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字解62山

山:入得名山方能成仙

“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把“山”说得很有文化韵味:“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宣”是“宣畅”。徐锴《系传》:“山出云雨,所以宣地气。”所谓“宣气散,生万物”,就是“使地气宣通,散布各方,产生万物”。王筠《句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 一个土堆,再大再高也只能称为“丘”。“有石构成而又高峻者”,才能称为“山”。

“山”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1)

金文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2)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3)

小篆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4)

“山”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字形,明显就是一幅画,是三座峰峦相接的形状,一看便知是座山。为何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数量的峰相接?有人解释说,是因为“三”在古代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并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的意思。不过,此乃一家之言,金文中也有用多峰表示“山”的写法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5)

说它是“山”就是“山”,说它是倒置的耙子,也能说得过去。不过,这个“山”明显就是“五指山”,也算是“山”的一个表现形式吧。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句话也正好说明看“山”是不喜欢几个山头一样高的。人们审美的变化,也导致“山”字的写法也越来越趋于美感。也许最早人们并不在意“山”字几个“山头”的高低,但到春秋时代“山且丁爵”中的“山”,中峰已高耸起来,且渐趋瘦化。“山”的小篆字形则在这一形体基础上进一步使之线条化。于是,以后便相沿发展为隶书和楷书中的“山”字。

《说文解字》说“山”是“有石而高”,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山”字的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当然,因为“山”是高耸的,由此也引申出“大”等相关含义。

明白了“山”的本义,再看看与“山”字相近的几个字,就明白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什么关系。先说说“出”字,从现在字形看,好像是两座山上下叠加,但这个“出”字还真和“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出”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6)

像一只脚走出一个坑之状,其本义是“自内至外”,就是从里面到外面。

金文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7)

小篆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8)

到隶书、楷书就演变成如今的字形了。

再看一个和“山”关系密切的一个字——“仙”。“仙”是古人认为可以长生不死的人。《说文解字》解释“仙”:“长生仙去。从人从山。”《释名》:“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认为山林是道者避隐合药之处, “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

为什么“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在道家看来,凡是小山都没有正神作主,大多是木石精怪,千岁老妖,吸血鬼魅,这些东西都是邪气,不想为人作福,只会作祸。在这样的环境里,当然不能“合作神药”了!

“仙”的小篆字形是

修道人为什么看山不是山(山字探源入得名山方能成仙)(9)

其字形乃“人在山上”之意。后来随着字形演变,人被移到了山的左边成为偏旁,少了些虚无缥缈的仙气,多了些靠山吃山的烟火味。

字形演变充满了各种各样未知的变数,但探究其演变的轨迹,不难一窥诸多文化之无穷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