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号停更两年,在我第三个本命年,我又回来了。回到写作,回到我的“心灵一角”,说说写写我的所思所想,把失眠时的时间利用起来,给情绪一个出口,应该也不错。

看到之前的文章停留在2019年的教师节,那时候我正在为重新上岗投简历、参加面试。两年了,闺女已经是幼儿园里的大姐姐了,我也早习惯了忙忙碌碌地上班,紧紧张张地下班做饭。有很多想法,有很多想表达的欲望,都以“累了”为借口扼杀在大脑里,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就埋下了了一觉醒来睡不着的根源。

现在说胡汉三又回来了什么意思(我又回来了不是胡汉三)(1)

真的不想写,一方面的确累,一方面实在不想写。上班就是在写,脖子硬肩膀痛,现在又添了手腕和大拇指疼,有时候一上午、一下午都在敲键盘,顾不上喝水顾不上上厕所。真的有点写够了的疲惫。

同时,我也不知道该写什么。

当年之所以开通公众号写文章,初心是想在带娃之余记录一下当妈的感受;如果能分享一下育儿经验帮助别人也不错;再如果在公众号爆发的时代,自己能靠写作赚钱,做到“既能在家带娃,也能赚钱养家”,岂不是两全其美?要知道,这是多少全职妈妈的渴望!

那时候为了能安心写一篇文章,多渴望孩子能按时按点睡觉,她一旦没有按照我的预想乖乖睡觉,我的睡觉气和怨气就会爆发,对娃吼上两句,等她含着眼泪睡着了,我却是一边懊悔一边敲字。晚上孩子一动,我就醒了。睡不着就构思要写的文章思路,越想越睡不着。凌晨五点就敲电脑或直接用手机打字,抓紧把好不容易想好的写出来。可就在我文思泉涌的时候,娃醒了……

现在说胡汉三又回来了什么意思(我又回来了不是胡汉三)(2)

靠着考研的劲头,我写了几篇文章,解答了一些网友的问题,在某平台写文章靠流量赚了几百块钱,但靠做公众号赚钱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忘了坚持了多久,总之后来就做不到勤快地更新了,时断时续,终于在娃上幼儿园的时候又写了一点。然后我一上班,写文章的事儿就又停滞了。

其实在围观了各种大V公号之后,我也真的越来越觉得自己写得文章太一般。除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经历能让朋友们驻足一下,大多文章是很难引人注目的,更别说流量和变现了。那时候想专心做育儿号,但比我专业懂行的大V太多了,孩子有点不舒服我也是各方咨询一番,靠老妈远程指点我才不手忙脚乱。简单靠回答别人几个问题,用道听途说的经验去做育儿号,我心虚的厉害。

当然没有毅力的我,也无法做到带娃之余坚持看书。有时候看了,也不知道看了些什么,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就像网上的段子:“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头脑空空,没有底气写文章让别人看,真的怕露怯。

上班这两年的时间,我在各种报告、总结、方案等等材料中,在领导的批评中磕磕绊绊地掌握了“官方”话语,但也自觉少了很多情感和灵气。工作材料不需要我真情流露,但我的情绪不能变成堰塞湖。

所以我又想起了我的公号,又想到了自己最擅长的写作。

我选择重新拾笔,还有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时不待我”。

第三个本命年,马上奔四的人,一事无成,也挺失败。自我感慨的同时,我也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我的家人正在老去,我们的故乡逐渐空壳,我们的方言面临消亡。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山东移民的后代,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要为我的家人、我的家族、我的村庄做些记录的想法,这种隐隐的使命感,可能一方面是源于我的专业让我太清楚“茫茫众生,历史尘埃”的无奈,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自己在百年之后在我们村的村史上只留下一个与身份证不符的名字。

现在说胡汉三又回来了什么意思(我又回来了不是胡汉三)(3)

说起村史,更让我感慨的是家谱中只记男不写女的传统。爷爷的父亲和母亲生养了七个子女,除了爷爷和他大哥,还有我的五个老姑(这是五里庄话,晚辈对爷爷的姐妹的称呼),那么有情有义又经历丰富的母亲、姑姑、大姨、老姑等却在那本书上不配拥有姓名。

我想写下她们的故事,我也想让我的孩子知道我们家、我们村,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百年间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现在说胡汉三又回来了什么意思(我又回来了不是胡汉三)(4)

任重而道远,我先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高中毕业那么多年,我仍然记得语文老师说有的女生写的作文就是“心灵小雨”,我默默地认定他说的就是我。我的心灵小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有真情实感。

而且在写这种“小雨”的时候,我还有个坏习惯,就是写前不打草稿,写完不想再改。曾经傻傻地以为这是“自信和实力”,在经历过大一时写的山西省博物院观后感手稿不翼而飞之后,我也长了点记性,以后写文字尽量保存原稿,一定精雕细琢。

至于以后写什么,可能还是以“小雨”为主吧,看时间、看经历,也看我的准备情况。更新时间,当然是不定期,但也尽量保持一定的频率。毕竟真正写我想写的,我下笔还是很快的。

现在说胡汉三又回来了什么意思(我又回来了不是胡汉三)(5)

写到这儿,好像应该写个结尾了。

36年前,我妈吃完月饼睡下,突感肚子不舒服,“然后姥爷就送姥姥去医院了?”闺女最近对我的小时候总是充满好奇,她让我给讲我的生日,我小时候的事儿,我刚说老妈身体不舒服,她就问这么一句,我告诉她,姥爷去请来一位村里的接生婆,是位接生过姥姥又接生我的老奶奶。

我们村里有两代、几百号人都是她接生的,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因为家里没秤,接生的老奶奶让我奶奶去接一个,大半夜的奶奶也没去,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从村里到县城,再到省城,再到北京,然后我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我要去美工区,给你做一个最漂亮最漂亮的生日礼物。”早上去幼儿园的路上闺女对我说,“好呀,我期待着”。

我同样期待的还有我的写作新起点,我的人生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