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 群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自1月11日上映以来,积累了不俗的口碑。就在前不久,其票房突破2亿元。

白娘子 模仿(千变万化白娘子)(1)

动画电影《白蛇:缘起》海报

白娘子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已久,从《太平广记》记载的短小传奇,到《警世通言》中情节完整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再到各类民间传说,版本不一,核心情节立意也经历了从“蛇妖蛊惑书生”到美好爱情故事的变化。如今,随着影视剧的改编借鉴,白娘子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是名副其实的大“IP”。

对白娘子故事的影视改编早在1926年就开始了,那是由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出品的电影《义妖白蛇传》,由当时知名度极高的影星胡蝶扮演白娘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有不同版本的白娘子题材影视剧问世。1978年,林青霞还主演了一部电影《真白蛇传》,可惜拍得比较简陋,后来也较少为人所提及。

最为观众熟悉的改编大约要数赵雅芝、叶童、陈美琪主演,于1993年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该剧一经播出就大受欢迎,进而一播再播,成为很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说起白娘子,就会将她和赵雅芝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向传统戏曲借鉴了许多元素,演员的举手投足带着浓浓的戏曲风味,白娘子的人物形象是绝对正面的,她温柔貌美、心地善良、悬壶济世,身上没有一点妖气,对爱情忠贞不渝。有剧评人认为,淡化妖气而突出人性、人情,符合影视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传播规律和当时的文化市场、欣赏趣味对影视剧的审美期待,这部电视剧的走红对白娘子形象走进千家万户,起到重要作用。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一大亮点是音乐,有的观众索性将其称作“歌舞电视剧”。除了一般影视剧常有的主题音乐、插曲等,《新白娘子传奇》的许多对白、独白也采用了演唱的方式,且词曲俱佳。

由徐克执导,王祖贤、张曼玉等主演的电影《青蛇》也同样拥有出众的音乐,而故事走向、人物塑造则与同一时期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大异其趣,电影从青蛇的视角观照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对其进行颇具颠覆性的叙述和解读。电影塑造的青、白二蛇妖气十足,配以徐克电影常见的视觉奇观,并思考什么是情、人间是否有情等命题。与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满满的人间烟火气相比,电影《青蛇》更具文艺气质与哲理色彩。

2006年,刘涛、潘粤明主演的电视剧《白蛇传》与观众见面,白娘子的故事在这里得到拓展,核心人物增加,对人物内心甚至潜意识的挖掘也颇具特色。在这部电视剧中,许仙有一句经典的自我介绍,即“许配的许,神仙的仙”。现世的爱情婚姻与彼岸的得道升仙,正是剧中白素贞的纠结所在,人间真情最终胜出,完成了作品对爱的歌颂。这版电视剧不乏亮点,但没有引起太大反响。遭遇类似命运的,还有2011年上映的电影《白蛇传说》,大量特效镜头、精致的画面,和黄圣依、李连杰等主演的知名度为该片赢得了不俗的票房,然而正如媒体评价的那样,故事无味、情感粗糙、人物形象单薄,令其在艺术上乏善可陈,很快就被淡忘了。

在以往的白娘子故事中,许仙的形象一直是文弱书生,甚至懦弱、缺乏主见,而去年问世的网剧《天乩之白蛇传说》突破这一成规,这里的许仙允文允武,而白娘子倒出人意料地走起可爱卖萌路线,剧情设计也带上了仙侠、玄幻的意味,不妨视作古老传说的当代化、青春化表达。

同题材作品珠玉在前,后来的改编者面临着巨大的“影响的焦虑”。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可谓独辟蹊径,将时间设定大大提前,关注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之前的情感故事,既充分利用了白娘子故事的人物及其关系,又为改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对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人物造型、音乐元素的致敬与化用,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在以往版本的白娘子故事改编中,大多是温柔而坚强的白娘子守护着文文弱弱的许仙,《白蛇:缘起》的设计恰好相反,片中的少女蛇妖小白时常处于失忆、不由自主的状态,而阿宣(对应其他改编版本中的许仙一角)则机智勇敢、一往情深,对小白照料守护,最终以自己的死换取小白的生。作为一部中美合拍作品,故事、人物塑造背后流露性别意识,作品将鲜明的表达意识隐藏在完整的故事与鲜活的人物背后的创作方法,还是值得国产动画电影思考借鉴。

中国影视从业者热衷于白娘子故事的改编,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风格气质各异的代表性作品。纵观这些作品,人与妖相爱受到环境和周围人的排斥,这一点不曾改变,仿佛总有某种规则与秩序不可撼动,总有某种集体无意识般的对异类、神秘的恐惧不可消除;与此同时,爱战胜阻力、偏见,人会死但情不渝这一主题也几乎不曾改变,那是人类透过艺术而追求美好的永恒企盼。(罗 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