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1)

农历十月廿八是妙湛老和尚圆寂26周年纪念日。

妙湛法师,出生于1910年11月,俗名褚永康,法名续林,号妙湛,辽宁丹东人。1939年于凤城双泉寺依进修老和尚出家,同年10月于北京拈花寺受具足戒,1940年到青岛湛山寺佛学院深造,1942年到扬州高旻寺亲近来果禅师,1957年住锡厦门南普陀寺,至1995年示寂,时年86岁,僧腊56夏。老法师一生任劳任怨,秉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心行于世间,力兴佛法,广度有情。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2)

01

爱国爱教 四众典范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3)

妙湛法师一生热爱国家、热爱社会,出家前曾担任过辽宁丹东市第一小学校长。当时,正值日寇侵华,许多爱国人士都被逮捕,妙湛法师也是其中的一个,备受种种折磨痛苦。每当妙湛法师给学僧们讲课,回忆当年的经历时,每每泣不成声,经常勉励学僧:“你们一定要爱国爱教,只有国家强大,才不受外国人的欺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的今天。……现在祖国富强了,我们才有这么好的条件修学,你们青年僧人不但要成为法门龙象,更要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像弘一大师等历代爱国高僧那样‘念佛不忘爱国’,所以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自己的祖国,也是一个合格僧人的基本条件。”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4)

02

绍隆佛种 续佛慧命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5)

“不知哪一块云有雨,你们想来求学,我不成就你们的学习,是我的罪过;如果有条件让你们学习,学习不好,那是你们自己的责任。”这是妙湛法师常说的话。自1981年复办佛教养正院起,老法师就孜孜不倦的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生命。1985年又复办闽南佛学院,不仅如此,老法师还积极为其它佛学院的发展、复办,新建者给予大力支持,诸如:1991年2月,致信武汉归元寺昌明法师,倡议复办武昌佛学院,为武昌佛学院的复办,燃起了火种。同年12月,亲笔写了“全国佛教徒都来支持中国佛学院”的倡议书;1995年5月,在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上提出:“佛教大国一定要有佛教大学”的倡议,为兴办中国佛教大学而呼吁。不仅如此,老法师还先后支持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佛学院、依兰女众佛学院、江西尼众佛学院、广东省陆丰尼众佛学院、重庆佛学院,福建省的有莆田广化寺的福建佛学院、涌泉寺佛学院、崇福寺女众佛学院等等,不知有多少学子受过老法师的恩惠。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6)

03

解行并进 定慧均等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7)

妙湛法师一生精研佛典,行解并进,严持戒律。他认为:佛学院禅堂相当于普通大学的实验室,学僧在课堂或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必须在禅堂里得到证实,例如学习《禅秘法要》由白骨观、不净观、佛像观、数息观等观法,需要在禅堂一一予以体验和证实。教师除了在课堂里讲理论外,更需要在禅堂里指导学僧实践。于1993年春南普陀禅堂落成,并聘请南先生举行为期7天的禅学讲座,参加禅修的有来自加拿大、美国、菲律宾、台湾、香港等海内外的佛教四众弟子共一千多人。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8)

04

慈悲济世 利乐众生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9)

妙湛法师经常亲自慰问厦门的社会福利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等,并时常告诫大家“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人,作为我们佛教徒应多做一些社会慈善福利事业。”至1994年12月14日,大陆第一所佛教慈善机构——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成立了,此会成立后,便开展了一系列的扶贫赈灾、助学济困、义诊施药等慈善活动。老法师经常亲自到一些贫困地区去扶贫赈灾,凡是有人向他化缘或求助,都会满足别人,从不拒绝。他平常省吃省用,生活朴素,从不浪费。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到了八十多高龄,出门从不带侍者。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带侍者?”他说:“我自己能走,带侍者要花钱。我把这个钱省下来,给那些需要钱的人,那不是更好吗?”。

直到生命陷入病危之时,他依然没有因病苦的降临而放弃利生之心,在生死关头,还是置自身病苦于不顾,念念牵挂着受苦受难的天下众生。他以颤抖的手写出了“勿忘世上苦人多”的最后心声。

纪念禅宗大德本焕老和尚(妙湛老和尚圆寂二十六周年纪念日)(10)

值此妙湛老和尚圆寂纪念日,我们怀着无限的感恩心,缅怀老法师。作为闽院的一名学子,虽未曾见过他老人家,但在老法师所建的道场中学习生活,听着老法师的事迹,亦时刻提醒自己应积极地实践和发扬老法师的大菩提心,做一位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真佛子。 

来源 丨 南普陀寺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