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
下半年最早寒潮预警!
(2010年启用预警发布机制以来)
相信不少人已经感受前两天的那场大风,据@成都气象:今明两天成都将启动“降雨 北风”模式。5日白天到晚上阴转小雨到中雨,西部山区个别地方大雨,偏北风3~5级,气温15~20℃。
成都气象官方微博2022年10月4日发布的成都各区(市)县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6日白天到晚上阴天有小雨,西部局部地方中雨,东部偏北风3~5级,气温14~18℃;
7日白天到晚上阴天间多云,夜间有分散小雨,气温13~20℃。
降温后,警惕这10种病
成都已妥妥地加入“降温”群聊模式。小编建议大家着装以秋装为主,可选择风衣、帽衫、牛仔裤等单品。寒潮来袭,小心这10种疾病找上门。
1、中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郭怡菁介绍说,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应对:出现征兆高度警惕
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2、冠心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介绍到,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应对: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3、青光眼
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戚晓虹说,气温变化与青光眼发作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当突袭的冷空气导致气温骤降24小时内,很容易诱发青光眼发生。
应对:不要在暗处久留
发生青光眼要紧急救治。有青光眼病史的人,不要大量饮浓茶或咖啡,以防眼压升高;也不要在黑暗处久留,防止瞳孔扩大,引起眼压升高。
4、鼻炎
秋冬季,很多人又开始犯了鼻炎,喷嚏、鼻涕不断,眼睛、鼻子出现过敏症状。
应对:试试冷水洗脸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中医师熊明炤表示,气候寒冷干燥,鼻炎高发,建议坚持冷水洗脸,增强御寒能力,老人可选择较凉的温水。
5、肺炎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张蔷介绍说,天气转冷,老年人抵抗力低,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减弱,一场小小的感冒就能引发肺炎。老年人患上肺炎后,还容易让其他疾病加重,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肺炎还容易引发脑梗死、脑供血不足等脑血管疾病。
应对:防感冒,早就医
首先要预防感冒。其次,感冒发生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建议在药店随便买抗生素吃。再者,感冒患者最好不要与家人亲密接触,避免发生一个家庭“抱团”感冒。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人来说,一旦患上肺炎必须马上送往医院。
6、哮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朱晓莉介绍到,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应对:重视4个部位保暖
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7、胃肠病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陆枫林表示,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应对:多喝热水,少吃冷食
本身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8、关节炎
天气寒冷时,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容易复发加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温建民表示,风大、寒气大、湿气大侵犯人体时,会引起“寒之凝固”,引起机体功能的降低、血液循环的降低,而血液循环降低可以引起关节滑膜滑液的代谢、关节液的代谢产生一些障碍,体内的酸性物质排泄不出来时,就会引起疼痛。
应对:用盐热敷关节
在佩戴手套围巾、增加护膝护肩的情况下,还可以用热敷来缓解关节冷痛。将食用盐200~300克用铁锅炒热,放入缝制好的沙袋中,在局部关节或是肌肉处热敷。
9、糖尿病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杨川说,寒潮来袭,特别容易造成糖尿病人复发和加重,而且天冷时易烫伤冻伤,糖尿病人更要小心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应对:防外伤、烫伤、冻伤
要保持足部的卫生,每天认真用温水洗脚,洗脚之前用手试水温,切记不要烫伤。不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洗过尽量擦干并吸干趾缝中的水,足跟涂油保护防裂。每天检查双脚,有无肿胀、破损,注意皮肤的颜色、温度等。要预防外伤、烫伤、冻伤。穿着合适的鞋子。
10、骨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宸介绍到,气温低,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会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应对:锻炼前做好热身
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出行,出行时最好有人陪伴或使用辅助拐棍等,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鞋。在室外锻炼时,要尽量避开有水、结冰的路面,室内运动也要充分进行准备活动,伸展肢体,进行“预热”。
收下养生小贴士,开心过完剩余假期
当下季节是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其实也是养护血管的最好时机。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以下6点建议,请收好:
一、戒烟
吸烟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导致血液含氧量减少、增加血液粘稠度,形成血栓、明显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及癌症发病率……
如果您吸烟,请戒烟,包括二手烟,这是您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戒烟较困难,可向医生咨询戒烟方法,包括通过药物来帮助戒烟。
二、调整饮食、调整作息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常见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因此,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饮食有节,避免“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多进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减少甚至避免酒精摄入。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的控制。
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少熬夜,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多运动
中等强度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改善组织血供,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助于培养乐观的情绪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肥胖者应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同时避免久站久坐,必要时可穿医用弹力袜,预防或控制下肢静脉性疾病。
四、控制危险因素,规范用药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生活方式的保养外,遵医嘱规范用药十分重要,甚至需要终身服用药物,定期门诊随访。
五、糖尿病足患者,温水洗脚
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生活方式的保养外,遵医嘱规范用药十分重要,甚至需要终身服用药物,定期门诊随访。
六、定期体检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适用于所有的疾病。
来源:综自成都气象、健康时报、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转自:健康成都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