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盲盒一共有几个系列(茉莉有魔力盲盒别)(1)

茉莉盲盒一共有几个系列(茉莉有魔力盲盒别)(2)

茉莉盲盒一共有几个系列(茉莉有魔力盲盒别)(3)

一个看不见里面东西的盒子,它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手办,只有买回来打开后,你才能知道里面到底装着哪一款……从去年开始颇受95后欢迎的“盲盒消费”,今年更加火爆,这个夏日盲盒独角兽泡泡玛特启动赴港上市,让很多人意识到,原来盲盒生意可以做这么大。如今,盲盒营销早已不只是“潮玩手办”,书店、餐饮、美妆等领域跨界营销渐成常态。摇盒、收藏、交换……盲盒为何深受众多年轻“发烧友”喜爱?盲盒还有什么游戏机制满足消费体验?走进“大小孩”的盲盒世界,除了感受到火热以外,专家提醒作为兴趣爱好别让盲盒“盲”了双眼。

A刺激

“入坑”解压寻求惊喜感

年轻人为何热衷于抽盲盒? “有惊喜感,花几十块钱买开心。 ”对高中生佳佳来说,无意中刷到的盲盒短视频让她 “入了坑”。每到周末,她会跟父母撒娇,去一家商场泡泡玛特潮玩店抽一个茉莉 (Molly)带走。 “最狂热的时候,一周之内买三次。 ”佳佳笑着说,直到把这轮新品买得差不多,就暂时收手,等待下一轮新品发布。记得有一次,佳佳花69元在商场购买了某系列的一只盲盒。“盒子上画着的那只实在是太难看了,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佳佳告诉记者,拆盒之后她才发现,实际开出的是另一只造型可爱的玩偶。 “那种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很刺激。”目前为止,佳佳已经拥有70多个茉莉,总花费在3000至5000元之间。

“现实生活大多数是按部就班的,但是抽盲盒给人期待和惊喜感。”刚刚工作一年的笑笑认为,收集盲盒就像收集口红和球鞋,都是一种爱好,只是形式不同。作为解压的方式,笑笑告诉自己要克制,把盲盒当成一种给自己的“奖励”。“有一次我一口气下单了4只,但是告诉自己只能在不开心的时候拆一只。”笑笑说,比起它的价格,每一次抽盲盒时带来的快乐是无价的,“那一刻,你可以完全不想其他事情,只专心地猜这个盒子里会有什么。”如果遇到特别喜爱的,笑笑也会毫不犹豫地为“心头好”买单,例如一款官方已经售罄的限量款,笑笑最终从淘宝上一个玩家手里以570元的价格买了它,后来这款手指高的玩偶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又上涨到800元,和它的发售价59元相比,溢价十几倍。

B玩法

摇盒、端箱、换娃玩法多

三年前“入坑”的晓彤,拥有的盲盒已经近千个,包括茉莉、哈利波特、拉布布、潘神等不同形象。在她专门放置潮流玩具的房间里,娃娃们站在透明的亚克力柜子里一字排开,每天早上她都会跑过去看它们一眼,遇上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刻,也会去娃娃屋里待一会儿。近千个娃娃,晓彤记得每一个的名字。有时遇到特别喜欢的隐藏款,她会一口气收集12个一模一样的,将它们排在一起,组成一个战队。

“最疯狂的时候会成箱往家搬,一个月买两三箱,花费几千元,这种行为玩家圈里的术语叫‘端箱’。”晓彤激动地向记者介绍起来,“端箱是为了抽到隐藏款——一个系列的盲盒共12个,一箱共12组,加起来是144个,商家会在其中放入一个形状特殊的隐藏款,价格和基础款价格一样,但抽到的概率只有1/144,只有端箱才能保证100%买到。 ”比起这样忽然一下来的满足感和 “下血本”,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她更乐于去线下店铺一个个抽,通过“摇盒”感受不同玩具在手感和重量上的微小差异,寻找隐藏款。 “整箱比较的话,它的缝线有一些不一样,一般只有看的特别多的人才能看出来。其他区别还有气泡气孔等。”因为摇盒摇出了经验,晓彤的猜中率几乎为100%,甚至有人专门拜师请她传授“武功秘籍”。

改造盲盒里的玩具,也是晓彤最近刚发现的新乐趣。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述改造步骤:“首先要构思形状和配色,在此基础上,要想好用哪款来改更合适。因为玩具本身是那种搪胶的小人,加热之后会黏在一起,特别不好分开,就需要拿热水煮,之后把小部件,比如脸、裙子都分下来,再去喷色。绘画方式又有两种,拿喷枪去喷,或用手涂色。 ”完整地改好一个需要6个小时左右,周末,晓彤最快时甚至能同时上手改六七个。

C圈子

组团各地蹲点 最爱聊“娃”

交朋友的方式有多少种?有娃一族的辣妈们聚在一起,聊娃是万能话题;年轻的95后、00后盲盒玩家们,交朋友的方式,则是炫他们爱不释手的“娃”。去年冬天,为了换圣诞胡桃夹子的一款“娃”,小万和一位玩家约在万象城的盲盒店门口见面,聊过之后发现两家离得很近,也都是大学生,一段盲盒之交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经常相约去线下店铺抽盒,交流摇盒的手感,后来又彼此认识了更多有共同兴趣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还是‘娃’。 ”小万说,当你抽到不喜欢的,你可以在二手平台或者群里和合适的人交换,也许别人就会喜欢。

记者在某二手平台注意到,有盲盒粉丝专门建立了 “潮玩鱼塘”“盲盒圈”等社群,不少甚至早已满员。这些社群内,“卖娃”“换娃”成为高频词,玩家们会发帖称“有多余XX款,可拿XX款换”。记者看到还有一种“只做展示”的玩家,他们的商品标价甚至上万元,但在商品说明中则明确表示,“仅做展示,不卖”,这类商品大多数为限量、绝版或是稀有的隐藏款。这样的帖子被称为“好运帖”,“不出,只是挂着给大家好运。 ”为了提高抽中某款的概率,小万经常和玩友们组团去商场的盲盒店蹲守。现在假期到了,小万又和朋友相约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的盲盒店旗舰店“秘密”观察买家,等着货架上的盲盒被其他买家买走一个,再由店员补上一个,直至等到那个隐藏款的出现。

各方观点

惊喜消费理性不能丢

当你还在问“盲盒是啥”的时候,不少A股上市公司已对盲盒市场进行布局。日前盲盒独角兽泡泡玛特已启动赴港上市进程。面对这种新潮消费的来袭,年轻人又该如何保持理性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青红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抽盲盒跟即时满足感有关,拆开盲盒时瞬间的失落或者惊喜,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消费体验。而这样不确定的刺激,又会加强人们对购买盲盒结果的预期心理以及可能会获得的惊喜感。

一位律师在受访时表示,年轻人崇尚潮流文化和其社交属性,各种新兴商业的消费模式层出不穷,但创业者和投资人在打造这种新型消费模式时,应注意行业规范和保持自律,同时年轻消费者应避免盲目跟风。购买单个的盲盒价格并不算贵,盲抽的奖励是那个抽到概率不足百分之一的隐藏款,它如诱饵一般,勾着人不停购买,如果盲目跟风,甚至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加价购买,便是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从收藏和投资的角度而言,盲盒的出货量、定价权等都在商家手中,并且缺乏规范的交易和流通平台,因此收藏价值很难确定,消费者切莫将购买盲盒当成投资。

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 钟尚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