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新区绿色生态示范城(未来五年漳河新区啥模样)(1)

漳河机场核心区效果图

昨日,记者从漳河新区传达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获悉,结合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漳河新区完善了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目标,即:坚持“绿色生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建设为主线,聚焦主导产业,突出新城建设,着力建成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区、全国立体漫游休闲旅游区和全省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打造“通用航空新城、绿色生态新区”,成为荆门城市新中心。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漳河新区将着重突出八个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让城市更精、产业更强、城乡更美、改革更活、生态更优、民生更实、党风更清。

推进城市建设 打造精致新区

加快完善新区47项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坚持片区开发,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产城有机融合,实现规模紧凑、结构紧凑、功能紧凑。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能级,加快构建“八横六纵一环”骨架路网,着力推进公共公用工程、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强化城市设计,加强对城市形态、建筑风格和色彩等要素的管控,推进新区主次干道、水系沿线景观塑造,彰显新区现代之美、特色之美。深入挖掘荆楚文化、航空文化和水文化,着力构建“七个一”(楚文化遗址公园、拾楚街、航空大世界、文化创意城、漳河水节、爱飞客飞行大会、水生态博物馆)文化创意品牌,加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古民居等保护开发,加快推进漳河集镇改造,延续历史和文化记忆。大力弘扬漳河精神,践行“抢拼严实”作风,培育现代城市精神。

推进产业集聚 打造实力新区

坚定产业强区导向,聚焦通用航空、大健康、文化创意等主导产业,着力提升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业,重点推进爱飞客镇建设,发展通航研发与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新兴服务业、通航培训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医康养融合为特色,加快推进漳河新区老年公寓、荆门协和医院、瑞德康复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依托荆门市金融保险中心,延伸金融产业链,引入新型金融业态,吸引金融企业、类金融企业、总部企业及相关金融中介机构落户新区,重点推进国华汇金中心二期、双喜总部经济园、荆门农商行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加快龙山脊中央商务区建设,确保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荆门天地等城市综合体建成运营,推动连片形成“一主多点”的区域性核心商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华师附属中学、群艺文化产业园、李宁体育园、荆门昆卡运动中心、昕泰农业会展中心等项目建设,拓展区域文化创意、体育、会展、艺术休闲建设空间。

推进绿色引领 打造生态新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先景观、后建设,先保护、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建设”的原则,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坚持绿色规划引领,严守生态、水资源和耕地“三条红线”,加强饮用水源地、湿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保护。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工业化、装配化比例和住宅建筑全装修交付比例,确保绿色建筑“全覆盖”(一星级达到100%、二星级达到50%、三星级达到20%)。建设生态景观,全面启动“四带、五河、九园、九湖”绿色生态景观建设,加快实施“五河一湖”(龙泉河、双喜河、响岭河、金盆河、双仙河、杨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改善新区生态环境。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坚决做到“六个全域”,全域关停煤场沙场、全域关闭煤矿、全域推广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模式、全域回收水库承包权、建成区全域关闭养殖场、全域拆除水库筑坝拦汊构筑物。推进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 打造魅力新区

按照“新区一体化”思路,构建“一心”(全市新的政务服务中心)、“两轴”(沿西三环城市功能联系轴、漳河大道东西联动发展轴)、“一环”(环漳河旅游产业发展带)、“四片区”(绿色生态都市区、爱飞客航空文化区、高铁经济发展区、水源生态保护区)的一体化城市空间结构。重点培育爱飞客航空小镇、华大基因小镇、国华汇金中心基金小镇等特色小镇。完善新区全域公共公用设施布局规划,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设施同城共享。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和棚户区建设,续建杨店、双仙二期、双喜二期、响岭三期、谭店二期、迎接、苏集(苏院)、袁集二期、双井、却集等12个新型社区,新建烽火台、宏图、车桥等3个新型社区,加快关坡、龙山脊、惠民水果市场、白云西、碧桂园东等5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启动楚肆园农庄集群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

推进改革创新 打造活力新区

整合项目管理中心、征收办、前期办等力量,推行“大建设、大管理”模式;推行政府投资工程全过程、动态化监管,实行“投资、建设、管理、使用”主体四分离。升级政务服务中心平台,实行“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站服务、一门通办”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商务、文化、城管等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行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执法。探索出台容错纠错免责减责相关规定,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围绕新区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建立产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调整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合作,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支撑;激励扶持创新主体,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和团队,着力建设人才高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广“四种模式”(沙洋模式、彭墩模式、湖山经验、客店模式),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促进“沉睡”的资源转化为“流动”的资本。全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加快可可生态农业园、昕泰生态农业观光园、谭店都市田园等项目建设,打造环库四万生态农业基地和西外环“中国农谷·花果之都”。

推进精细管理 打造智慧新区

加快建设“四管两中心”(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及网格化社会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一体的数字化城管平台,加快建设“三网”(基础通信网、视频网、物联网)融合平台,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商务、智慧社区、智慧旅游建设,打造功能复合、舒适高效的现代智慧新城,全面实行道路清扫保洁、市政道路维护、园林绿化等政府购买服务。

推进和谐建设 打造幸福新区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17年实现6个省级贫困村、398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加快建设双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将漳河镇卫生院、双喜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交由荆门市一医托管,实现“三通、六统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继续深入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工程,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生活。继续加大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每家每户都能喝上干净自来水。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满足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强力推进法治新区、平安新区建设,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安防控体系,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推动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推进从严治党 打造廉洁新区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促进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提升、全域加强。分层分类、持续深入推进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行“党校 党课 学习日 考试”的干部考学制度。强化“基层、专业、实绩、廉洁”的用人导向,继续选用“两有、两敢”干部。全面整治“为官不为”,推动干部养成在监督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加快推进“小个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业市场)和“三所两民”(律师、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民办学校和民办医院)等难点区域攻坚行动,确保全部建立党组织或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村级阵地达标全覆盖。全面推行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全面推广基层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模式,2017年创建积分制管理试点村(社区)10个。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记者 刘国锋 特约记者 何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