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源于山海图,山海图与球体对应,但古代很多地理方位都是按照平面方位进行描述的,所以古人的很多描述与球体并不相符,需要将球体方位变化为平面方位才能与古人的描述相对应。球体各区在平面上的排列大致如图,图中以圆点颜色代表各区颜色,方位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山海经九幽之地(山海经.方位.青丘.幽都.碧落.黄泉)(1)

山海经.青丘.幽都.碧落.黄泉

“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古代桃往往指蟠桃,与蟠龙之名类似,蟠龙应该也就是青龙.应龙,其所主的是图中绿色区域,青丘.九尾狐.十里桃花就位于此区域。

“天西北有幽冥无日之国,有龙衔烛而照之。”衔烛之龙当为烛龙,也即螭龙,读作翅龙,所以有翼之龙是烛龙而非应龙,螭龙所主的是橙色区域。

蟠螭双龙北面的蓝红区域为双龟泫沅所主,龟.鬼同音,龟之界即鬼之界,也即幽冥界,玄冥界。可见上文东北曰鬼门,西北有幽冥之说,所对应的是平面方位而不是球体方位。魑魅魍魉以及山海经中所提到的魃都属于龟这个区域,传说中的幽都之山也位于这个区域。幽都之山在球体当中位于下半球。以前我以为山海经以山海为名,山凸海凹与上下半球对应,上半球地点以山命名,下半球地点以海命名。但实际上在山海经中,海主要是指上下半球的分界面,对于上半球的生物而言,其脚下是海平面,头顶是北极点,对下半球生物而言,其脚下是海平面,头顶是南极点,下半球很多地点仍是以山命名的,幽都之山就是位于下半球的一座山。

庄子的《逍遥游》也是按照平面方位描述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鲲应归属于的是双龟北面双鱼鲯鳞所主的紫色区域。而鹏则归属于是南部双鸟凤凰所主的黄色区域。

图中最南端的白色点相当于山海经中所说的昆仑山,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山四周每一面都有九眼井,九眼井也可以视为九个泉眼,“九泉”一词可能就由此而来,而“黄泉”应该是指位黄色区域的泉眼,与黄泉相对的是碧落,碧落可能就位于北部的紫色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