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虽然是个国外的节日,但是中国并没有专门为母亲而规定的节日,我觉得母亲节父亲节这两个舶来品比圣诞节万圣节要有意义的多。在这里祝愿所有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健康幸福一生!


幼儿园必背古诗词50首(映日荷花别样红)(1)

这是Amy亲子阅读的第18篇。

这周Jackie有一篇课文是古诗两首,杜甫的《绝句》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是比较早就能背诵的诗篇。我以为对他来说是小case,没想到写作业的时候还是难住了。

有一道题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第二天买菜的时候碰到同班的另一位宝妈,也提到这道题孩子不会,而且大人也需要通过百度才能帮助孩子解答。其实客观来讲,如果没有仔细研读过这首诗,是很难把握这首诗的情感的。

所以,这周我们的主题就是复习这首已经背过的诗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白话译文参考:

六月的西湖美景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层层密密的荷叶延绵至天边,好一片无边无际的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盛开着,显得格外的鲜红娇艳。

幼儿园必背古诗词50首(映日荷花别样红)(2)

01,写景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无疑是一首美诗。写景的手法也比较独特,朴实的文字,白描的手法,却呈现了一副精彩绝伦的画面,意境非常开阔,色彩对比非常鲜明,一红一绿间就引发了读者无穷的想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闭上眼睛,仿佛触摸到那清香扑鼻的荷叶和莲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一句用词非常的平实,毫无修饰感。用今天的话说,特别接地气,就跟讲白话一样。但是“毕竟”二字的运用就吊足了人的胃口,让人急切的想往下看。西湖的六月到底是不一样啊,和其他季节不同!到底是怎么的不一样呢?有什么稀奇的呢?

到了后面揭晓答案的两句,句子就由平淡转为惊艳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茂密,层层密密的紧挨着,铺满了整个湖面,一直连接到天边,一望无际的碧绿色,在阳光下透着亮,好一片清爽!那荷花亭亭玉立,点缀其间,一红一绿,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绿色更加闪亮,红色别样娇艳。

就这两句,就能给人无边的想象了。其实荷花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特别对于湖北人的我来说,在乡间,小沟小渠里都可能会有荷叶荷花,夏日里处处都是好风光。但是第一次感受荷花荷叶的开阔大气之美,我还是从这句诗里感受到的。真的特别有想到西湖亲眼看一看的冲动。

美景美诗不过如此吧!

幼儿园必背古诗词50首(映日荷花别样红)(3)

02,文不对题的诗?

欣赏了这首诗的美景,我们在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这么美的写景诗是要表达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呢?

诗的题目里写了送林子方,应该是一首送别诗啊,怎么全部在写景,没有一点抒情呢?难道这首诗是文不对题?

李白送孟浩然要等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不肯离去,王维也对元二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满满的舍不得。可这杨万里却好奇怪,一直在和林子方说这西湖的景色好美好美,是什么意思呢?

小朋友是不是完全懵了?Jackie就因为这道题抓狂了。我先是让Jackie重读题目,然后提醒他李白和王维的两首送别诗,他才明白了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应该也是诗人和林子方的深厚友谊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题目是做完了,我一直在想,这个情感是怎么从诗里读出来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能体会?

后来我就举了一个最近的例子,五一期间,Jackie生病,三姨特意提前两天从深圳过来照顾他,五月二日那天三姨打算回去,可是那天的天气特别不好,时不时的有阵雨,到了傍晚时分,更是下起大暴雨。我当时就说了一句,“三姨你看今天的暴雨超大哟,下雨天是留客天呀!”

这句话Jackie 当时并不是太明白,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在说雨下得好大,天气有多糟糕,而是在于后面的“留客”两个字,我们舍不得三姨走,希望留她多住一天。

讲到这里,Jackie突然懂了,杨万里把景色写得越漂亮,越是在说,好朋友你留下来吧,不要走了!你走了,还有谁能陪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呢?

幼儿园必背古诗词50首(映日荷花别样红)(4)

03,读诗并不需要太深入

如果大家细心的去搜索的话,会发现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朋友惜别之意,有的说是想挽留林子方不要离开京城,仕途的劝谏之意。(据资料查证,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下属官员,他爱惜林子方的才干,这种说法也比较主流。)不过,这些都不在我们学习的范围了。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古诗文,长大后自然会去研究诗词背后的意义。

自从写了多篇陪娃读古诗,有一些朋友会私下问我,我也陪宝贝读古诗,不过没有你讲解的这么多,就是拿出来念一念,如果孩子能背一背就更好了。这样是不是达不到效果?

其实很多喜欢古诗词的家长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了,唐诗也是从小开始教孩子背。我觉得不管是简短的古诗词还是长篇大论的国学经典,只要孩子能接受,就可以顺势引导,至于他能理解多少,那就交给时间吧。

读古诗词,Amy的小小建议是:

1,低幼龄的孩子,能跟着一起朗诵,体验诗词的韵律感就不错。,

2,再大一点,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比如这个诗写的是月亮,写的是荷花,月亮怎么样?荷花怎么美?向孩子描述一下就行。

3,上了小学之后,就可以再深入一些,讲讲诗的意境,换成白话文,可以转换成哪些优美的句子,哪些句子写作文的时候能用上。

我陪Jackie学古诗也是很佛系的,每周也就一首,而且很多还是之前能背诵的“旧诗”,但是这个节奏是比较适合我们的。把古诗词学透,语文也不一定能拿高分,但是能从古诗词中学习美,感受美,表达美,就是非常棒的能力了。

著名教育专家冉乃彦教授在他的《和家长谈美育》一书中就非常强调美的教育的重要性。其实学习古诗词不就是美育的一种吗?美学无处不在,它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能感受美的孩子应该也是能感受幸福的孩子。

这也是我坚持和孩子一起学习古诗的目的。通过一起读诗背诗,我们能够在诗文中感受不一样的优美画面,再把古诗的美延伸至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感受幸福。

今天的古诗词就学到这里。让我们陪孩子读书,进步每一天!


-END-

作者简介:Amy,左手带娃右手写字的80后宝妈,和孩子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公众号:如月如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