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浩浩妈原创,分享育儿过程的各种小事

我家宝宝可凶了,每次抱着他都会用手来打我抓我,物理伤害技能真的是越来越强了。

比如抱着他,突然就给你来一个小巴掌,一会是脸上,一会是肩膀,一会是胸口,一伸小手就直接一抓本来就不多的头发,一阵乱扯。

越是叫他不要打,不要抓,反而是越起劲了。

一开始看到宝宝这样子,还觉得宝宝很可爱,会各自抓打的动作了,可是次数多了,我这个当妈的真的就想打他了,这么小就会打人,不制止怎么行,越大打人越痛。

除了打妈妈,照样打其他抱他的人。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1)

宝宝打人的原因

小宝宝打人,特别是喜欢拍大人的脸部和嘴,其实他的这种行为不是攻击行为,也不是宝宝有暴力倾向,这反而是宝宝用拍打来探索世界的过程,妈妈们不要一直责怪宝宝打人了。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2)

美国《心理学前沿杂志》2019年刊登了一个实验:研究的对象是24位2-6个月大的宝宝,然后一直追踪他们到1岁。

每次实验的时候,研究人员用相同玩具去靠近宝宝,并观察宝宝的反应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大,宝宝用手去碰玩具的方式也在变化。一开始是用拳头去碰,慢慢地学会用手掌,手指去触摸玩具,后面学会了用手指去捏去抓,然后用力抓,用力砸玩具。

其实不管是一开始的轻轻地碰,慢慢地摸,到了用力去抓,去砸,在宝宝的认知里,这都是宝宝去接触物品的方式。宝宝不认为这是在用力打,而是去摸玩具。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3)

可是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宝宝这样的动作就是打,砸,而不是摸了。所以站在不同角度,理解的方式就是不一样了。

看似简单的触摸动作,对于宝宝来说,是他精细动作,到大运动的过程,宝宝要完成这样的动作,需要手眼协调,手部的精细动作,还是手臂的力量共同完成。当宝宝的大脑发号令之后,要宝宝伸手去抓玩具,在经过他大脑的处理之后再执行这些动作,但是由于宝宝的大动作还是没有完全发育好,他们还不能控制自己的力度和速度,所以当他们去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看着就是在用力打人了。但是宝宝的本意不是在打你,而是摸你了。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4)

而宝宝打你的脸,也是想要摸你的脸,摸你的嘴,宝宝因为兴奋,又控制不了力度,所以就是用力打了,在宝宝打你的时候,你会发现宝宝很高兴,手脚一直动个不停呢。

我儿子每次都是这样,高兴了就是手舞足蹈的样子,抱着的时候就是双脚摇晃个不停,手也是一直在上下打我,有时候打的痛,我这个老母亲还是忍不住哄了几句。

可是为什么更多的时候打的是妈妈呢?

本来你抱着他,在跟其他人说话,突然就给你来一巴掌,或者拽住头发,有时候痛了,就会对着他哄一两句,为啥打妈妈啊。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5)

有研究发现,宝宝对人的五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对妈妈的脸更感兴趣。

有研究人员对24位三个月大的宝宝做了实验,就是拿一张妈妈的笑脸照片,一张是陌生人的笑脸照片给宝宝看,发现宝宝更喜欢盯着妈妈的照片看。

而且抱着宝宝的时候,一般我们和宝宝的视线是平行的,宝宝会盯着妈妈看,然后就是伸手过来摸脸了,他这一摸就是一个巴掌了。

被宝宝打脸后,大人怎么做呢?

有人说肯定要赶紧制止啊,难道还一直让宝宝打啊。

可是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宝宝又是给你一巴掌了。

因为宝宝打你的时候,你会笑着说,宝宝不能打人哦,打妈妈会痛,自己也会痛哦,然后对着嘻嘻笑了。

宝宝爱打人怎么引导(妈妈理解宝宝的意思吗)(6)

大人这样说,可能宝宝还听不懂,但是能知道大人给出了回应,听到了妈妈的声音和看到了妈妈的表情,打你一次你就说一次,宝宝觉得这样做能获得妈妈的赞美,有声音和表情,自然就会变本加厉给你来打脸了。

当宝宝打你的时候,可以不做表情,然后就盯着宝宝看,俗称冷处理,看看他什么反应,很多时候宝宝就会停手看着你了。

另一个就是可以拿宝宝的玩具给他,转移他的注意力。有声音有音乐的玩具是比较适合的,容易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除了用玩具转移注意力,也可以这样做:宝宝打我的时候,我都会伸手出来,给他打手掌,现在宝宝很多时候都是跟我击掌了。只要我伸出手掌来,他也会伸手出来,跟我击掌。而且击掌一次就笑一次,宝宝现在都很喜欢跟我击掌了。

现在感觉宝宝很多时候能听懂了一些话了,当宝宝慢慢长大,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能控制自己力量的时候,宝宝的这些打脸动作就会变成抚摸或者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