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节又要来临了,而每到春节正月十五这个时候,我们挨家挨户都会挂灯笼。灯笼经过历代高超艺人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逐渐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正月十五为何提灯笼(正月十五挂灯笼)(1)

​那你知道正月十五挂灯笼习俗最早是什么时候?它的起源你知道么?这个习俗在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红色代表喜庆,而灯笼多为圆的,有团圆的意思。所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曾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明成祖朱棣时还在华门外设灯市,北平如今尚有灯市口街道。

正月十五为何提灯笼(正月十五挂灯笼)(2)

​第二种说法和农民起义有关。当时唐末黄巢领军攻打浑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秘密入城打探时,一老人告诉了黄巢攻城的方法。黄巢很感动,为了感谢老人,他要老人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攻进城后不会动这个老人。老人出于好心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都买了红纸扎灯笼。

正月十五为何提灯笼(正月十五挂灯笼)(3)

​黄巢回到大营后,按老人所指的路入城,然后内外夹击,攻破了城门。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没有进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就去抓,只一宿就把贪官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救济穷人,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3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连续3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