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的专栏!

我们今天正式进入“家居企业数据化转型”第一季的内容,这一季的主要内容是带着大家认识大数据,本节课也是第一季的第一期,标题是“一切皆可量化”。

大数据方向推荐(大数据一切皆可量化)(1)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化?量化就是用数字来衡量的意思。

比方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没钱,我们可以用资产来衡量,张三资产500万,李四资产800万,这个数字就可以看做是对资产的量化。

再比如一个人长的好不好看,现在市面上就有一些娱乐性的小程序,你用手机拍一张照,系统就给你的颜值打分,它上面还会标注出,鼻子得了多少分、眼睛得了多少分、嘴巴得了多少分,这些就可以看作是对一个人颜值的量化。虽然我个人认为颜值这个东西带有很多主观性,但是大众审美的总方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个例子也反映出了我们现在科技水平对量化事物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衡量

历史学家黄仁宇就说过一句话: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现代化的社会,他能够将整个的社会以数目字管理。资本主义最具代表的是什么?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啊,也就是说,如果从数据的角度来观察现代社会,那么量化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现代社会能够稳定发展的前提。

大数据方向推荐(大数据一切皆可量化)(2)

你可能会有疑惑,大数据的概念不是近些年才提出的吗?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大数据很重要的两个步骤,一个是量化、一个是记录,得益于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让量化的维度变得更丰富,也让记录的成本变得更低,这 也是目前大数据概念能够大火的原因。

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重点还不是关于技术的,我们今天主要要来了解“量化一切事物”这种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社会能够发展繁荣的原因。这里的一切事物,甚至还包含文学作品里面那些不能估值的因素,比如亲情、爱情、生命和自由,它们在大数据时代都能够被量化。

你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我们来举一个历史上的著名例子,那就是福特汽车的平托车案件。

大数据方向推荐(大数据一切皆可量化)(3)

1971年福特汽车推出了一款新车型,叫“平托车”,这个车小巧,耗油量也低,卖的特别便宜,只卖2000美元一辆。它是为了对抗当时德国车和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一次绝地反击。

这款车投放市场反应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的油箱设计和其他车有一点不一样。其他车油箱都是放在后轴承的上面,而平托车是放在下面的,这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问题就是这款车存在一个安全隐患,一旦后车追尾,就容易引发油箱的爆裂,甚至是爆炸。

1972年的某天,高速公路上,一名叫理查德·格林萧的13岁孩子,乘坐邻居驾驶的一辆平托车回家,正常行驶的汽车突然减速停止,然后被后车追尾。被撞后油箱爆炸,驾车的女司机当场死亡,这名孩子严重烧伤面积达90%,并且不幸地失去了鼻子、左耳和大部分左手。自这次事故之后的6年里,他先后接受了60多次手术治疗以修补被毁坏的脸部和其他损伤。

在事件之后,原告律师向福特汽车公司提起了诉讼。他们指出该次事故是由于汽车的设计错误所致。然后还在法庭公布了一系列设计错误的证据,这一点在法庭质证的过程中基本没有人质疑。

紧接着,原告方又提供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在第一批平托车投放市场之前,福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曾经明确地提出过要在油箱内安装防震的保护装置,每辆车因此需要增加11美元的成本。但福特公司经过计算后做出的决定是不安装附加保护装置,至少在两年之内不这么做。

为什么?他们是这样算帐的:如果要生产1,100万辆家用轿车和150万辆卡车,那么增加附加保护装置导致的成本是1亿3750万美元。而假设按照当时的概率计算,有180辆平托车车主因事故而导致死亡,另外180位被烧伤,2100辆汽车被烧毁。依据当时的法律情况,福特公司可能总共会赔偿5000万美元。两种方案一对比,福特公司决定采取了省钱的方法。这样一组证据显然激怒了陪审团,也导致福特汽车公司最终承受了1.2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福特公司是如何给每个死者和伤者定价的呢?他们的标准是每个死者20万美元,这20万美元摊开来看里面还分的非常细,比如说其中有一项是这样的,支付死者被烧死时承受的痛苦1万美金。在美国那种基督教国家,自杀都不允许,这种行为肯定是会引起民愤的。站在我们现在的道德立场上,都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不合理。

大数据方向推荐(大数据一切皆可量化)(4)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站在福特公司的立场上想一想,他们做出这样的决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那就是安全这件事情其实是没有尽头的,人类无法生产出一辆绝对不出现意外的车,如果有人投资生产汽车的话,那么应该投入多少钱来保护一个人的安全呢?10亿美金够不够?100亿美金够不够?如果有人站出来说人命是无价的,那整个汽车产业就崩溃了。因此,如果我们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给人命定一个价,以便于企业家们根据这个数据来做理性的决策。

不只是企业,哪怕是政府做决策,有时候也需要给人命定个价。比如现在有一笔预算,就这么多,政府可以选择见投入癌症医疗研究,也可以投入防洪措施建设,两边都是保护人的安全,那么到底该投入哪一边呢?这时候只有给人命定个价,政府才能进行比较,投入防洪建设能救200个人,投入医疗能救600个人,这才知道这笔钱该怎么投。

因此,如果不能把事物进行量化,不光是企业,连政府和国家的运行都会出错。当很多人吵着说人命无价、生命无价的时候,他就没有从社会运行的基础来考虑问题。

大数据方向推荐(大数据一切皆可量化)(5)

例子扯得有点远,不过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到,这种量化一切的思维,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它早在人们能做理性决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诞生,并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发扬壮大。只不过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有很多信息无法被记录下来,但是互联网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新技术出现,就真正的让量化一切成为了可能,大数据也就由此诞生了。其实现在流传的很多新思维,都有历史的影子,这一块我们以后还会提到很多。

再回到企业层面,我们看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它们通过新技术做到了怎样的量化呢?比如淘宝就是量化了我们购物的行为、美团量化了我们需要的服务、微信量化了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博则量化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观点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数据,与其说他们在运营用户,倒不如说他们是在运营数据。而且很多现在互联网公司通过合作,还能让数据融合产生更多数据。

对于我们传统企业而言,我们能向互联网公司学习些什么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我们企业在业务流程中、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服务环节中等诸多方面,那些还没有被量化的数据。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主要通过福特汽车的例子,认识到了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社会乃至现代政府的运行,都有一个基础,就是让一切皆可量化 。

好了,这是我们第一季微课的第一课,欢迎你的互动和分享,也感谢你的阅读,我们明天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