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分菜赏给宝黛凤兰,岂止是宠谁爱谁这么简单,老太太的深意看懂的人不多

贾府家大业大,讲究规矩也多。平时贾母吃饭是不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的,贾赦、贾政都要端来几个菜孝敬贾母,贾母高兴了,或有需要了,还会把自己的饭菜分赏给儿孙辈。

第七十五回,便有一段贾母分赏饭菜的细节:

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又指:“这一碗笋和这一盘子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

“源易缘”认为,此细节绝非泛泛描写,单纯细读此段,不难看出贾母的细致、用心。再上下文融会贯通,更能品味出贾母心系家族命运的忧心与苦心,这层深意看懂的人不多。

贾母为什么反对宝黛的婚事(贾母分菜给宝黛凤兰)(1)

先来看表层意思,贾母的细心周到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抄检大观园后,凤姐因忧劳所伤,下红之症复发,头晕虚弱,贾母把红稻米粥给凤姐吃是再合适不过的。

不要小看这红稻米,它可是极为珍贵的米,学名“御田胭脂米”,补气养血,平调五脏,有“世界第一补”“长寿圣米”的美誉。

“源易缘”查资料发现,“胭脂米”这一美称,原来是康熙所赐。康熙爷巡游发现红稻米与众不同,即带回宫中赏赐给妃子们食用。

其中一位生于南方的妃子,因不适应北方气候,整日面色恹恹,吃了一段时间后,竟然脸色红润,不施脂粉也如胭脂着面。由此康熙御赐“胭脂米”。

后来康熙在丰泽园亲种该米,又被称为“御田胭脂米”。书中第二十三回庄头乌进孝进租年货的单子上便有“御田胭脂米二石”。

贾母为什么反对宝黛的婚事(贾母分菜给宝黛凤兰)(2)

第二,笋是贾政孝敬贾母的鸡髓笋,这笋产自浙江天目山,多在苏州出售,黛玉长在苏州,自然爱吃这笋。风腌果子狸是一种高档菜,稀有难得,且肉质鲜美有水果的清香。

贾母最宠爱的孙辈便是宝玉和黛玉,把喜欢吃的、鲜美罕见的送给二人自然是其真情的流露。特别是贾母赏菜单单把宝黛放在一起,毋庸置疑是又一次亮明对宝黛姻缘的支持,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贾兰还小,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肉类富含蛋白质,对成长极其重要,送贾兰一碗肉正是希望他茁壮成长,其次还有对李纨孤儿寡母的关心。

此次赏菜发生在甄家被抄、贾府入不敷出、危机四伏之际,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贾府面临的是什么?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重重,正如探春所言,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贾母为什么反对宝黛的婚事(贾母分菜给宝黛凤兰)(3)

此情此形,贾母不仅深知,更明白内部团结才能不致于一败涂地的道理。书中探春明着阐述了此理,贾母则是暗里表达了此深意,融会上下文便可知两点。

一、把菜分别赏给凤姐、宝玉、黛玉和贾兰,表明贾母心系贾府的现在和未来。

凤姐是贾府的大管家,王夫人离不开凤姐的实力相助,已经走入困难境地的贾府更离不开凤姐的支撑和周旋。贾母让各房省了孝敬她的饭菜便是信号之一,既然开不了源,必须得节流,这个节流还得用凤姐的心机和手段。

探春再能干,毕竟是早晚要出嫁的姑娘,只能顶得了一时。

贾母不仅是宝黛姻缘的支持者,还是经营者,自然把二人视为贾府未来的当家人。贾兰辈份最小,是贾家未来希望的寄托。

贾母为什么反对宝黛的婚事(贾母分菜给宝黛凤兰)(4)

贾母不仅忧心着贾府的现在,更思虑着贾府的未来。

第二,贾母赏菜更暗示着,她希望一大家子人团结和睦、共度难关。

赏菜之前,先将贾赦孝敬的两道菜着人送回去,一则要省了这些不必要的浪费,二则退回暗地里也是对邢夫人挑拨事端的不满。给凤姐赏菜又是对她受邢夫人气的安慰。一个指责,一个慰抚,目的只为一个团结和睦。

把贾政孝敬她的鸡髓笋赏给宝黛二人,也是暗示王夫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家人不分你我,不要再排斥黛玉了。

贾母接下来的举动更明显,她让尤氏、鸳鸯、琥珀,还有尤氏的丫头银蝶一起坐下来吃,还笑着说:“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一个心怀儿孙、情系家族的老祖宗形象跃然纸上。

此时,还有谁不解贾府老祖宗的深意呢?这不是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老太太,吃喝玩乐间处处有她的大格局、大远见、大思虑!

就此话题,你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

参与书目:《脂砚斋评石头记》《红楼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