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大战的地方 赤壁大战发生在黄州赤壁考证(1)

赤壁之战发生前的三国

如果说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千年以来,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争论不休,诸说并起,主要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蒲圻说和黄州说之间,这里借鉴学者王琳祥就赤壁大战发生地的考证,就当是一家之言吧!

(一)名称溯源

黄州赤壁位于长江北岸,与鄂州西山隔江相望。早在两千年前,汉人桑钦就将这个赤壁载入《水经》之中,其原文为“江水左径赤鼻山南”,北魏人郦道元为其作注曰:“山临侧江川。”

赤鼻山,顾名思义,此山赤色,状若悬鼻。鼻与壁皆有陡峭之意,赤鼻山即赤壁的俗称。“山临侧江川”,即此山既被大江环绕,又有河流沿山而下。川,河流。此河即今三台河。

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南岸,与洪湖乌林隔江相对。该赤壁不仅不见于《水经》之中,就连郦道元注《水经》亦无有一字涉及。请看原文:“江水左径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径乌黎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径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又东,左得子练口,北通练浦,又东合练口,江浦也。南直练洲,练名所以生也。江之右岸得蒲矶口,即陆口也。”

郦道元的笔下既有与蒲圻赤壁相对的江北洪湖的上、中、下三个乌林,亦有位于蒲圻赤壁下游的陆口,唯独一字不提蒲圻赤壁,可见这个地方在北魏时代根本就没有“赤壁”这个地名。

首指这个地方与当日大战相关的是唐人李吉甫,他在《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七中的鄂州蒲圻县下记载说:“赤壁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故诸葛亮论曹公‘危于乌林’是也。”

李吉甫指蒲圻赤壁的对岸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与郦道元所说相同。然而,郦道元笔下将“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注明在与汉阳百人山相对的赤壁山(即后人所注的赤矶山,此山与洪湖乌林东西相距一百多公里)。李吉甫显然是不同意郦道元的说法,才指实这个“北临大江”、与乌林相对的山包是“周瑜用黄盖策”的地方,是赤壁山。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成书于元和年间(806-820),远离赤壁之战已有600余年,可信的程度极低。

蒲圻赤壁说者常称蒲圻赤壁古名石头关,翻阅《隋书·地理志》,确有“蒲圻县,有石头山”的记载,由此断定,蒲圻赤壁在隋代称之为“石头山”。

将二者进行比较,黄州赤壁比蒲圻赤壁古老得多。

(二)地貌鉴别

黄州赤壁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名副其实的赤色崖壁。所谓“丹霞”,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蒲圻赤壁山色为麻黄,没有一点红色。谓之“赤壁”,名不正言不顺。其得名由来,《中国名胜词典》作了如下介绍:“赤壁之战遗址,古名石头关。在湖北蒲圻县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战船,当时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赤壁’由此得名。”

湖北旅游丛书《湖北名胜》“古战场赤壁”一文中,作者亦云:“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冲天烈焰,曾映红了这里的悬崖峭壁和浩荡江水,‘赤壁’即因此得名。”

以上文字介绍,说明了如下几点:一、此地原名石头关,不叫作赤壁;二、当年的孙刘联军在此用火攻,其冲天烈焰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故而得名“赤壁”。

文字表明,这个“赤壁”显然是后人附会的,因为赤壁之战一定是先有赤壁后有大战,因大战发生于赤壁,人们才称之为“赤壁之战”。倘若此地有战役,则只能称之为“石头关之战”。这是地名常识。

(三)地理环境

黄州赤壁方圆数十里,山峦时断时连,海拔虽然不高,但有78米。与之相距20公里处即是古乌林所在地。江汉间,乌林有六,除洪湖上、中、下三个乌林之外,汉阳临嶂山一名乌林,汉川赤壁草市也叫乌林,黄冈的团风在宋代就有“古乌林”之称。古乌林即举水入江之处。万里长江至此一分为三,故又有“三江”的美称。三江合流的地方名之为三江口,江南江北皆有三江口的地名。

与黄州赤壁隔江斜对的是鄂州西山、樊口,樊口即樊水入江之口。樊水即今梁子湖等水系的古称。赤壁之战前,刘备听从鲁肃的建议,于此驻军,就是因为此地依山傍水,能防止曹操由此水道进入东吴腹心。曹操当年选定赤壁渡江南,亦是看中赤壁山临侧江川。

北宋大文学家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记述此处的景状时说:“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蒲圻赤壁由赤壁、南屏、金鸾三个山包组成,海拔估计在40米左右。其面积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对江之乌林,古时一片沼泽,最高的地方名之为黄蓬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它比蒲圻赤壁低矮得多。有《湖北通志》沔阳州下的记述为证:“自景陵至沔,讫于大江,绵亘四百里,皆漫然平衍,惟滨江数丘而已,谓之无山可也。”

洪湖乌林沼泽一片,无有高山依靠掩蔽,身为军事大家、曾注《孙子兵法》的曹操,怎么会将几十万军马放在如此恶劣的地理环境里安营结寨?蒲圻赤壁自身的面积既不宽广,山势亦不高大陡峭,孙刘联军五万人马何处藏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张爱萍将军登上蒲圻赤壁,顾左右而问曰:“我不说《三国志》,也不说《三国演义》,我只问大家,这里能不能驻军作战?”陪游者默然无答。

(四)江面剖析

黄州赤壁与鄂州西山之间的江面宽阔,用苏辙的话说是“东西一舍”,古代“一舍”即三十里。

蒲圻赤壁与江北黄蓬山相距在2公里左右。

试想曹、刘、孙三军当时战舰千万艘,在蒲圻赤壁一带的江面上如何摆布?上海复旦大学张修桂副教授的一段话颇中要害:“赤壁之战时,乌林河段江面宽度当稳定在2公里左右,在这样宽的江面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容纳两军数十万人马上千艘战舰。不用谈遭遇战后曹军无法撤退,黄盖诈降途中所经航程也无法满足。”

(五)驻军方位

黄州赤壁与樊口斜对,史书《江表传》载明了刘备当年兵屯樊口,周瑜当年屯兵樊口的下游。南宋时期的《土俗编》载明周瑜兵屯西塞山。西塞山位于黄州赤壁的东南八十里左右,其方位正符合史书黄盖借东南风火烧江北曹船及岸上营柴的记述。

《江表传》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

《资治通鉴》载:“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蒲圻赤壁位于黄蓬山的上游,在蒲圻赤壁借东南风是无法烧到黄蓬山的。为了自圆其说,蒲圻《赤壁古战场》的作者不惜削足适履:“还需要说明的是,《三国志》均载明的是南风而非东风……孙刘联军与曹南北相对,联军顺南风烧北船,这就更符合今天的地理环境了。”

蒲圻赤壁说者妄言“《三国志》均载明的是南风”,显然是空穴来风。

其实,令蒲圻赤壁说者头疼的还不止驻军的方位,周瑜水军三万当日兵屯蒲圻赤壁,刘备的两万人马却不知屯兵何处?

(六)战情分析

蒲圻赤壁离江陵300公里左右,离柴桑(今九江)450公里左右。当日曹操自江陵顺江而下,欲与孙权会猎于吴,属于此次战争的主动者。按照蒲圻赤壁说者所言,孙曹二军相遇于蒲圻赤壁后发生初战,初战不利后,曹操才退驻江北乌林。问题是,孙刘联军逆水行舟450公里先到蒲圻赤壁,曹操则珊珊来迟,曹操水军顺流东下300公里为何如此艰难?

《三国志》吴书皆指明当日“拒破曹军”,所谓“拒”,是抵抗的意思。按蒲圻赤壁说者所言,周瑜当日就不止是“拒”,而是主动出击,远离国土,深入曹军腹心。当日战情有这种可能吗?且曹操当时已先出军多日,孙权在柴桑得到曹操的战书时,曹操即已顺江东下。张昭“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即为明证。

不独如此,当年曹操除江陵水师顺江东下之外,其主力部队则是自襄阳顺汉水而下的,王粲《英雄记》的记述已经非常明确。假如周瑜率水师驻扎在汉水入江口(今武汉市沌口)的上游200公里的蒲圻赤壁,曹军自汉水入江后,可以毫无顾忌地直奔东吴腹心柴桑,周瑜身为东吴水师的统帅,他会如此决策吗?

周瑜曾在柴桑请战时说:“瑜请得精兵三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这已经表明夏口(今武昌)是周瑜破曹的预定目标。夏口位于古汉水入江口(今汉阳沌口)的下游,周瑜的目的就是抵抗自汉水而下的曹军。只是因为曹军在周瑜未到夏口之前就已越过夏口,双方在赤壁相遇。“遇”是不期而遇。曹操有“会猎于吴”的战书在前,双方皆未能到达预定的目标就“遇于赤壁”。赤壁在夏口的下游史书交待得如此清楚。苏辙在《赤壁怀古》诗中言曹军“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就是当日战事的写照。

(七)出土文物

蒲圻赤壁说者常以出土文物夸耀四方,以为是赤壁之战的铁证。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值一驳、不屑一顾的。

诚然,宋元之际的诗人谢叠山在《赤壁诗序》中有“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又曰乌巢,乃沔阳境。有烈火冈,上有周公瑾庙,至今土人耕地,得弩箭镞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公处无疑”的记述,然而剖析谢叠山以上文字,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石崖上有“赤壁”二字。此诗序的下半部全部是说乌林,烈火冈上的周公瑾庙,土人耕地所得的弩箭镞、断枪折戟皆是指乌林而言。

众所周知,当日大战是在长江之北发生,在长江南岸出土再多的文物也不能证实它们是赤壁之战时的遗物。那么为什么在蒲圻赤壁对岸出土了断枪折戟和弩箭镞等物品呢?因为赤壁之战后,东吴在陆口屯兵五十多年,东吴自己的水师操练,在半个世纪中可以想见会遗留多少断枪折戟!今日蒲圻赤壁所出土的东汉三国时代的遗物皆是在此时期遗留,故不足为证。

谢叠山亲眼目睹的“赤壁”二字,今人已考证出是南宋的产物。有人说“赤壁”二字系周瑜赤壁大捷后手书,这无疑是哗众取宠,因为周瑜生活的时代通行的是隶书。

假如持黄州赤壁说者把今日鄂州的出土文物说成是赤壁大战时遗留,人们一定会提出质疑。蒲圻赤壁出土的文物实质上与此道理完全相同。

黄州赤壁出土的东汉遗物则与蒲圻赤壁出土文物的意义大不相同。

唐人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在黄州赤壁江滩中获得折戟,通过磨洗辨识戟上文字,认出此折戟系赤壁之战的遗物,故感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明代万历年间,在蕲水散花洲出土的会食之钟,再一次证实了散花洲是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以散花的方式犒赏三军的真实地点,其所以在散花洲散花,因为周瑜当日驻扎在西塞山。

明代的《黄州府志》、《蕲州志》、《蕲水县志》皆载明调军山、城山有大量兵器箭镞出土,更有纪念孙权君臣的庙宇,此亦证实孙权当年确实屯驻在此地。

黄州王家坊一带东汉墓特别多,东汉的墓砖许多裸露在地面,这是一处值得我们认真考察的地方,曹操当年几十万大军惨败后留下的尸体总得有一些地方埋葬,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在这里得出结论。

(八)诗词歌赋

黄州赤壁有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上千首。最先将有关赤壁的诗文集在一起的是崇信郦道元之说、主张鄂州江夏赤壁的南宋人王象之,他在《舆地纪胜》黄州诗中单列“赤壁诗”一门。虽然王象之在鄂州的诗中亦另列了“赤壁诗”一门,然而稍加分析,王象之是把本属吟咏黄州赤壁的几首诗移花接木给鄂州“赤壁诗”门中粉饰门面,如杜牧的《赤壁》诗,苏辙的《赤壁怀古》。至于李白的《赤壁送别歌》虽然李白本人未冠明其具体地点,但“赤壁楼船扫地空”只能是指江北的赤壁,江南的楼船是不会焚烧殆尽的。李白只能是在长江北岸的赤壁送别客人。李白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采用了此诗。

近代方志学家王葆心在《黄州赤壁沿革考》中云:“至宋时地志可考者,只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淮南西路·黄州景物云:‘赤壁矶在州治之北,东坡作《赤壁赋》,谓为周瑜破曹操处。’又云:‘赤壁,东坡有赋。乌林,在赤壁相近。’又引东坡诗‘乌林荒草远,赤壁健帆归’之句(按:乌林即今团风镇,见李维桢《官氏墓志》……)其录唐宋人诗至专立《赤壁诗》一目,收杜牧、胡曾、孙元晏及胡安国、曾太守(曾宏甫)之子(曾用孙)绝句,又收杜牧、黄治、张耒、陆游及东坡诗诸联,皆以证成孙曹赤壁在此。而宋代《图经》、《地志》指此为孙曹战地,当时必定为确论,且渊源于唐人之题咏。……依此例,则唐宋人赋赤壁之作,均应隶归黄州。”

附:三国遗迹黄冈多

黄冈的三国遗迹颇多,有与赤壁之战相关的系列景观,因此更具有赤壁之战的战场氛围,现分述如下:

赤壁 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四十九·淮南西路·黄州·赤壁诗》门下录有唐人杜牧《齐安郡晚秋》、《赤壁》、孙元晏《赤壁》、胡曾《赤壁》,北宋黄治《上黄州太守》、胡安国《赤壁》、陆游《黄州》、曾用孙《赤壁》等诗文,皆指此黄州赤壁乃孙曹大战时的赤壁。这个“赤壁”的概念绝不是今人所说的因苏东坡而得名的“东坡赤壁”。

在苏东坡的笔下,我们必须看清这样的记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显而易见,这个赤壁在苏东坡未到黄州之前就早已存在。三个月后,苏东坡“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的记述,说得依然明白。道士“赤壁之游乐乎”的问话,更是说明苏东坡所游的赤壁古来就有。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得更为明白,这个赤壁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在《赤壁怀古》诗中言曹操“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这恐怕不能说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百胜安知赤壁焚”,更清楚无误地指出了当年是火烧赤壁,赤壁在夏口的下游。

不独如此,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张舜民在《画墁录》中记述了一件重要史实,即黄州人在北宋时代就已经注重对三国遗迹的保护,请看下述文字:“子瞻坐诗狱,谪此已数年。黄之士人,出钱于州之城东隅地筑矶,乃周瑜败曹操之所。”张舜民直截了当地指出黄州赤壁“乃周瑜败曹操之所”,我们今天将唐宋人的考证视而不见,不能不说是盲目自大。

唐人杜牧、孙元晏、胡曾明确指黄州赤壁为孙曹大战之所,见于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其实还有前者,南朝梁代大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也记述了自己身在江南武昌的钓台之上,遥望江北的赤壁而泪湿衣襟,其原文是:“钓台斜趋,望赤壁而沾衣。”身在钓台,能望到的赤壁只能是一江之隔的黄州赤壁。

清同治年间,水师提督黄翼升嘱怀宁人马征麟根据曾国藩编纂的《图说》重新审定详著,为了尊重历史,马征麟亲率水军乘轻舟多次调查,对赤壁之战的地点进行反复考证,最终将黄州赤壁列为长江八大著名战迹之一,收录进当时最为权威的《长江图说》之中。

清光绪年间曾锡龄在《黄冈县志·赤壁志》中堂堂正正地记述说:“《长江图说》乃水师提督黄翼升属怀宁马征麟因曾文正旧图复加详著,别为一部。后以长江水军轻舟往复,专心形胜,考古证今而后得之,则历来疑似附会之言不待辨而解矣。呜呼!汉迄宋千有余年,元丰至今又八百有余载,赤壁之说,始定晦而复显,以成李、杜、东坡诸君子不误,岂非天乎!”

横江馆 横江馆位于黄州赤壁山之南端。它是由东晋的龙骧将军蒯恩建造,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赤壁之战。王象之《舆地纪胜·黄州·景物下》亦记述:“横江馆,在赤壁南,李宗谔《图经》以为晋龙骧将军蒯恩建。杜牧有《题横江馆》诗,曰:‘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毕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清人张楠在《横江馆》诗中说:“陵谷迁移不胜嗟,横江馆外尽渔家。仙人一去无消息,零落满林丰本花。”张楠自注此诗说:“横江馆在山之南,晋蒯恩建,宋王元之重修,今废。”

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在《黄州赤壁沿革考》中云:“宋时之赤壁有可考者,其时盖与竹楼、月波楼、栖霞楼、涵晖楼迤西南而相差次,而赤壁尝位其东北,又南濒晋唐以来之横江馆……”

乌林 乌林即今黄冈市团风县城所在地。它是当年曹操兵驻赤壁时的粮草重地。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黄州·景物门下》记载说:“赤壁,东坡有《赤壁赋》。乌林,在赤壁相近。”唐人杜牧在黄州任刺史时有《寄岳州李使君》一诗,诗中有“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的诗句,诗中的乌林,即指黄州的乌林,即今团风县治。

王象之《舆地纪胜》黄州诗文中有苏东坡“乌林荒草远,赤壁健帆归”的诗句,苏东坡此诗明显是改杜牧之诗而自出新意。

明弘治《黄州府志》山川门下有乌林的记述。

明人李维桢在《官氏墓志铭》中云:“团风镇古时又名乌林。”

明人钟惺在《官古愚先生传》中说:“守忠数世上,有避兵由鄱阳徙黄冈乌林者,乃为黄冈人。”言“黄冈乌林”,即与洪湖乌林、汉阳乌林、汉川乌林相区别。

清人曾锡龄在《黄冈县志·赤壁志》中说:“所称赤壁,其北岸曰乌林,非团风镇之古名耶?在赤壁西北五十里,正是由豫来黄水陆要冲,昔年老江在焉!史称赤壁初战不利,引次江北,而后有乌林之败,此乌林较他处尤确。”

散花洲 位于黄石市西塞山的隔江对岸,今黄冈市浠水县境地。

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四十七·蕲州·景物下》记述说:“散花洲,在黄梅县南六十里大江之北。按:王得臣《江夏辩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同书卷八十一《荆湖北路·寿昌军·景物下》载:“散花洲,在县东西塞山下,王得臣《江夏辨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明弘治《黄州府志》蕲州下载:“散花洲,在治南六十里大江之北,相传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王葆心《黄州赤壁沿革考》中说:“宋《图经》、《地志》定此为孙曹赤壁,不但以乌林、祭风台为证,并蕲州江中有散花营,亦其旁据。万历《黄州府志》称‘献帝建安十三年,吴遣将迎战,破曹兵于赤壁,旋师赏军于蕲之江中,名其地曰散花营。’《蕲州志》:‘明万历己未间,土人于江中散花洲得小钟一口,击之无声,兵宪王公回溪不能识。时大宗伯李公本宁(维桢)适过蕲,王质之。李曰:‘此三国时周公瑾破曹兵,军中会食之钟也。共十有二,以重物击无声,以芦茎轻击之,其声始发。’验之,果然。是散花洲正由赤壁回军之地,故唐宋人信此以为赤壁左证。缘此之故,唐杜牧守黄州,其诗中三及赤壁(一《寄李岳州》,一《齐安晚眺》,一《赤壁》绝句),皆以周郎赤壁在黄州为信。相承至东坡二赋,其名亦显。”

散花洲除地理志书有记载之外,宋代几位著名学者都有诗词吟咏,苏东坡有“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的诗句,有“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张耒言“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泊艰危道士矶。”潘大临言“吴头楚尾散花洲”。陆游在《入蜀记》中云:“抛江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值。”(相值即相对之意。)

清光绪《黄州府志》卷之三蕲水县下云:“散花洲在县东南六十里。吴周瑜破曹兵,酾酒散花劳军于此。国朝邓汉仪《散花洲》诗:‘横槊高歌月满船,东南风起焰连天。极知江左人才盛,无那周郎更少年。’”

散花洲位于今长江北岸,离黄州八十里左右,在此地至今留传有“周郎一炬走奸雄,花散洲头赏战功”的美谈。

城山 原名神山,位于浠水县境内,因赤壁之战时孙权屯兵于此而得名。

《方舆纪要》载:“神山(蕲水)县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载:‘孙权进兵赤壁时屯于此。’《郡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城山,上有土城遗址,相传孙权所筑。’”

明弘治《黄州府志》蕲水县下载曰:“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昔孙吴进兵赤壁,屯驻此山,后人立孙权庙,尚存。”

清顺治《蕲水县志》载:“旧志云:‘山有孙吴土城遗址,名城山。按:赤壁之捷,孙权召周瑜会议柴桑,曰:‘船粮战具俱办,卿当前发,孤当续发。’是时瑜以舟,权以陆,分道并进,故自城山一带,数十里皆孙周屯驻处。土人每掘得昔年兵器,迄今庙祀皆吴君臣遗像。旧志相沿,谅非无考。’”

调军山 原名太子山,因赤壁之战时孙权于此调遣军马而得名。位于城山之西。

明弘治《黄州府志》载:“蕲水县西北二十里曰神山……四十里曰太子山,即调军山,相传孙吴屯驻处,土人每得昔年兵器,今庙祀皆吴君臣神像。城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有吴王孙权土城。”

《方舆纪要》载:“神山,县西北二十里。……其西调军山,亦权军处。”

清光绪《黄州府志》卷之二蕲水县下云:“县西四十里曰太子山,即调军山。相传孙吴屯驻处,土人每得昔年兵器,今庙祀皆吴君臣神像。县西北二十里曰神山。《寰宇记》:“孙权进兵赤壁时屯此。”

历代文人在城山、调军山留下了不少诗文,谨录二首于下:

城 山

忆昔仲谋城此丘,东风一炬舳舻休。兵进曾传磨剑石,

凯旋犹驻散花洲。江东虎踞怜英伟,伯气无端同草卉。

三国干戈几战争,千古兴亡一杯酒。

城 山

中原不肯让曹瞒,吴蜀同仇借羽翰。江艘扬帆横汉渚,

岸营坚壁峙山峦。周郎妙略摊天授,吴王军容匝地盘。

赤壁雄图今已矣,里人犹似角声酸。

浦口 一名举口,一名大举口,一名大埠口。古举水入江之口。即今日大埠镇所在地。由于举水在此入江水流呈环形状,俗称鹅公颈。

赤壁之战的当事人王粲在《英雄记》中记载说:“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排从汉水下,出大江,注浦口。”即此地。

《水经注》述江水源流至邾县下云:“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喷。又东会赤溪、夏浦、浦口。”(邾县,县治今黄州女王城)

浦口、举口、埠口,为音转而讹。《太平御览·地部》载:“吴楚间谓浦为步,盖语讹耳。”大埠口由夏浦口音转。古代大、夏不分,大禹可称夏禹。埠、步音同义近。

三江口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战场。

《三国演义》“周公瑾赤壁鏖兵”一节中载:“当日东南风起甚紧。……(黄)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船到操寨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趁火势,船如箭发,烟火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所撞之处,尽皆钉住。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天彻地。”

《三国演义》“曹操败走华容道”一则载:“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间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风应,兵仗火威。此时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着枪中箭,火焚水溺,军马死者,不计其数。……又诗曰:‘魏武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南宋《舆地纪胜》黄州·景物下载:“三江口,去黄冈县三十里,在团风镇之下,有江三路而下,至此会合为一。”

明弘治《黄州府志》黄冈县下载:“三江口镇,在府城西三十里大江南。”“三江口渡,在城西大江三十里。”

《黄冈县志》云:“三江口镇在县西三十里,有江三路而下至此合流。”又云:“三江口,控扼上游,尤枢重要。”又云:“三江口,双江夹流,以指挥三江口统一守备,上通阳逻,下抵马口。”

邾城 位于今黄州城西北,唐宋时期俗呼“女王城”,建国后借“禹”、“女”谐音,称为禹王城。

邾城,两汉、三国时期为军事重镇。东吴大将甘宁原在荆州江夏郡黄祖部下担任邾长,驻守邾城。甘宁料知黄祖非远大之器,于是暗自在邾城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后转投吴王孙权,成为孙权手下名将。

三国时期,邾城地处吴、魏交界之处,成为双方争夺的要点。

东吴于黄初二年(221)自公安迁都于鄂县,改名武昌之后,孙权于太和六年(232)攻克邾城,邾城为东吴所有。公元241年,孙权派大将陆逊率劲卒三万驻守邾城。陆逊戍守邾城。曾将邾城进行修葺,使之更加坚固。《三国志·吴主传》载:“赤乌三年,诏诸郡县治城郭,备盗贼。四年,陆逊城邾。”《三国会要》载:“邾先属魏,后入吴,陆逊尝以三万人戍之。”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云:“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汉高帝元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晋咸和四年,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俊共镇之,为石虎将张格度所陷,自尔丘墟焉。城南对芦洲。”

禹王城所在地现存邾城遗址为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600米的台地,西距长江约2公里。四周城垣系土筑成,现残存高度2-6米不等。台的四周有八处较大的缺口,专家认定为城门遗址。城内文化层厚度有的达一米多。出土的文物中以战国时期的较多,其中还有东汉时期的九莲灯、象酒壶、梅花青铜境等。城郊古墓甚多。专家考证,此城古时西滨大江,以南北走向的山岗代城墙。

汉魏时代的西阳城 即今黄州城区东南30里的孙家嘴(孙镇),它是由长江进入巴河后的第一个集镇。按:西阳城有三,除汉魏时代的西阳城之外,尚有河南光州西晋西阳城与东晋南迁的西阳城。

西阳,在两汉时期隶属荆州江夏郡,汉人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将西阳作为江夏郡十四县之一,与邾县相近。后汉沿袭前汉,西阳城仍为江夏郡十四城之一。

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原,有州十二,西阳作为豫州弋阳郡属地,为魏所有。《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载:太和二年(228),明帝曹睿曾使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魏书·满宠传》还记载说:“太和二年,领豫州刺史。三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孙权欲自出,宠度必袭西阳而为之备,权闻之,退还。”

明万历《黄冈县志》载:“西阳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汉旧县,属江夏郡。魏为重镇。太和中,吴扬言欲田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先为之备,孙权闻之遂还。晋为弋阳郡,即此。”

清乾隆《黄冈县志》除以上记述之外,另强调“《黄州府志》以今治东南有孙家嘴,枕山面河,形势足据,巴水经其下,旧名西阳河,与《水经》合,疑即其处。”

西阳(孙家嘴)东有巴河之险,北有霸城山,历来是兵家设防之地,亦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如果史料记载赤壁大战是真实存在的,发生距今已经超过1800年,期间统治阶层更迭、文化传承变革、长江地貌改变、古今社会变迁,特别是文字记载及关键证据的缺乏,对赤壁大战存在争论是正常的。“公至赤壁,与刘备,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武帝纪》,这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出处,会不会存在两场“赤壁之战”!

赤壁大战的地方 赤壁大战发生在黄州赤壁考证(2)

赤壁之战后的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