可以计算出最后一位数字,接下来破解小王身份信息就剩下100种情况了,如果你懂点黑客知识,去到某个公开库中去做身份匹配,就拿到小王的唯一身份证号。

看到这里我们仅通过一个手机号,我们就获取了下面这些信息:名字,性别,身份证号,生日,地区。进入数字时代后,信息技术快速迁跃,我们的隐私也在受到侵害,从清晨的闹钟响起开始,坐地铁上班打卡接入公司WiFi,和同事商量午饭吃什么,顺便看一下五一休假去哪里,下班回家,吃饭刷剧,逛逛淘宝,睡前在抖音刷到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结束这一天,直到下一次闹钟响起,我们90%的生活都被转化成数据记录在云端24小时不间断,看似普通的一天,却暴露了这个时代数据隐私的全部。因为得来不费工夫,掌握我们隐私的人,早已不满足大数据杀熟,精准营销,骚扰电话,甚至卖给电信团伙诈骗,他们正在用更先进的AI,比如伪造声音,伪造人脸,抓取社交网络公开言论进行词云分析,挖掘性格特征,甚至是预测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在现实世界里虚拟出一个活生生的你。

如果我们无法抗拒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不想让隐私被肆意践踏,那么在立法到来之前为隐私争取更多主动权,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以下十个关键操作,能有效的切断数据隐私4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之间的关联,即使不能让你像中本聪一样从互联网中完全隐身,至少可以最大化的降低隐私的泄露程度,做一个体面的互联网公民。关注我看一下一篇文章,我是爽哥,每天分享有用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