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气魄,终究与狂傲不同。气魄有两个含义,一为气势惊人,一为胆识过人,所以它和盲目的狂相比,多了智慧也多胆识,却没有轻狂。宋代文坛称得上气魄的作品并不多,毕竟词本就不像唐诗那么恢弘大气,我们可以来数一数这些作品。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1)

首位自然是岳将军的《满江红.写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论气魄此词一出谁与争锋;第二或许当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怀赤壁的作品那么多,能将三国魂写出来的只此一首;第三当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道尽辛稼轩一生的铁血。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2)

然这些颇具气魄之作,都是词作,在宋代文坛有没有一首诗也能担得起“有气魄“3字呢?有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来品一品: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北宋.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3)

900多年前的一个雨夜,64岁的苏轼在渡海时写下此诗,结束了7年被贬生涯,从海南返回京城的东坡一挥手就是大气魄,全诗有恨有趣不变是豪情,流传了千年。

诗的大意是:三分时刻天已将亮,参星北斗流转,想来这一向的苦雨绵绵,凄风阵阵也该结束了,天也要放晴了。阴云散去,月儿皎洁用不着谁来点缀;长空万里下,海水尽显澄净本色。我怀着孔子经世之学飘扬渡海,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黄帝优美的乐声。在南荒之地,我九死一生却终不悔,这是我毕生最奇绝的经历。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4)

说这首诗有恨,恨在“苦雨终风“中。首句”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一语双关,指眼前之景也指自己的否极泰来。北斗横挂是是天要放晴的标志,过去几年对东坡来说是人生最苦的岁月,他失去的是人生最好的年华,也是与亲人多年的分离。

说这首诗有趣,趣在字里行间的强怼上。被朝敌蔡京等人排挤贬出,苏轼一路从英州被贬惠州,再到儋州,按东坡自己的话说是“九死南荒“。此次遇赦北还,虽已年过六旬,他仍有”我苏东坡又要回来了“的小小霸气,这样的霸气在”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二句中得到体现。乌云遮月必不长久,你等小人又如何能盖得住我东坡的芳华;你等乌合之众又怎能掩盖大海的澄清,东坡的清高可见一斑。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5)

说这首诗有气魄,全在最后四句的豁达里。年迈的东坡仍存孔子经世之志,耳边的浪涛声也成了乐声阵阵,仿佛为他奏出了一曲凯旋之歌。对于这样的九死一生,东坡用“吾不恨“、”奇绝冠平生“来点评,他收获的是一个更有胸襟的自我。

这首诗作于1100年六月,一年后的8月,苏轼病逝于北归途经的常州,享年65岁。曾经,在为自己的画像题诗时,他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写的时候是调侃和无奈。

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4岁的苏轼雨夜渡海时写下此诗)(6)

​而他走后近千年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遗爱湖畔的苏东坡纪念官,广东惠州西湖孤山苏轼纪念馆,儋州的东坡村、东坡路、东坡桥、东坡书院,无一不是他这段”九死南荒吾不恨“经历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