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图2是同一个人。

心电图那些事儿(今天要分享的心电图)(1)

图1

图1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Ⅰ、II、III、aVF、avL、V1-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心率57bpm,由此可知其为窦性心动过缓。

V1呈rsR'型,V2、V3呈R型,R增宽有切迹,时限0.146s,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L、V5、V6导联的S波,avR的R波增宽有切迹。

QRS波群在III、aVF导联呈rS型,并且SIII>SⅡ,II导联以S波为主,I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qR型,并且电轴左偏在-48°,由此考虑其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PR间期=244ms。

V1导联R>1.0mV,Rv1 Sv5>1.5mV。

V1、V2、V3导联T波呈负正双向。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动过缓,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4,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5,V1导联R>1.0mV(请结合临床),

6,前壁T波改变(请结合临床)。

心电图那些事儿(今天要分享的心电图)(2)

图2

图2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Ⅰ、II、III、aVF、avL、V1-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心房率>60bpm,由此可知其为窦性心律,而非窦性心动过缓。

一、图2相对于图1的看点:

1,出现慢心室率。

2,P漏传。

二、房室呈2:1下传的原因:

1.一度,完右,左前,2:1房室阻滞

PP间距相等,心房率66bpm,P波呈2:1下传心室,心室率恰好是心房率的一半,心室率33bpm(危急值),提示2:1房室传导阻滞,是二度房室阻滞的一种特殊类型。提示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是房室结和希氏束。

2.一度,完右,左前, 间歇性左后

窦性P波频率66bpm,PR间期=0.24s, QRS时限0.15s,QRS电轴-41度, V1呈rsR'型,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房室呈2:1下传。提示未下传P波阻滞于左后分支水平可能性大,三支(右束支及左束支的前、后分支)同时出现传导阻滞。

当右束支发生完全性传导阻滞时,又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 PR 间期延长,或者发生P波脱落,均反映了对侧束支存在着左前分支阻滞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左后分支文氏阻滞。呈对称性三度束支传导阻滞。

阻滞部位愈低,潜在节律点的稳定性愈差,危险性也就愈大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3,2:1房室传导阻滞,

4,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6,三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

7,V1导联R>1.0mV(请结合临床),

8,前壁T波改变(请结合临床)。

相关知识点:

一、房室传导阻滞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

(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PR间期大于等于210ms。

(2)二度房室阻滞

部分室上性激动因阻滞而发生QRS波群群漏搏者,称为二度房室阻滞。

根据QRS漏搏之前有无PR间期递增现象,又分为I、II型。

二度1型房室阻滞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规则出现。

(2)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及周期: PR间期进行性延长(但PR间期的增量逐渐减少),直至出现一次心室漏搏,其后PR间期又恢复为最短,再逐渐延长,直至再次出现心室漏搏。此现象周而复始形成文氏周期。房室传导比例常为3:2、4:3、5:4等。

(3)RR间期逐渐缩短突然长间歇。

(4)心室漏搏所致的最长RR间期,短于任何两个最短的RR间期之和。

二度11型房室阻滞 :

①部分心房波因阻滞未下传心室。

②下传PR间期固定。

房室传导比例:

(1)房室传导比例2:1

这种特殊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二度1I型,少数为二度1型。如有连续2个P波下传时,就可将其区分开来。PR间期正常者,为二度1I型。PR间期逐渐延长者,为二度1型。2:1房室传导阻滞常伴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未下传的P波重叠于前一心搏T波中,又好似窦性心动过缓。

(2)房室传导比例固定:

房室传导比例固定为3:2,4:3,5:4。

(3)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如3:2- 10:9不等,偶发二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规心电图不一定能记录到,在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才能观察到。

二、左前分支阻滞

1,发生于左前分支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左前分支阻滞。

2,基本特征左前分支阻滞的诊断标准:

(1)QRS电轴-45°~-90°。

(2) II、III、avF导联呈rS型,I、aVL呈qR型,q>20ms,aVL室壁激动时间>40ms。

(3)胸导联呈顺钟向转位图形。

(4)QRS波时限<110 ms。

3,需要说明的是,心电图在左前分支阻滞诊断上,特异性并不强,现实中典型的少,不典型的多,在下诊断时应谨慎。

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发生于右束支传导系统内的阻滞性传导延缓或阻滞性传导中断,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心电图表现:

1,QRS波群时限>0.12s;

2,V1、V2、V3导联QRS呈M型,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Ⅰ、II、avF、V5、V6导联 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大于0.04s ; 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3,V1、V2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

4,V1、V2导联ST-T改变多为继发性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