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英军此时在埃及采取积极防御策略。6月25日,法国被德军击败,原先在黎波里塔利亚与突尼斯的法军对峙的意大利第5集团军便被派到昔兰尼加,意第10军团实力得到加强,兵力达到了24万人。墨索里尼要求第10军团在8月8日对埃及发起攻击,但是意军由于后勤以及人员素质问题,战力很不理想,直到9月8日,迫于上级压力,意军开始进攻埃及。英军韦维尔将军一边命令防卫部队骚扰敌军,一边率军撤往迈尔萨–马特鲁(英军主力驻扎在这里,英第7装甲师驻扎在侧面)。

9月16日,意军抵达位于迈尔萨–马特鲁以西约80英里的马克提拉,意军再次出现后勤问题,只能停止前进。尽管墨索里尼一再要求部队继续前进,可是格拉齐亚尼元帅却不予理睬。他在西迪巴拉尼修筑工事,加强前线阵地,后方部队分散扎营。针对意军的这种情况,英军制定了“罗盘行动”,预计用4~5天时间各个击破意军工事。12月9日,意军前方10个师遭到英军约3.6万人的攻击并出现溃退,1941年1月,英军攻占巴迪亚和图卜鲁格,意军退抵比达夫门,英第7装甲师横穿沙漠予以拦截,意军投降。在不到10周的时间里,英军势如破竹打到了阿格海拉,彻底歼灭意大利第10军团,俘虏了13万多人。

阿富汗塔里班战事(昔兰尼加争夺战)(1)

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

1941年2月12日,埃尔温·隆美尔来到黎波里城,并担任非洲军团总司令。他视察完前线后,要求在城东锡尔特构筑一道防线。月末,德军第5轻装甲师的坦克团从黎波里登陆,为了给英军造成困惑,同时也为了鼓舞意军士气,隆美尔进行了阅兵。他还命令制造了几百辆假坦克以让英军侦查,而真正的坦克早已向东进发了。

2月中旬,英军占领班加西港后,立即将重兵调往希腊,此时留守昔兰尼加的只有澳大利亚第9师和第2装甲师。韦维尔认为德军最多就是一个加强坦克团的援军,德意军队不一定会在夏秋交际时发起攻击。

隆美尔要求第5装甲师的先锋部队以锡尔特为起点,沿海岸线向东试探性进军,结果一帆风顺地向东前进了近900公里,鉴于此,隆美尔决定征服非洲。首先将昔兰尼加争夺回来,再攻占埃及以及苏伊士运河,只是德意高层并不赞同这一计划,因为兵力不够。隆美尔可不管那些高层的意见,依然坚持向英军发动攻击,3月31日,德军攻占利比亚的卜雷加港口,4月2日,德军攻陷其北部城市阿杰达比亚。这完全超出了韦维尔的预判,他慌忙下令全线撤退。4月3日,英军放弃昔兰尼加首府班加西并焚毁了它。4月4日,隆美尔兵分多路继续前进。此时,澳大利亚第9师正撤往德尔纳,英第2装甲师却滞留在迈基利与姆苏斯之间。隆美尔当即命令第5装甲师全速挺进迈基利,另派出一小股力量向姆苏斯前进,之后又令第8机枪营猛攻德尔纳,切断迈基利与姆苏斯的道路并将巴尔比亚大道封锁。4月8日,第5装甲师占领迈基利并俘虏了英军包括师、旅长等高级军官在内的3000多人,英第2装甲师和印度第3装甲旅全军覆没。当天,第8机枪营攻占了德尔纳并俘获英军司令尼姆及奥康纳等高级军官。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整个昔兰尼加除了图卜鲁格之外,全被隆美尔率军占领,北非战局彻底扭转。

占领迈基利后,隆美尔下令:部队不休整,全速向图卜鲁格攻击前进。图卜鲁格港湾的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德英双方分毫不让,这是一个咽喉要道,谁得到它,谁就有生存下去的底气。英军中东军总司令韦维尔决心死守图卜鲁格,守军兵力包括6个步兵旅、4个炮兵团、2个反坦克团共计3.6万名英联邦军队驻守在这里。4月11日,隆美尔围住图卜鲁格并发动全面进攻。由于德军兵力少于防守英军,并且英军有来自地中海的海、空军力量协助,一直到5月9日,隆美尔也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图卜鲁格挡住了非洲军团的前进脚步。

阿富汗塔里班战事(昔兰尼加争夺战)(2)

英军增援北非

到1941年6月初,北非英军得到了极大的兵力和物资的支援,补给船只由皇家海军护航,绕道好望角,由红海–苏伊士运河到达埃及,避免了德军潜艇的袭击和骚扰。韦维尔信心大增,决定要用一次战役,全歼隆美尔的非洲小型兵团,行动代号“战斧”。隆美尔对自己的情况十分清楚,所有步兵都在围困图卜鲁格,没有兵力可以进行一场会战。他决定进行机动性防御,88毫米高射炮便成了他的秘密武器,此炮口径大,能够远距离击穿英军坦克装甲,坦克克星那是实至名归。一直到1942年,英国人才知道自己的坦克是被这种打飞机的高炮击毁的。隆美尔在英军的必经之路上布置了4门88毫米高炮(非洲兵团总共只有8门),让第15装甲师负责防守卡普措小道,第5轻装甲师负责侧翼攻击。

阿富汗塔里班战事(昔兰尼加争夺战)(3)

88毫米高炮平射

1941年6月15日,英军开始攻击图卜鲁格外围的德意联军,他们兵分三路,目标分别指向卡普措小道、西迪奥马、哈尔法亚谷地,只要突破其中一点,便可会合守军,直插德意军队侧后并切断其补给线,迫使隆美尔进行会战。不过,英军有一个致命问题:兵力分散、孤立、不能呼应。当时大部分意大利军队在围困图卜鲁格,隆美尔可调动的部队只有两个装甲师,他决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哈尔法亚,英第4印度师和第22近卫旅的坦克部队在开战没多久便失去了作战能力,他们被一股强大的火力完全压制,可他们却不知道火力来源。英军损失惨重,被迫停止攻击。16日,双方继续奋战,英军两个装甲师压制住了第15装甲师,并攻占了附近的穆塞,随时可能包抄德军后路。隆美尔当机立断,命令第5轻装甲师向敌侧翼发起攻击。不料在西迪奥马与英第7装甲师遭遇,英第7装甲师不敌,败下阵来,第5装甲师直插英军侧翼,形势立转。隆美尔命令第15装甲师主力撤出卡普措小道,沿第5装甲师占领区域向英军左翼发起攻击。英军此时并没有意识到即将被包围,仍在攻击第15装甲师阵地,他们并不知道是一群反坦克步兵在阵地上顽强地阻击着他们。

6月17日,德军两个装甲师主力从侧翼进攻卡普措一线,英军抵抗不住自乱阵脚,造成英军坦克损失极大。不久,隆美尔命令部队向哈尔法亚攻击前进,此时英国人恍然大悟,命令部队焚烧物资,全线撤退。

在2天多的时间里,英军留下了200多辆坦克,约90辆是被击毁或俘虏的,其他皆因故障而滞留,德军仅仅损失25辆坦克就把英国人赶回了出发地,英国人想要救援图卜鲁格的计划算是泡汤了。

由于粉碎“战斧”行动的巨大战功,隆美尔被晋升为上将,他的非洲兵团也随之晋级为非洲装甲兵团,辖第15装甲师、第21装甲师(由第5轻装甲师改编)、第90轻装甲师。加上意大利军队,此时非洲装甲兵团拥有3个德国师和7个意大利师(战力不敢恭维),450辆坦克,300架飞机。

丘吉尔并不甘心非洲战场的失败,他将韦维尔撤职,由奥金莱克接任中东军总司令,所有北非部队统编为第8集团军,下辖第30装甲军和第13军,共计7个师,900辆坦克,1000架飞机。英军决定将隆美尔及其非洲部队彻底赶出非洲大陆,并制定了行动代号“十字军”的作战计划。

1941年11月18日,“十字军”行动正式开始了。隆美尔开始只是认为这是英军的一次试探进攻,于是只派出了第21装甲师迎战。19日,英军攻占了西迪雷泽格机场,20日,隆美尔明锐地察觉到英军并非一般性的小行动,他立即命令部队放弃攻打图卜鲁格。21日,隆美尔集中兵力扑向西迪雷泽格。22日,第21装甲师借助88毫米高炮的神威,一举击溃了英军第4、22坦克旅,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机场。第15装甲师也趁夜色掩护,冲破英第7装甲师的防线,取得胜利。

11月23日,惨烈的坦克战正式开始了。非洲装甲兵团的坦克一字排开,和88毫米高炮一起为后续的2个步兵团部队开道,步兵乘坐大卡车紧跟坦克前进。英军火力强大而猛烈,德国军人丝毫不惧,步兵指挥官挺直身子激励士兵,就算被打到,下一级军官也会立刻接替指挥位置,英军被德军的勇气惊呆了,士气越来越低落。最终,德军歼灭了英第7装甲师残部和南非第1师大部,德军此战损失惨重70多辆坦克被击毁。虽然德军赢得了这场战斗,也使英军蒙受巨大损失,可是英军后续力量源源不断,很快便可恢复实力,而非洲兵团却难以做到,此消彼长。

11月24日,隆美尔打算调集全部力量袭击第8集团军后方,迫使英军全线溃退。为了切断英军退路,隆美尔率领兵团主力穿过利比亚与埃及边境,向东进发。英第8集团军司令坎宁汉正要打算撤退,被奥金莱克制止,他将坎宁汉撤职,由里奇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带领英军向西迎战。26日,英联邦新西兰师重新占领西迪雷泽格机场,图卜鲁格守军也突破了德军封锁。此时德军后方指挥官威斯特法尔上校因为无法联系到隆美尔,只能命令第21装甲师调头向图卜鲁格从后方攻击新西兰师。由于第21装甲师调头过早,致使隆美尔此处突袭计划失败了。

11月27日,隆美尔开始往回调兵,30日,隆美尔重新夺回西迪雷泽格机场,图卜鲁格再次被围,此战,击毁英军各式坦克、战车约800多辆,击落飞机127架,俘虏9000人。而隆美尔也是付出了高昂代价,损失坦克142辆,人员损失3000多人。形势对隆美尔越来越不利,英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而自己的补给线越来越难以为继。12月5日,隆美尔不得不下令部队后撤,忍痛放弃围困了240多天的图卜鲁格。1942年1月10日,隆美尔退回到卜雷加港,北非战场暂时安静下来了。

1941年底,希特勒对兵力进行了新的调整部署,对地中海的海空力量进行了加强,第2航空队对英军地中海的基地马耳他岛进行了轰炸,德意海军也在地中海对英军船只进行了大规模打击,确保从意大利到黎波里运输船的航线安全。1942年1月5日,9艘运输船抵达黎波里,将50辆坦克和2000吨燃油交付给非洲装甲兵团。这样一来,隆美尔就有150辆坦克了,他决定计划反攻,而英国人却认为他应该西撤,就连意大利人也这么认为。

阿富汗塔里班战事(昔兰尼加争夺战)(4)

隆美尔在研究作战计划

1942年1月21日,希特勒将非洲装甲兵团升级为非洲装甲集团军,隆美尔大受鼓舞,命令部队8时30分开始进攻。英军没有丝毫准备,仅仅一个交锋,英第1装甲师就损失了半数以上的坦克。1月25日,隆美尔攻克姆苏斯,然后佯攻迈基利,诱使英军主力回援,再猛攻班加西。1月29日,德军占领班加西,缴获大量战利品,英第8集团军司令里奇只好下令撤往贾扎拉。此后三个月,战线一直稳定在贾扎拉一带,双方都在积蓄力量:隆美尔拥有560辆坦克,其中230辆是意大利过时的坦克。英军拥有坦克850辆,其中有400辆是美国新式的格兰特坦克,另外还有420辆后备坦克。

隆美尔决定先发制人:对贾扎拉正面进攻的部队是4个意大利步兵师和1个德国坦克营,集团军主力在南面集结,再向北绕道其后方,切断英军的联系。1942年5月26日,隆美尔下令开始行动。第一天德军出其不意,英军只顾加强中央防线,对南边没有重视。隆美尔也没能像预计的那样完全切断英军退路。第二天,他手里只剩下150辆坦克了,而英军却还有420多辆。不得已隆美尔用88毫米高炮抵挡东门英军的攻击,调遣军队向西迪穆夫塔后撤。6月1日,德军终于在英军的西迪穆夫塔阵地打开缺口并恢复了与后方的联系。6月5日,英军派出一半的兵力想要堵住缺口,只是他们误入德军反坦克阵地,派出的70坦克被击毁50辆,英军被压制了。隆美尔抓住战机,把印度第10旅、英第22坦克旅的支援部队以及4个炮兵团包围。6月6日,德军发动围歼战,全歼印度第10旅和英军4个炮兵团,只有第22坦克旅侥幸逃脱。

6月10日隆美尔攻占了贾扎拉南端的比尔哈希姆。6月12日,英第2、4两个坦克旅被德军两个装甲师包围,英第4坦克旅一战而败,英第2坦克旅和赶来增的英第22坦克旅只好撤退,英军损失坦克120辆。6月14日,英军只剩下70辆坦克,无奈只能撤离贾扎拉防线,退守埃及境内。6月17日早6点,德军第21装甲师和第15装甲师将英第7装甲师击败后,向哈勒法亚全速推进。

英军见德军行动如此迅速,便命令军队迅速撤离,德军直抵图卜鲁格。隆美尔计划:佯攻西南方向,吸引守军,自己率主力绕过,直接向埃及边境前进,再趁夜色调头在东南集结。此次,要塞的英军被这一记回马枪打得措手不及。6月20日,凭借炮兵和空军火力,德意军队当天下午便攻陷了图卜鲁格。6月21日,要塞司令克洛普带领33000名守军缴械投降,并缴获大量物资,足够30000人使用3个多月。

至此,隆美尔将整个昔兰尼加收入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