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演化出来的“理性思维”让人们可以快速地“概念化”去理解很多事物,搭建自己的认知模型。

比如我们只说一个字“书”,就知道它大可能是用纸做成的一页一页的上面有字的长方体的物品。

“图书馆”这个词放在面前,我们通过字面理解就会知道是里面会有很多书的一个建筑物。

通过思维的“概念化”,我们会迅速的理解、推断出事物的大体概念,类似于“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也就是能将就用不用,去深究也能行事。

我们提到“图书馆”就会大体知道是个场所,里面有很多书,至于中国有多少个图书馆、都有什么陈设、什么历史这些基本不会去主动了解。

理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好还是坏)(1)

书 图书馆

用“思维”行事,等同于找到一种理解世界的快捷方式。

而这个工具这么好用,人们就会更趋向于使用它。

再比如,我们教孩子,会直接指着外面说:“这是一棵树、那是一根草... ...”而全然不会去观察他们的存在本身是什么样子。

所以当孩子们问:“为什么树和草都是绿色的?为什么树那么高?而草那么矮?”

通常我们会一怔,因为完全没去考虑过、观察过、了解过。

因为我们习惯了用“思维”用“概念化”去了解这个世界、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但却少有好奇心去觉知事物本身就是个奇迹。

理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好还是坏)(2)

快捷方式

在思维模式中,我们可以快速的了解、操作,但不易精通,而觉知会让我们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事物本质。

所以,我们高等动物的“思维”是一把双刃剑,能让我们更快但也更浅地行事,如果想要达到精通、成为专家则需要我们关闭快捷方式,而去用心体会、开启好奇心去全然觉知。

稻盛和夫曾经抱着瓷器睡,甚至想要用手去感受熔炉里的产品,就是为了感受产品的“需求”、产品的“呼唤”,终于,在他的精心研究、全然觉知的情况下“奇迹般”的以一己之力开发出了当时只有世界顶尖公司科研团队才能研究出来的世界顶尖瓷器产品,从而救活了企业。

理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好还是坏)(3)

抱着瓷器(抱歉只能找到这个图片o(╥﹏╥)o)

嫉妒缩小化的世界

在现代社会中,环境极度的缩小,连地球都变成了地球村,我们的认知也被浓缩成名词、概念、系统中。

绝大多数的人能了解身边环境、事物的运转模式,能在其中很好的生活,可想要成为卓越者还需要你去更深层次的了解、体会、觉知、觉察事物的本质、底层逻辑。

你觉得呢?

晚生后学以学愈愚

5 年持续输出写作;

10 年的外贸人;

30 岁的双胎妈妈;

坚持不懈输出倒逼输入地上进女子

理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到底是好还是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