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是机体正常的排泄物,一般正常成人每天排便1~2次,100~300 g/次,性状为成形软便,呈黄褐色,可有少量黏液,伴有粪臭味。
临床上,通过观察粪便性状、颜色等变化,大致可以判断人体消化系统有无异常情况,那不同粪便的性状和颜色都有哪些临床意义呢?本文将结合4个表格进行阐述,以供临床参考。
一、性状临床根据粪便性状的改变,可以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临床意义,详情见表1。同时,需要注意,并非所有的性状改变均为病理性变化,需要结合受检者的相关症状及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
表1 粪便性状改变及临床意义
二、颜色
粪便的颜色可因摄入的食物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喜食肉食的人群,其粪便颜色偏深,多为黑褐色。由于蔬菜中的叶绿素无法被人体吸收,故而喜食绿色蔬菜的人群,其粪便多为暗绿色、墨绿色,但也有部分人群粪便颜色改变提示病理性情况,详情见表2。
表2 粪便颜色改变及临床意义
三、气味
粪便产生的气味,通常是蛋白质分解产物产生的臭味,与进食种类有关。通常喜食肉者,由于蛋白质进食较多,故臭味较重,反之素食者臭味较轻。此外,部分消化系统疾病也会影响蛋白质或其他营养物质的分解,进而排出气味不同的粪便,详情见表3。
表3 粪便气味改变及临床意义
四、综合判断
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炎,可以通过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等改变,大致判断肠道感染了何种病原体,详情见表4。
表4 粪便性状、颜色、气味的改变与病原体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熟知粪便相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有助于及时发现机体异常情况,进而及时进行相关针对性检查和治疗,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6.
[2]段志军.消化内科学 高级医师进阶.第1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51-169.
[3]杨毅茹.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在婴幼儿腹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11):109-111.
文、编排丨冯熙雯
校对丨付雨杰
编辑、审核丨黄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