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篇就说资料分析,因为感觉很多小伙伴觉得资料分析很难,时间短,任务重,还得算,还得对。但其实我认为,资料分析属于行测五大模块最简单的没有之一,一是因为它是唯二的只要好好做就必会全拿到分数的模块,另一个是数量;二是因为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长文预警,都是干货)
接下来我们直接步入正题,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资料分析的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
基础在公式,进阶在速算,核心是多练。
公式不必多说,我也不在此罗列,我觉得但凡有心备考的对这些基础公式都应该总结了,比如平均增长率、小数分数互换、两期比重等等,这些必须熟练掌握。说到这想多说一句,如果感觉记熟了公式但是做题速度还是不快,比如遇到可以套用公式的题目仍然想不到,那原因就是缺乏练习,因为行测不管是资料,还是言语、逻辑,除了那些天选之子和天赋很高的人,一般人高分总的要求就是:无他,唯手熟尔。
第二个维度
三步解题法:看清题,找准数,算出来。
一是看清问什么。
看问题到底是今年还是去年,增长还是下降,所有还是一部分,1-3月还是单只3月,等等。看清楚题目,这是做对的首要条件。
二是找准数在哪。
看清题目后,去题干里找,找准找对,该勾就勾该划就划。表格型的注意月份;文字型的看似冗长,但一般情况下每道小题都对应一段内容,这就考到了我们的片段阅读能力,短时间内要给材料分层,搞清楚主要说的什么,每层又讲的是啥。
三是算对就去选。
最关键的就是开始算,这个时候就是检验我们平时所学的那些技巧了,全部都往上怼。这一步有些小伙伴就会焦虑了,我的技巧还没有登峰造极咋办?算出来有误差万一选错答案怎么办?但我想说,一是所有的犹豫都源自于不自信,而不自信就在于没有平时的积累和练习,所以就又是那个字:练。二是其实有时候,技巧没练熟也不需要,一个四位数除以四位数,死算能用多长时间??但这么说是不希望有压力,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备考期间我们还是要努力去掌握方法,练熟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个维度
解题的技巧:截位修正法,假设分配法,只看不做法。
公考这么多年,各个机构,各个大神都有自己独特的速算技巧,但是有的故弄玄虚,整的虚头巴脑;有的方法确实好,但是不太实用。所以在这里我也是把我认为速算技巧比较好的方法分享一下。
一是截位修正法(长江公考,行测终极奥义)。
这是我当初在茫茫多的公考辅导书籍中淘到的,这本书的名字就很对我的胃口,奥义!结果不负我望,宝藏书籍!
直接来说,面对一个计算,比如6873/3342
1、除数取四位
2、除数后两位除以前两位结果四舍五入取整数,为A。
3、被除数除以除数前两位计算结果算到第三位
4、结果的首位四舍五入为B,结果减去A*B。
例:6873/3342
42/33=1 A=1
6873/33=208 B=2
208-2*1=206
计算器算一下,结果为2.056。
其实通过学习,我们对数字敏感了以后,直除两位完全可以口算,68除33是2,后边273除以33不到9就是8,结果即为208,然后再修正一下,而修正的意义在于这样的除法肯定会和正确答案有一些出入,如果选项差距极大都不用去修正,差距略小我们修正一下更接近正确答案。
(注:原版的截位修正法更加高深也更加厉害,但一方面是凭文字难以完全展现,另一方面我也不便说的太细,毕竟这是长江公考滴知识财富。但是掌握这些也完全可以解决90%的题目。)
二是假设分配法,(花生十三永远的神)。
假设分配法主要运用于计算基期,最适用情况为增长率小于10%,或者不在任何分数附近。但我多总结两句:假设分配法,一个能算两,其他也能算,根据情况来,一步分的好,基本定答案。
直接上例子,现期1023,R为6%
1023
1000(*6%=)60
-37
-35(*6%=)-2 ----(这步已然影响不大)
则基期为965,变量为58。
总体逻辑就是,根据现期和增长率估算基期大概的数字范围,比如2647,5%,第一步预估2500,*5%为125,剩下22,第二部预估20,后边为1,则基期为2520,变量为127.为什么说第二部已然影响不大,因为第一步如果分的好,第二步的数字不是很大,通过口算和结合选项,已然可以算出正确答案,因为资料分析并不用算到底,一切以能选到正确答案为纲。
三是只看不做法。
资料分析单看每个题没有多难,但他难就难在时间压力和考场的高压状态,所以我们都知道,提升资料分析分数的本质就是能在越短的时间内还能做对越多的题目。另外,这个模块的称呼也是资料分析,而不是资料计算,所以,只看不做瞪出来答案的说法应运而生。
但是这部分没有什么技巧,这只是理论,而实现的过程就在于熟练掌握了各种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复盘去提升。
说到技巧,除了上边的两种速算技巧,我也不想在此多说其他,因为我也没原创,而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也各自掌握了很多,最不济也有死算搂底么不是。比如说尾数法、算平均数的削峰填谷、小分互换法、拆分法等等,还有什么大大则大、分数比较、增长率增长量啥的,我们熟悉了这些小技巧,再加上通过练习提高对数字的速算能力,才能做到只看不做。
我看到很多人也都说技巧没用,死算第一,不可否认有的人本身速算能力就强,可能同一个除法人家心算能力强,很快就看出来答案。但我认为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技巧是必须掌握的,不然学习这么长时间学啥呢?还是那句话,熟悉技巧,练习掌握。
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只看不做的奥义:
首先对于公式烂熟于胸,对于各种技巧经过甄别接触选择适合自己的并熟练运用;
其次就是去做题,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提升自己的口算和心算能力,内化于心;
最后就是,再通过复盘去持续提升,复盘的时候要想,这道题我如果心算可以怎么算,这套题我怎么就能更快的提升速度。
总之,一切对标如何提升资料分析分数: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升速度。注意我说的是保证正确,不是正确率,不要想着什么80%、90%正确率,我们要做的是以100%的正确为目标,练习的时候都到不了百分百,考试的时候又怎么会突破?
最后再共同总结一下,其实不仅仅是资料分析,行测的模块和申论学习都一样,都是要在掌握基础的一些方法以后,通过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再通过复盘进一步加深记忆,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说什么行测刷一万题就上岸的,不一定;说什么找到好老师就可以的,也太绝对,花生十三很厉害,可是教的学生也没有都上岸,公图笔的地面班普遍都说不好,可是也照样教出来上岸的。我想说凡事不要太绝对的看,因为世界很大,什么情况都会有。有的人根本没学明白,四五十分进面完了还就一个人面试,这种被我们称为天选之子!有的人是真的努力了好几年,分也不低,可受限于专业、地区等原因,数年未上岸的也有,我最多见过考了十年的,还是好的,最终上岸了。这两种让他们分享经验,你能说前者的经验好么?我的经验就是我是天选之子。能说后者没有经验么?可能就差临门一脚,就差一点点运气了。
有的人学习能力就很强,比如数学就很好,考试上来就干数量,十道题十五分钟全对;有的人语文能力就很强,做言语压根不用什么方法,凭自己的积累和理解直接干,时间短正确率还高还很稳定;有的人真的是爱看书爱看新闻,常识判断每次会的就十五个以上。可是,有的小伙伴呢?有的学了很长时间,买的课程都二刷三刷,还是不会数量,行测还是五六十,那怎么办?这种情况去询问前者的经验,他的经验是啥:这个数量很简单啦,你假设这个,用这个公式,带入口算一下就ok了不就行,留下我们一脸懵逼:假设它干什么?为什么用这个公式?居然能口算?算了我蒙个B吧。就好比询问美队克里斯怎么能找到女朋友,美队说:我一般都是直接问,对方就同意了。这叫啥经验!
总之说这么多,最终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一定要保证好心态,公考本来就是实力和运气的组合,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我们扎扎实实的去学习就可以了,学过的东西也都像吃过的饭会变成你身上的肉一样,都会印刻在你脑子里,现在是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多学点没坏处。感觉遇到瓶颈了,可以多尝试一下其他方法,有时候也就需要一个顿悟。无需因为有天选之子而感慨不公,也不用因为大神存在妄自菲薄,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我们的每一次付出,命运都会给我们回报。“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我们决定了考公,就踏踏实实的去努力,有瓶颈我们就克服,公考学习再怎样也是个学习,找对方法去努力,实在不合适就退出。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让自己不留遗憾。
就像我最喜欢的龙珠,希望就像孙悟空一样,在做题的历练中一直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