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东坡先生当年也是雄姿英发满腹诗华的豪杰英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苏东坡诗词里的艺术特色?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苏东坡诗词里的艺术特色(漫谈东坡先生的词与诗)

苏东坡诗词里的艺术特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想东坡先生当年也是雄姿英发满腹诗华的豪杰英雄。

东坡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的一生,而且他也是当时文坛界的领袖人物,对后代以及历代文人墨客也有巨大的影响。东坡先生为后世留下了多篇的千古绝唱,使后世文人骚客无不感慨与赞叹。东坡先生同时也是古代排名第二位,地位仅次于诗仙李白先生的古代十大才子之一。可想而知他的才学是多么的出众,被称为千古词宗也是无可厚非的。苏轼是当时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擅长书法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先生并称“欧苏”,他这一生是世人少有的绝对传奇的一生。

那么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去品读和赏析一下东坡先生的词吧!东坡先生的千古词综之名可不只是说说的,他一生给后世留下了3000多篇传世佳作。其实小时候我们都是学着和吟诵东坡先生的诗词长大的,但我们当时只知道这首诗或者词是苏轼写的,但苏轼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生平我们都是不知的。我真正开始了解东坡先生是从他那篇千古佳作《赤壁赋》开始的,也是由于这篇文章使我充分的了解了先生的历史生平。当时看到这篇文章时就被文章中华丽的辞藻所折服,细细品读之后被这篇词富含的深刻寓意所打动。

《赤壁赋》全篇是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大家展现的,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纵一苇之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指,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是我最喜欢的几句了,每每到了一片舒适的环境,看到了水面波澜不惊的景象时,我就想到了东坡先生那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了。微风徐徐吹过,闭上双眼,此时此刻的世界只有我一人,那种感觉是那般的美好。心情随思绪而转变,而思绪随着那清风而放飞,飘向远方。历史沉浮,宇宙万象,何为真相。“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谁对谁错?谁输谁赢?何为真相已没那么重要了,历史见证了曾经的一代枭雄曹孟德的英雄事迹,一句“而今安在哉”点明了真相,那就是在时光的桎梏之中,眼前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不可把握。让我不禁感叹道,时间掩盖一切啊!同时领悟了珍惜所拥有的真谛。“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是啊!我们与天地万物相比是多么渺小的啊,如沧海中的一粟。与长江源源不绝的清流相比,我们这一生是何其的短暂。从字里行间中我读出了作者的感叹与无奈之情,也读出来他当时心中的苦楚与哀愁。词中客的几句话让作者心情由哀叹转为释然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作者看来,水月自有水月之道,人自有人之道,正所谓各有所道而行。这都是依天律而行,没有谁羡慕谁?天地万象,物各有主,非我所可用,一毫亦难取,故无需执着之。然而清风明月,则永远可作为自己精神之依托,用之不竭,这正是造物者真正的宝藏,任何人都可拥有。而我也会把握属于我的那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东坡先生这些对白定格了时空,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精神世界。

东坡先生的词除了表达对祖国山河之爱,对政治生活的哀叹外,还有追忆与祝愿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对原配亡妻王弗的哀悼之词,这两句词仅仅用了十三个字就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小时候我是听着王菲的水调歌头长大的,但当时不知那是一首词,更不知是谁写的,直到学了这首词算是当时对东坡先生的初步认识吧!“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词与孟德先生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诗,只要是人们对着夜间的明月把酒言欢时就能想到和吟唱的。

回忆东坡先生的诗,也数不胜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之景描绘的如此之妙,唯有此一人了罢。苏轼先生的“诗神”之称也是当之无愧的。

东坡先生的诗词是无价的,也是有如长江之水源源不绝的,数不完道不尽的。我就此落笔吧,我怕等我将他的诗词品评完了我也就白发苍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