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写过一首打油诗:

北方下大雪,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1)

华老是很喜欢古典文学的,特别是唐诗宋词。但此次,他写这首打油诗,却是在调侃唐代大诗人卢纶的一首唐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大家请看全文: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华罗庚其实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北方下大雪的时候,大雁都南飞了,哪来的大雁;第二,都说了月黑了,那怎么又看得清天上高飞的大雁,视力真那么好?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2)

对于这两个疑问,很多生活在北方的朋友都给出了答案:北方下雪早,经常会出现下雪天有大雁还没有南飞的情况。至于月黑见大雁,诗人笔下的看见雁飞很有可能只是听到雁叫。总之,一切都是意境的烘托,没必要用科学的眼光来抠字眼。

很多朋友有一个观念:“古人写的东西就一定是不容质疑的,但凡去质疑它,就是没事找事”!对于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任何文学作者写出来就是让人品鉴的,讨论其合理性,也是一种品鉴方式。虽然多数质疑最后都被证明是错的,但这样的讨论,会让大家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3)

无独有偶,作为一位一线教师,笔者的一位朋友也给我讲了她班上一个同学的提问。这个问题,硬是让她这个小学语文老师都答不上来。事实上,这个问题笔者也不是第一次看见,小时候我问老师这个问题,她也并没给我解释清楚。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孩子们在挑刺,不少老师也不懂。这个问题是针对《枫桥夜泊》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这首七绝有多出名,大家都知道,在国内火,在日韩等国也很火,甚至让寒山寺、枫桥等地也火了。当然,张继也是凭此诗一诗成名。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4)

我国著名学者俞陛云先生,曾说过一段颇有意思的话:

“诗非不佳,然唐人七绝佳作如林,独此诗流传日本,几妇稚皆习诵之。诗之传与不传,亦有幸有不幸耶”

这话其实有点儿替其它七绝抱不平了。唐代那么多经典七绝,偏偏这首红成这样,所以他认为诗的名气大小,还是要看点运气的。对于他这一说法,笔者认为他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这首七绝在外国走红,确实有偶然因素在里面,但还是略微地低估了它的魅力。唐代有名的七绝确实不少,但《枫桥夜泊》显然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意境之美,遣词之精准,在唐诗中是独一无二的。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5)

回到小学生提的这个问题,他认为这首诗有一处错误:霜是地面上的水气遇冷形成的,所以它是从地面升起的,只会出现在离地面很近的地方,怎么可能出现“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情形呢?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位小学生说的确实是没错的。有生活经验的朋友应该都是知道这一点,霜华在地不在天,满天都有的那不是霜,那多半是雾。所以在古诗词里,多数文人提到霜,都是写它们近地面的。比如王国维写的“满地霜华浓似雪”,李白的“疑是地上霜”,等等。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6)

那能否认为张继这就写错了呢?显然不是,事情上这正是张继的高明之处。有两个理由,可以解释这句诗:

首先,这是一种通感的写法。泊船在江面上,张继在茫茫夜色中首先感受到的应该是一股寒气,这是他的感觉。这让他感觉自己被层层霜气包围,然后它把这种感觉用视觉描写的方式呈现了。这种通感的写作方式是很常见的,用在这里,目的就是为了衬托诗人内心孤寂,以及环境的幽冷。

其次,它符合古诗词里“无理而妙”的概念。宋代著名评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中提出过:“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的概念,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故意写出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诗句。

枫桥夜泊小学生配图(小学生读枫桥夜泊)(7)

这并不是说写诗就能毫无章法,不管写得多不合理,多怪诞,都是高明的。“无理”的写法,可能写得让人无法接受,也可能写出妙境,一切就看诗人的具体运用方法。张继这首诗,将“无理而妙”用得十分地道。它对后3句意境的烘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用在整首诗里也毫不违和。这其实也正是很多朋友,这首诗背了很多年,却并有发现它其实写得不太合常理的原因。

综上,“月落乌啼霜满天”并没有写错,而且恰恰说明了张继的高明。不过,正是这位小学生的这个疑问,让我们对这句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质疑本身是有意义的。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