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首次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第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之上,是也是我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日记体小说。鲁迅先生应钱玄同教授之邀为《新青年》供稿,从而写下了这一片影响深远的短篇小说。
小说诞生的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萌芽之初,在倡导使用人人都能听明白、人人都能懂得白话文为通用文字的运动下,无数的有志之士、文化人士要向统治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发起挑战,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这些人要挑战的是几千岁的顽固老头,不仅触及顽固派的利益、更要连根拔掉这个根深蒂固的腐朽大树,光靠一群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因此这群清醒的人士需要无以计数的群众一起加入到斗争中,这何其艰难!因此需要一把尖锐的武器,直指人心,只有当大家内心被猛然刺痛、震动了一下大家才会反省,不痛不痒地叫唤估计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鲁迅这样的文学巨匠就一马当先做起了这样的事。更何况当时的环境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各国列强早已把硕大的国土糟蹋得不像样,更有垂涎欲滴的岛上国,在那样大环境之下,要对着广大大字不识的人士“讲道理”其难度与那上天揽月不相上下,纵使困难但是总需要人去做,在不断寻找方法的路上敢于去开拓。
狂人指的是谁?
文中并没有明确说这位狂人具体名何、住何?只知道他是一位患病,半疯半醒的疯子,这样一个疯子的日记想来是不正常,这个疯子是真的精神有问题吗?其实不然,屈原曾说“举世皆醉唯我独醒”,在那些醉了人的眼中那个醒着的人就是疯子,不是精神问题的疯子,那便要相对而言了。《狂人日记》中的这位疯子真实身份是一位地主阶级家的公子是也,他因为生了一场大病,好转之后回家发现了周围的人都在盘算着怎么吃他……
可是,在小编(不及格)看来,这位狂人应该另有所指,指代那些从封建礼教中突然清醒过来、有鲜明新时代思想的人士,这些人在寻找新思路、探索新道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干别人不敢干、不敢想的事的人士;因此在众人看来他们太狂,怎奈前途漫漫、任到重远,一下子要从原本沉寂的世界中醒来,一下子叫醒熟睡的人,就得像发疯了一样狠狠地给那些熟睡、半睡半醒、假睡…的人给予深刻影响,深深刺激他们的内心,才会若有效果,要不然那群人翻个身又忘了,继续睡下去了。
3、《狂人日记》揭露了吃人的礼教,它到底怎么吃人?
- 数千年来的上行下效,磨灭了人们的思考力
那赵家的狗为什么是赵家的呢?如果过分解读的话应该是指宋朝时期那些儒者,因为宋朝姓赵,是封建高峰时期,无数的礼教在那个时候诞生,一度延续到清朝灭亡。
赵贵翁哪来的仇,为何他也要吃狂人?因为狂人踢了一脚古久(古旧)先生的簿子,这些簿子正是赵家历来传下的条条框框,赵贵翁身处赵家后人当然与狂人势不两立了。
那些古旧落后的条例制度经过长年累月的上行下效,已经在人们群众心中形成了统一的规范,这个规范无论对错都被无知的人加以遵从,长辈向晚辈灌输、父母向孩子灌输、长层向下层灌输、教书先生向学生灌输……日积月累地种在了人们心中,无数人失去了思考能力,思想被礼教吃了,人随之也被它吃了。
- 数千年的剥削、压迫,磨灭了人们的斗争精神
狼子村的佃户来给狂人的哥哥报告村里的灾情,说大家把村里的一个恶(饿)人打死了,人们为了壮胆竟然将恶人的器官拿来煎了吃了,这群人已经愚昧到不可救药了,灾荒了没有找到饿肚子的真实原因,他们甘愿被地主剥削、压迫也宁愿相信吃了恶人的心肝自己也能成为恶人去欺负别人,成为地主阶级的打手、皮鞭,也不敢向地主阶级发起反抗斗争到底,争取得到自由,无数人已经失去了斗争精神了。
- 数千年来的教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薄
因为狂人是大家眼中的疯子,他一回家就被孤立起来,亲人之间没有了感情,人与人之间毫无同情心可言,大家麻木不仁,因为狂人的疯大家都是来看戏,看完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彼此之间感情淡薄。
类似于长兄如父这样的教条主义,从小就教育一些类似于“易子而食”、“食肉寝皮”,满口仁义道德,其实离不开吃人的核心。
因为狂人得罪过赵家,作为狂人的亲人并没有与狂人站队,而是与赵家这些人站了一队,伙同外人研究如何吃掉狂人,可想而知这是怎样的一个亲情关系,亲情尚且如此,陌生人之间就更别谈什么心系同胞、心系家国的问题了。
- 数千年的古旧思想,使得人们没有了血性、没有了情怀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无数人仍由那赵家狗狂叫,那狗就是条狗可偏偏就像狮子一样内心残忍、凶狠;他们就像那懦弱的兔子只能等着被狮子吃了,甘愿当那赵家狗眼中的兔子。
无数的人更是像可恨的狐狸,当兔子被吃或者将被吃的时候仍想着讨好狮子,讨要一块兔子肉!!
这些人缺少“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血性,没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胆魄与情怀。
总结,以上便是个人重读《狂人日记》的感想,毫无疑问鲁迅先生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那些古旧统治思想就是个“吃人”罪魁祸首,它虽然根深蒂固,但是芸芸众生之中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参与“吃人”,要唤醒那些狡猾的狐狸们,要激发那些怯弱的兔子们,他们是希望!因为鲁迅先生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