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来的疫情,让回家也成了一件难事。原本的回家计划,因为疫情的反复,也一再被推迟。时隔两年,我终于能回来了。
我的老家在德州的一个小村庄,现在村里人住的都是这种小四合院。我特别喜欢这种房子,远远地看着,房子排得整整齐齐的。近看房子的外形,就像书写的汉字,棱角分明,板板整整的。红白相间的砖瓦和院墙,充满了乡村的烟火气息。
我家大门
回家时秋收已经结束了,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父母脸上一直都洋溢着欣喜的表情。看着满房顶的玉米,一个个“硕大”黄灿灿的玉米,就是对这些忙碌,辛勤付出的人们的回报。父母这一代人就是这么朴实,有个好的收成,就好像能承载了一年所有的喜悦。
满房顶的玉米
儿子如今已经两岁多了,虽然很长时间没见到姥姥了,可回到家不一会儿,就和姥姥熟络起来了。那种血脉的亲情,自然而然地就被唤醒了,偶然间记录下了,两代人的嬉闹瞬间。
上次回家时,儿子还是襁褓中的小婴儿,如今已长成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开始还担心他会不适应,庆幸的是,儿子很喜欢这里。他最喜欢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这是在城市里住楼房不敢做的事情。
母亲和外孙
儿子摘了菜
儿子摘了瓜
我家的小院建于06年,当时花了大概10多万,那时算我们这条街上数一数二的好房子了。转眼过了十几年,我们这条街的房子,也都陆续翻新了。这次回来发现,竟然邻里们的大门,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也都几乎一样了,我因此还差点认错了自家的门。
我们住的正房
母亲说:“离我们不远的村,它们都拆迁了”。母亲对拆迁没有向往,她谈论时,更多的是表现出,对那些拆掉房子的心疼和可惜。对父母来说,他们感觉住在现在的房子里最舒服。这里的院子足够大,可以放更多的农具。出了大门,就能看到左邻右舍,他们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
交门洞(里面有粮仓),两边可以存放农用车
家乡的小院,请让我用最朴素的语言,把对你的情感记录下来。希望儿子长大后,懂事的时候,这个小院还能存在。我还能有机会,带着他在来这久住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