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是沙子还是一颗钻石,在时间的长河里终会见分晓,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微博截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流川鑫

专家的建议,又一次惹怒了年轻人!近日,某学者表示,在鼓励年轻人生育、婚恋的问题上,可以将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以此降低成婚门槛促进单身男女建立家庭。此话一出,立刻引来无数“板砖”,大多数年轻人对此质疑:18岁正处于接受教育、成长成才的黄金年龄,此举是否会不利于个人发展?

诚然,这只是众多“年轻人被专家建议”而引发争论事件中的“沧海一粟”,近年来,从“年轻人没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到“惩罚不生孩子的年轻人”,从“专家称年轻人不该有大房子”到“专家建议年轻人不要为了钱而工作”,这些观点表面看似为年轻人好,实则惹年轻人厌、招年轻人烦,屡屡引发年轻人的情绪反弹、强烈抨击,甚至“建议专家不要建议”。其实,“专家”作为特定领域中拥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人,时常带有“权威”属性。部分年轻人走出学校“象牙塔”、步入社会“大熔炉”,自身阅历尚浅、个人实践有限,在生产生活、求知求美、创新创造等方面有时听取专家意见,可以达到趋利避害、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有的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法律案例,为年轻人讲解法律知识;有的化身“情感达人”,理论结合实际输出观点,解决年轻人的情感困扰,进而起到普及知识、弥合矛盾、引领舆论的良好作用。但如今“年轻人为什么反感专家建议”,这其中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专家们的建议,当真如此不堪吗?自然不是!出现专家变成“砖家”现象,应当理性辩证看待。一方面,部分专家在提出建议时,未能充分考虑当下社会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就业焦虑以及情感负担,总会以“不食人间烟火”“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纸上”姿态指点“江山”,甚至有的专家超越自己的业务领域,跨行、跨界发声,“言多必失”概率陡增,“翻车”事故不断,分分钟被“打脸”;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忽视了专家群体内部的较大差异,在流量驱动的互联网时代,不乏极少数顶着所谓“专家”名号的草根“伪专家”,为赚取流量而故意制造矛盾、消费年轻人群体,通过提出一些不靠谱、刺激性的奇葩言论,引起轩然大波。与之相较,很多深刻诚恳、有利于年轻人成长发展的意见建议,往往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归于沉寂。久而久之,一连串引爆“话题”的“专家”个体,必然会拖累专家整体的口碑信誉,丧失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不是让专家闭口不言。作为“过来人”,专家学者在表达个人观点、提出办法建议时,应当从年轻人的利益出发,设身处地地体察年轻人当下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压力、工作挑战等因素,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人文关怀,在理性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实情的基础上,以深厚的理论知识、坚定的职业操守、真诚的共情心理,进而建立相互尊重的“公众—专家”关系,或给予努力拼搏的年轻人争取更多机会的可能性,或从制度层面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真知灼见,唯有如此,专家才不会变成“砖家”,舆论场才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撕裂争吵”。

此外,我们应该明白,善用专家、用好专家,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标题党、抢热搜等让专家很多时候“被动”出圈,甚是无奈。广大媒体应当守住底线,不去炒作、转发一些明显不靠谱的偏激言论,努力呈现更具时代特色、社会价值的正能量观点。同时,广大年轻人不妨尝试调整一下心态、理性正确看待,针对一些所谓“人生导师”“全知懂王”的指指点点,一笑置之、不必理会,毕竟建议是别人的、生活是自己的,大可不必参与“争论战”,也许会让专家尽快从“吐槽”中摆脱出来,肚里有“货”、关心关爱年轻人的专家才不会被“玩坏”。

总之,专家建议是一粒沙子还是一颗钻石,在时间的长河里终会见分晓,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年轻人要自己找苦吃(年轻人苦专家久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