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干甚个来?”

“在那圪蹴的腿麻了,么调,出来转转。”

“你日能了哇,圪蹴的能腿麻了。”

圪蹴、日能、闹不机密。

提起这些方言就亲切,可你知道,

内蒙古自治区除了呼和浩特市,

其他地方的方言怎么说吗?

临河篇:

一个人看起来什么样?

呼市人:看他那个净气,能做成个甚。

临河人:本来看他那个架套,就吃不了苦。

(临河人用架套来形容一个人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传说中的气质啊。)

吃面筋去?吃酿皮去?

呼市人:晌午吃面筋哇,想见真香了。

临河人:行了。

饭做好后……

呼市人:不是说吃面筋,面筋了?!

临河人:载不是面筋!

呼市人:载是酿皮!

(临河人将面筋和酿皮都叫面筋,不像咱们呼市人是分开的,下次吃饭可记得说清楚哦~)

内蒙古夏天的香味(可这说话还真不一样)(1)

出门下雨没带伞?掏钱请客还被骂?今天怎么这么冤!

呼市人:今儿才点儿背了。

赤峰人:一看你就是个大先生。

(赤峰人说先生可不是尊敬的意思,说你是个大先生,意思就是说你是个冤种。)

呼伦贝尔篇:

买了一大堆好吃的回家?

呼市人:有钱了哇,买回来这些些。

呼伦贝尔人:这可老牛鼻子了,多会儿能吃完?

(呼伦贝尔习惯用老牛鼻子来形容数量很多,和你说老牛鼻子,可不是真的在说牛的鼻子哦。)

小孩子不听话?总是调皮捣蛋?

呼市人:这个娃娃可是个灰猴了,不听说。

呼伦贝尔人:欠儿蹬的娃娃活泼,没事。

(呼伦被人用欠儿蹬来形容小孩子调皮,难道是说欠脚踢吗?

内蒙古夏天的香味(可这说话还真不一样)(2)

内蒙古夏天的香味(可这说话还真不一样)(3)

生活中总是有自己够不着的地方,比如挠痒痒。

呼市人:你站哪儿干甚了?

呼伦贝尔人:刺挠的,够不着。快过来给我挠挠。

(呼伦贝尔将痒说成刺挠,用刺挠痒痒?好像很带劲~

内蒙古夏天的香味(可这说话还真不一样)(4)

其他地方

衣服兜破了?钱被偷了?

呼市人:额说咋能让偷了,倒杈子烂了!

乌盟人:赶紧把那羊眯补补。

(乌盟羊眯的意思是衣服兜,不过现在这样的说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了。)

路上见到一个漂亮女孩子?

呼市人:这女娃娃真喜人。

鄂尔多斯人:真的诶,这女女真果香了。

(在鄂尔多斯果香可不只是说果子香啦,是说你人长得好看,下次有人夸你果香,可劲乐吧。)

咱们内蒙说大不大,可它是横跨纬度第二多的省份,内蒙说人多不多,可它有着回族、蒙古族、多个民族聚集。就是这样大相融的家庭依旧保留着这些方言。

据报道,地球上远在公元前曽有12000种语言,到公元元年时,降至10000种,到15世纪时减到9000种,今天只剩下6000多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一项公报说,在世界上6000多种语言中,有近一半的语言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危险。

根据《濒危语言研究》一书的作者徐世璇的研究成果表明,许多年轻人都觉得说自己的地方语言很土,对本民族的语言失去自信,进而选择放弃自己的语言。

可方言不以行政区划为分割,而是以地理界限自然分割。方言承载着我们厚重的地域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文化密码。

小核桃想说,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有着56个民族,56种灿烂的文化才如此熠熠生辉,方言也是我们的文化啊。

可现在随着普通话、英语的普及,一些人不再张口说方言了。

不妨试着让孩子开口讲一次方言,让他知道,有种声音叫家乡。

内蒙古夏天的香味(可这说话还真不一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