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1)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得不说,李渊这位唐朝的开国皇帝实在太憋屈,在儿子们的怂恿下,起兵反叛朝廷,最终天下一统。可谁曾想皇帝的位置还没坐热,就被儿子封为了太上皇。

由演员许凯、李一桐、檀健次、吴佳怡、洪尧、何奉天、李泽锋、王一哲、马跃、苗圃联合参演的电视剧《骊歌行》当下正在热播中,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会发现李渊这位太上皇,正在有意挑唆太子与其他几位兄弟的关系。这位皇爷爷究竟想对太子这位皇孙做什么?

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2)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渊这位太上皇坐得实在太憋屈。

在民间的评书演义中,李渊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皆是受到了他儿子们的怂恿。虽说他有篡位的贼心,却真的没有谋反的胆量。若不是手下将领设计,他根本不会起兵反叛。据说,李渊当年在太原留守期间,手下裴寂趁他喝醉酒的时候,安排了几位宫女侍奉其左右。而这些宫女,是隋炀帝行宫中的宫女。如果消息传到隋炀帝的耳中,那就是杀头的罪名。于是,李渊不得已才起兵反叛。

可以说,李渊与后来的赵匡胤很像。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反叛了朝廷。只不过李渊与赵匡胤相比,缺少了一些领导者的魄力。他之所以能够夺得天下,皆是因为他有三位优秀的儿子。

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3)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待历史我们千万不要以成败论英雄。

我们都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才获得的皇位。但这并不代表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就是酒囊饭袋。如果真的如此李世民根本不需要发动兵变。其实,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势力,与李世民的实力不相上下。甚至前者两人联手,李世民还处于劣势。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将李渊夺得天下的功劳归于李世民。李世民出于自保,不得已才发动兵变的。但我们要知道历史往往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李世民的能力,远不及李建成,那么他真的就是一位贪图权威的逆臣。他只有夸大自己东征西讨的功绩,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一番修饰。当然,民众之所以能够接受这一点,皆是因为李世民确实是一位明君。

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4)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李世民需要修饰自己?

我们都知道,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黄袍加身之后,夺取了天下。身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很怕自己的下属,有一天会仿效自己。于是,采用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消除了隐患。而李世民之所以要修饰自己,皆是因为他也害怕后人仿效自己。“天下有能者居之”这句话说说可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证明自己,但他们并不希望天下人都这样想。

在电视剧《骊歌行》中,我们会发现李渊这位太上皇,似乎一直在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教训,甚至准备将李世民的成功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孙子李承乾。而这位皇爷爷的教导,确实也影响到了这位皇孙。

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5)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亲李世民的所作所为,对太子李承乾的影响真的很大。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了皇权,而太子李承乾在自己地位不保时,更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来获得皇权。这其实也是“子承父业”的表现形式,更是深得了李世民的真传。在众多关于李承乾的影视作品中,关于李承乾的谋反说法有很多。而在《骊歌行》中,李承乾的谋反似乎与深居在大安宫的太上皇李渊有着关联。

正是这位皇爷爷,无时无刻不在皇孙李承乾的面前,挑唆他与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更暗示李承乾可以像他父亲那样,通过兵变的方式来自保。不得不说,这位太上皇虽然总结出了自己失败的教训,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自己在做皇帝的时候,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儿子之间的矛盾。李渊这样做,无非是在复制自己失败的人生。

贞观长歌李世民为废太子求情(李渊虽总结了李世民成功的经验)(6)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骊歌行》最新一集的剧情中,我们会发现李渊提到了盛骁靖,这个名字确实很像程咬金。不过在我看来,这位盛骁靖很有可能代表了唐太宗手下的两员大将,一是程咬金,二则是尉迟敬德,而参与玄武门兵变的正是尉迟敬德,更是他带着兵器入宫劫持了李渊。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李渊这位唐朝的开国皇帝?欢迎诸位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