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上,腹肌这玩意除了颜值外,未必直接和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划等号。

靠身体吃饭,以运动结果为导向的职业选手,核心深层稳定肌群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腹肌(的颜值)只是可有可无的额外馈赠。


腹肌是腹部肌群的统称,肉眼可见的腹肌部位叫腹外斜肌腹直肌,此外还有腹横肌腹内斜肌。通常讲的「X块腹肌」即腹直肌,网上所谓的「人鱼线」主要就指腹外斜肌。

狭义上的腹肌,说的就是这两部分。

另外两部分,腹横肌处于最深层、腹内斜肌处于较深层,除非把人给解剖了,否则基本看不见。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

「X块腹肌」这个X,有些人是4块,有些人是6块,有些8块甚至10块,都是正常现象。腱划(intersectio tendinea)决定了X的数值。3个腱划就是6块、4个腱划就是8块。腱划数量也是天生的,和腹部肌群是否发达、后天如何训练无关。

有些人的腹直肌左右对称,跟冰块格一样;有些人则大小不一也不对称,但这只是颜值问题。网上很多解决腹肌不对称的训练方法,全是扯淡。

你先天是3个腱划,怎么练都不可能练成8块腹肌,基因决定了只能是6块。腱划数量对腹肌的实际力量也并没有什么影响,本质上腹肌块就是一整块肌肉。

比如苏炳添的“6块腹肌”和C罗的“8块腹肌”,就属于非常对称、左右大小也基本相同的: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2)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3)

菲尔普斯和吴尊的腹肌就没那么对称: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4)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5)

——吴尊腹肌不对称很明显,不过同一本杂志,封面上用的真图,到了内页又用了明显PS过的图: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6)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7)

国内运动员里腹肌颜值最好看的,提名宁泽涛: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8)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9)

除了增加肌肉的体积量外,能不能看到腹肌完全由体脂比例、特别是腹部脂肪的厚度决定。这也导致某些核心肌群逆天强大的运动员,腹肌不会、也不可能凹凸有致得明显。

代表性的比如拳击、投掷类、高尔夫球手、棒球击球手,很多乍一看还有些大腹便便。泰森这种已经算重量级拳击里腹肌比较明显的了: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0)

单纯只是为了腹肌的方块感更明显,增加腹外斜肌和腹直肌的围度 尽可能降低体脂即可。

但很多人说“腹肌是瘦出来”的,有一定道理,又稍微有局限性。比如对体脂率要求很高的长距离耐力项目,绝大多数顶级选手的腹肌比较明显,然而颜值(线条)不见得那么漂亮。有一说一,和其它力量项目、对抗性运动相比,长跑选手的腹肌颜值往往就平庸得多: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1)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2)

莫法拉这种已经是长距离选手中腹肌的颜值翘楚了,但相比短距离径赛、比如下图的博尔特,区别还是很明显: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3)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4)

——因为顶级长距离选手体内主要是慢缩肌纤维,依靠有氧代谢产生的三磷酸腺苷供能,所以对应的有氧能力出色,能长时间维持相同强度输出。但慢肌本身纤维偏细,看起来就会纤瘦。

加上他们体脂含量极低(比如莫法拉身高1米75左右,体重只有58公斤),很多人误以为长跑者“缺乏力量”,实际上他们力量很惊人。

而短跑选手会有更高比例的快缩肌纤维,无氧酵解ATP供能,实现高收缩力量 反应速度的效果,快肌比慢肌要粗得多,体型上也会壮实很多,腹肌围度更大也更分明。

为什么练腹肌要比练其他肌肉累(为什么很多经常运动的)(15)

靠身体吃饭,以运动结果为导向的职业选手,核心深层稳定肌群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腹肌(的颜值)只是可有可无的额外馈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