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规划新消息(恩平展翅大湾区)(1)

恩平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广邀八方来客共享发展红利、共创美好未来。郑君文 摄

广东恩平,“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乡。

一百多年前,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让中国人真正“飞起来”。一百多年后,恩平延续冯如的飞行强国梦,立足自身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锚定无人机产业“蓝海”,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8月10日,恩平在深圳举行“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故里无人机产业对接会暨2022恩平(深圳)投资推介会,以促进无人机等产业对接为重点,全面展示区域经济活力、创新动力、城市魅力、投资潜力,面向海内外发出投资兴业的“恩平之约”。

这是恩平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参与大湾区深度分工合作,落实江门“1 6 3”工作部署,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彰显了恩平只争朝夕、加快发展、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决心。

赤子之心贯苍穹,百年逐梦看今朝。冯如故里“牵手”世界无人机之都,正向全世界张开怀抱,广邀八方来客到恩平共享发展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航空飞行融入城市基因

1909年9月21日,秉着“航空救国”的志向,广东恩平人冯如驾驶他自行设计制造的“冯如一号”在奥克兰试飞成功,谱写了中国动力载人飞行史的第一页。

百余年来,冯如精神不仅照耀着中国航空史,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恩平人。除了冯如,“中国第一位女特技飞行员”张瑞芬、“空军一号”机长梁汉一、“空军英雄”黄泮扬、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等一大批航空英杰从恩平走出,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的恩平,“爱国爱乡、刻苦钻研、崇尚科学、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冯如精神根植于民心,冯如印记随处可见。冯如广场内,冯如雕像手托飞机模型,目光坚定遥望远方;在恩平航空名人塑像园,“冯如二号模型”矗立园内;牛江镇昌梅村是冯如的故里,建设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冯如故居,以及冯如文史馆;泉林黄金小镇的恩平PART飞行主题馆以“科幻太空、升华理想”为主题,提供航空文化与教育、航空模拟飞行与体验、航空科普与培训等服务内容。

冯如精神浸润着青少年的心灵。恩平先后建成了冯如纪念中学、冯如小学,打造冯如班等特色班级,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航空特色教育,开展相关的知识教育。此外,恩平在国家级航模比赛基地积极筹备青少年无人机赛事,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航空飞行已经成为恩平的城市基因,也是恩平对外的一张闪亮名片,为推动恩平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当下,恩平布局无人机产业,将冯如精神的传承再延伸再发展。“接下来,恩平将以开展无人机产业对接会暨恩平(深圳)投资推介会为契机,实施精准招商、产业招商、敲门招商、以商引商,拥抱全球有志者,共立潮头、再闯蓝天。”恩平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业基础厚植发展土壤

在位于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圣堂工业功能区的道氏新材料产业园,走进江门市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马达机器声轰鸣,一辆辆卡车载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驶出厂区大门。在未来,以这些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作为电极材料的数码电池,或将助力完善无人机产业链,扩大无人机企业的市场规模。

工业基础厚植无人机产业发展土壤。近年来,恩平瞄准工业“主战场”,实施“工业振兴”工程,聚焦增总量、调结构、提速度、优服务“四项工作”,依托恩平工业园、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设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园,着力构建恩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制造业产业体系。

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将为无人机产业提供配套服务。恩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可为无人机制造企业加工生产精密零部件;先进材料应用于前沿新材料生产、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生产等,可为无人机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例如采购机床、智能机械手、零部件等,企业不出园区就能实现。”恩平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无人机产业发展,恩平正建设“一园三基地四平台四空域”。其中,“一园”即无人机产业园,依托恩平工业园大槐集聚区,发展无人机生产、装配、维修等核心业务。“三基地”,指位于横陂镇的应用基地冯如通用机场、位于东成镇的科普基地泉林航空馆,以及位于沙湖镇的试飞基地,试飞基地拥有800米×40米的飞机跑道。“四平台”,包括无人机检测认证公共服务、通航机场综合安全监管、智能航空器安全应用示范、共性技术等多个平台。“四空域”,即泉林直升机场空域、恩城簕菜园航空飞行基地空域、大槐服务区空域、牛江长岗里空域。

真金白银力撑产业发展

发展无人机产业,恩平有优势更有诚意。

恩平市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落地恩平工业园的项目,可享受“零收费”优惠,“对在18个月内建成投产的项目进行贷款贴息,第一、二年按当年贷款产生利息的30%进行贴息。”

在支持科创企业上,恩平进行扶持政策“加码”,多层面、大力度给予科创企业支持。例如,对首次实现“小升规”的工业企业,累计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补;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奖励;对新设立或迁入恩平的企业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的,按认定后第一个经营年度对本市财政贡献的50%计算,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

在鼓励企业用地集约化方面,恩平也给予了政策支持。在用地上,恩平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同时,优化产权管理,工业用地上按规划要求建成并已确权登记的工业物业,在满足项目自身需要以及土地出让合同要求的情况下,可分割转让给产业链企业,满足产业链发展需要。

在房地产领域,企业员工子女入学和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此外,恩平加大对新市民、青年人在住房、生活、创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在本地就业、租房并缴纳社保的全日制硕士和本科、大专学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住房和生活补贴。

冯如故里湾区展翼,低空经济振翅启航。

如今的恩平,一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撰文:周柳妤 张婧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