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香港回归25周年话题霸榜各大平台。

25年前,英国和世界媒体都在鼓吹香港将彻底没落,但中国用事实告诉世界,就算美国走下坡路,香港依然坚挺。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1)

回归前夜

1982年9月22日早晨,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从东京飞往北京,她要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一起商量关于香港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认为,只要她把谈判立场建立在“英国至少对一部分香港领土拥有主权”的基础上,即便新中国不承认清政府的《南京条约》,她也能以此为根本,让出这本分主权,换取对香港的治权。

想到这里,撒切尔夫人的心情愉悦起来,没多久就在北京见到了邓小平。

这不是两人第一次见面,因此双方寒暄热情而亲切。

然而往谈判桌上一坐,撒切尔夫人就知道一切已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表示,香港主权不容讨论,香港问题可以谈,但主权不能谈。

如果不能在一两年内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中国政府将会单方面宣布自己的解决方法。

而且如果现在不解决,我们也将重新考虑收回香港主权的日期。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2)

撒切尔夫人本以为,中国会因为害怕大量资金外流导致香港崩溃而选择让步,但邓小平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容讨论,并且强调新中国不承认此前任何一项不平等条约。

眼看自己的打算无法得逞,撒切尔夫人开始用另一种方法,谋取对香港的治理权。

她提出在香港主权回归后,可以接受中国政府的委托管理香港,确保香港的“稳定”。

然而这种方式,虽然表面上香港回归了,事实上依然是一个“独立”的香港。

对于这一问题,邓小平表示一定要解决:“我不解决这个问题,我就是李鸿章,谁不解决这个问题,都是李鸿章。”

正是由于邓小平的执著和强硬,中国在和英国经过22轮艰苦谈判后,终于达成了最终协议,两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完成对香港的交接。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3)

当两国政府达成协议之后,似乎一切都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交接。

但不知道是出于失利后的报复,还是心有不甘,在香港交接的前夜,英国方面再次给中国出了难题。

英国方面坚持认为,他们必须在7月1日0点降下英国国旗,意味着英国在香港的圆满结束。

对此他们声称,当年中英两国在协议上只说了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并没有规定到分秒。

英国的态度让负责与英国谈判的安文斌十分恼火,英国已经侵占中国香港一百五十多年,在最后竟然还要做这种小人行径。

如果中国不能在7月1日凌晨准时奏响中国国歌,就相当于香港多被殖民一天,这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忍受的。

为了拿回属于我们的尊严,安文斌带着交接仪式的筹备小组,和英国方面展开了十几次谈判。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4)

据理力争的两秒钟

香港回归必须在1997年7月1日0点0分奏响国歌,但对于中国这一合乎情理的要求,英国却各种刁难。

但他们可能忘记了,如今的英国已经不是日不落帝国,如今的中国也不是清政府。

香港回归的降旗和升旗仪式,代表着殖民香港的结束和新香港的诞生,所以必须分秒不差。

英国必须要在1997年6月30日23时58分降旗完毕,中国才能确保在7月1日0点0分准时奏响国歌,因为中间必须给军乐团指挥的指挥棒留出抬起落下的两秒钟。

英国方面对在7月1日0点0分降下国旗的要求,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作为一个殖民者,在离去的时候还表现出如此的小肚鸡肠,着实不是大国风范。

为此安文斌多次与英国方面交涉,但英国始终不愿松口,一直拿协议中的时间空白做挡箭牌。

对此安文斌终于难抑心头怒火,他斩钉截铁地表示:“香港被英国殖民者掠夺占有一百五十多年,中国人强忍心头的痛。如今香港终于要回归了,我们只要求这两秒钟,你们却如此无理的拒绝。这种行为不只是中国人无法容忍,世界人民同样不能容忍。”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5)

英国人在听完这番话后,微微有些动容,但他们依然不想放弃。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安文斌突然提出要召开发布会。

既然我们双方无法说服对方,那就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全世界,让世界人民一起来评判,是英国在这里的坚持合理,还是中国的要求更加得人心。

在安文斌提出这一要求后,英国方面进行了紧急的商讨,显然他们也明白,自己的坚持无非是想找回面子,根本不占任何情理。

如果这件事闹到举世皆知,那么所有人都会笑话英国小肚鸡肠,到时候损害的还是大英帝国的名声。

想到这里,英国方面再也无法坚持,只能答应让出这关键的两秒钟。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6)

虽然关键的两秒钟已经解决,但问题并没有结束,因为在最关键的交接现场,英国又搞出了幺蛾子。

当时英国查尔斯王子在现场做最后的致辞,原本计算得很好的时间,查尔斯王子却足足推迟了23秒。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时间失误,必须在后面的环节加以补救。

于是安文斌一方面催促英国在其他环节加快速度的同时,一边给我方升旗小组下达命令:“就算是国歌出现重叠,我们也要准时升起国旗。”

原本按照这种节奏,情况还可以掌控,没想到英国方面一加速,又加过了头,留出了12秒的空白时间。或许在其它场合留的时间多,准备的时间就多。

但在升旗仪式上,升旗手都是在按照英国国旗降下后的两秒为节奏练习,如今突然多出时间,他们还能按时完成仪式吗?此时作为升旗手的朱涛,脑子里已经一片空白。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7)

香港回归

在香港回归的交接过程中,英国方面不但故意刁难,还在仪式上捅出巨大漏洞,让整个仪式出现了12秒的空白。

此时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场仪式中,如果我们无法得体应对,将成为整个世界的笑话。

朱涛始终记得练习流程,当英国国旗落下后的两秒,国歌会按时响起,他们的升旗仪式也将正式开始。

然而当英国国旗降落的时候,距离6月30日23分58秒还有12秒钟。

朱涛心里默默地数着秒数,然而两秒过去,四秒过去,军乐始终没有奏响国歌。

朱涛此时大脑一片空白,难道自己突然失聪了?又或者军乐团那边出现了什么故障?

朱涛十分紧张,要知道此时全世界华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如果他在这种场合出现失误,那么损害的就是国家的形象。

他想要向四周的人求助,或者移动下目光看看有没有其它指示,但他知道他不能这样做,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代表了祖国。

朱涛的手开始有些发抖,手心里也在出汗,但他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持清醒,然后静静地等待。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8)

终于,漫长的12秒过去,军乐指挥棒落下,国歌声响起。朱涛心里一震,他下意识的拉动旗绳,按照平时的训练节奏开始升旗。

一切只是下意识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这是数百次训练形成的反应。

此时场下的安文斌看着缓缓升起的国旗,已经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口中喃喃道:“香港,终于回来了!”

会场上所有人早已起立,会场外香港警司也接到信号,在他一声“换帽徽”的命令后,所有香港警察纷纷将印有英国女皇王冠的警徽摘下,换上了标有紫金花图案和“香港警察”字样的新警徽。

此时,所有香港人都已经热泪盈眶,激动地和周围的人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回家了,他们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这场升旗仪式,可以说是充满了曲折,也格外的惊心动魄。但正是这种磨砺,让人们更加印象深刻。

如今香港回归已经25年,25年可以成长起一代人,也可以磨灭很多事情,但香港回归的这一天,将永远记载到中国的历史之上。

1997香港回归报纸报道(1997年香港回归当晚)(9)

升旗仪式上的那位升旗手,在升旗结束后第一时间看了回放,此时他才如释重负,因为他知道自己圆满地完成了祖国交给他的任务。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他受知乎邀请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他写道:“1997年,我升起五星红旗,迎接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后,我再次有幸升起国旗,见证澳门回归祖国。未来,我多想再一次把五星红旗亲手升起,升起在我们的宝岛台湾。”

是的,香港和澳门都在饱经风雨后回到祖国怀抱,而台湾还在海外游荡。我想所有人都会在心里送上这样一份支持:“你好好准备,不久后的台湾升旗,还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