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路同行的父母(所谓父子母女一场看完我哭了)(1)

不知你是否曾经想过:随着孩子的长大你的变老,你和他正一步步走向别离?或许你此时并不能感受到什么,你期盼着他的长大,可成长,却意味着别离越来越近。等哪一天你想好好爱他的时候,而他,很可能爱上了别人了,离你也越来越远。

一起来遐想这一步步走向别离的日子:

3岁

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看着他瘦小又坚强的背影,你心中有开心也有不舍。当晚上放学,他开心地扑到你的怀里说:“妈妈,我好想你!”那一刻,你感觉拥有了全世界。

6岁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事情。当天深夜,你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从今天开始他就要开始奋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他的人生正式起航了,却也开始逐渐离开你的怀抱。

8岁

孩子已经习惯和你分开一整天的生活,这时你会稍许有点惆怅,但是别担心,这个时候你还是他唯一依赖的人,他还是属于你。

12岁

孩子上了初中,你发现在青春期的他有点小叛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圈子,这个时候他已经不依赖你了,甚至会和你对着干。

15岁

你想要帮孩子做点事,但大部分情况下他已经不需要你的帮助。“妈妈我自己来就行了。”这句话会让你变得很失落,怀疑他是不是已经不需要你了。

18岁

孩子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的你却发现他很久很久才回来一次。每次回来的前几天,你就为他买了好多吃的,冰箱塞得满满当当。可是每次他一回来,就忙着和同学聚会,此时你最怕孩子跟你说今天不回家吃饭。

22岁

大学毕业了,他踏上了社会。但是他却选择不在你身边工作,难得回家几次,有时即使回来也只是待上一会儿就又匆匆走了。那时候你最期盼孩子的电话:“妈,我过得很好,你注意身体。”

26岁

孩子结婚了,似乎你也功德圆满了。但是孩子回来的时间更少了,因为每次回家的时间,他有一半也分给了亲家。虽然已经习惯了两人生活,但是依旧希望听到孩子回家的脚步声。

30岁

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你似乎已经不是他的家庭成员,他们三口之家,已经不包括你了。而你只能习惯这样的日子,最多无聊的时候,看看相册,看看曾经的三口之家。但是无论孩子身处何地,他永远是你的家庭成员,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无比幸福。

等到失去 才去怀念

很多时候你会抱怨,抱怨牺牲太多,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他总是让你操碎了心;抱怨曾经为了培养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但是,十年之后的你,就算有心,可能也没有机会了。

写给一路同行的父母(所谓父子母女一场看完我哭了)(2)

是不是总怀念孩子在你怀里吃奶的样子,但是那时你觉得每天好累好辛苦;

是不是看他小时候吮指头的照片好可爱,但是那时你觉得总要帮他洗手好麻烦。

是不是想念他曾经奶声奶气和你说话的声音,但是那时你觉得他撒娇简直烦透了。

是不是想念他做你的小跟屁虫追着你问这问那,但是那时你就想赶快把他送进学校。

珍惜现在 多爱孩子

时光无法倒流,过去的就是失去,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吧,同时心存感激,感谢上天赐予自己一个孩子,让你能见证他的成长。

因此无论孩子给你带去困难、烦恼、失眠、等等,都要坦然面对,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同时也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束缚和压力,并且告诉孩子:即使所有路不通,还有一条路为他畅通,那就是回家的路。

回望时光 感恩父母

其实,你可能也已经感受到了,你即将经历的这一切,你的父母已然经历过了,空闲时间带着孩子多回去看看他们吧,那里也曾是你最挚爱的家,有你最爱的爸妈。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目送中的文段,作者在送儿子上学时,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期望儿子回头看看在外目送的自己,可是儿子头也没有回的走了,于是产生了这样的感慨;

后来作者的父亲离世,在送父亲进入火葬场的时候,她知道父亲再也不会回头看自己了,又产生了这样的感慨。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其实父女母子一场,在你目送儿子的同时你的父亲慢慢的变老,终归会离开你,你的儿子会慢慢的长大,会离开你,一切的一切,仅仅剩下那一抹期盼的眼神,别离的伤感。

你在长大,父母在不断的变老,时间的跨度永远都无法抗拒,只能看着父母一天天老去,然后被死亡带走,留下你在这个世上,走完自己的一生。

父子母女一场,珍惜拥有时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