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早在其历史进程当中便诞生了许许多多民族,其中也包括鲜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清楚的是它的位置在满洲,但近些年广东鹤山某地却修建了一座用来纪念鲜卑族祖先的铜像,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广东鹤山和佛山等地有数千名源氏族人,他们一直都想要证明自身是鲜卑后裔,在肇庆地区还有数千名慕容氏族人。几十年来这些源氏族人不断在中华大地寻找自己家族的源头,他们来到了内蒙古、山东等地,最终有了结果。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1)

广东肇庆白土镇有一个村庄,它在中国的诸多乡村当中毫不起眼,但这个村庄及附近其他村庄的一些人却表示自己和北魏慕容将军有着一定的联系。我们知道慕容姓氏和拓跋姓氏都是鲜卑族的大姓之一,这个家族自东汉末年开始便一直生活在岭南地区,他们依然保持着“骑射”的传统,并且以此来获取一些生存资源。

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他们便在当地发展成为了一个小村落。这些人一直坚称自己是先民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是明朝时期的慕容绍奕将军。这是明朝的一位民族英雄,他一生当中进行了多次起义,在与蒙古军的交战当中牺牲。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2)

后来他的后代便一直跟随着朱元璋打天下,但随着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凯开始对手底下的重臣进行肃清,为了避免遭受到牵连他只能南迁到广东肇庆地区安顿下来。在之后的百年时间里,慕容绍奕的后代在当地生根发芽,慕容氏的血脉也在不断扩散。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3)

虽然肇庆地区的慕容氏人一直坚称自己为慕容绍奕的后裔,但这样的说法依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怀疑,因为在经过历史的洗刷之后,很多证据都已经没有痕迹了。面对这些怀疑和批评的话语,慕容氏拿出了两样法宝来证明自己。

其一就是慕容氏族的家谱,这本族谱是慕容氏族世代相传的宝物,如今被幕府村党支部书记慕容瑞湖所珍藏。这本书记录了慕容氏族的兴衰,从内蒙古大兴安岭的鲜卑山为源头,到后来王朝的建立。这本书还介绍了肇庆地区慕容氏族的由来,北魏孝文帝即位之后,慕容氏族跟随当时的南迁队伍来到江淮地区。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4)

到了宋朝时期慕容氏族来到华南各省,人口数量也逐步得到了增长。元末时期慕容氏族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在行为习惯上已经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汉族也产生了很大的亲近感。元末明初时期因为政治上的混乱,导致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各地的起义越来越多。

慕容氏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兴起,成为了起义队伍当中的重要力量,后来慕容氏族还追随朱元璋的起义队伍,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只是随着王朝的稳固,朱元璋开始清算朝中的重臣,慕容氏也受到了牵连。

为了让自己的家族延续下去,慕容氏族的祖先只好离开京都继续南下避祸。就这样慕容氏族来到了肇庆地区,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当今这样的规模。据相关史实资料记载,慕容氏在来到肇庆地区的时候不过数百人,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之后,人口规模达到数千人之巨,成为了当地有名的豪强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5)

不过他们的祖先却一直都没有选择出仕为官,也许是祖先对于后辈的告诫吧。在经过这次重大的迁徙之后,慕容氏族选择了过自己的安定生活,便一直在农村务农来维持生计

慕容氏族证明自己的第二样法宝则是自身的样貌,我们知道中华各民族因为血缘等关系,在外观上有着细微的差别。哪怕同样是汉族,在南北地区的影响下也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而作为鲜卑族的后裔,慕容氏族在外观上同样也展现出了与汉族的不同之处。

广州鲜卑族人后代(广东发现鲜卑族后裔)(6)

这些慕容氏族的后裔有着白皙的皮肤和淡黄色的瞳孔,同时一些村民天生头发就呈现淡黄色。东晋时期所遗留下来的史书资料当中记载,鲜卑人的外貌有着“金发碧眼”的特征。很显然黄色头发是鲜卑人的外貌特征,不过因为慕容氏族在之后的数百年里不断与汉人通婚,在行为习惯、语言等方式上已经与汉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总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包容性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当中越来越多的民族融入到其中,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一份子,各民族之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