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高铁设置了“静音车厢”,不意味着其他车厢就能是“噪音车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为什么高铁安静火车吵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为什么高铁安静火车吵闹
来源:新京报
高铁设置了“静音车厢”,不意味着其他车厢就能是“噪音车厢”。
此处应@乘客们:高铁“静音车厢”要来了!
据报道,京沪高铁官方日前透露,今年年底前,京沪高铁将推出“静音车厢”及计次季票等新型票制产品系列服务新举措,同步实施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消息一出,网友“吵翻了”。
很多乘客都苦车厢内的噪音久矣。你想想,你上了车后想闭目休息,结果旁边有人手机外放,有人“煲电话粥”,有“熊孩子”大声喊叫,有旅客之间大声闲聊,你糟心不?事实上,不止是高铁,这类“噪音扰民”问题在公交、地铁上也普遍存在。
2017年,主持人孟非就因坐高铁被吵了一路,发微博建议高铁设“熊孩子专用车厢”,引发讨论。2018年,国外某节目主持人乘坐高铁时遇到了大声打电话的中国男子,他拿出手机拍下视频,自己还对着镜头压着嗓子连喊4句“Shut up(闭嘴)”,也引热议。在网上,针对车厢内噪音的吐槽更是一拎一大串。也正因如此,此次京沪高铁试点“静音车厢服务”,得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呼应与正面肯定。
据了解,“静音车厢服务”坚持自愿原则,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静音车厢”。自愿选择、自觉遵守,显然也能起到“人以群分”的作用——大家都怕吵闹,都想安静,那就同处一厢、互不相扰,共同维护好“静音车厢”的安静环境;如有人不愿遵守,那也有理由把他“请”出去,减少乘客间因噪音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
但从网友提出的某些疑虑看,高铁提供“静音车厢服务”确实也需要解决好可能存在的衍生问题。比如,到底要静音到什么程度,有没有相关标准?旅客能不能说话?打呼噜的能不能买……这需要高铁管理方进一步细化规定,比如可以参照图书馆的要求,手机要调成振动,尽量不要说话,说话不要影响到他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设置了“静音车厢”,也不意味着其他车厢就能是“噪音车厢”,这些车厢的乘客就能不管不顾,被人质问了、投诉了能怼以“怎么不去静音车厢”。这也需管理者做好前置性解释与提醒工作——《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就规定,任何人不得扰乱乘车秩序。不管是在什么车厢,只要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要遵守乘车规则、遵守社会公德。
有疑虑可以正视和解决,但这些不足以否决掉“静音车厢服务”试点的合理性。本质上,高铁设“静音车厢服务”,与地铁“同车不同温”异曲同工,都是提升旅客乘车体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可行方式。在试点摸索的过程中,不断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加以改善,效果就可期。
“静音车厢服务”是为解决现实痛点而生,其背后透露出的以人为本的精细化服务理念,也值得公共服务提供方借鉴与推广。说到底,提供公共服务,就该多些精细化与人性化,精准施治,清除服务“堵点”与“痛点”,让民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戴先任)
责任编辑: 李洁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