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也无人知道吗(可口可乐也做凉茶了)(1)

(IC photo/ 图)

可口可乐也在内地卖凉茶了。

近日,可口可乐官方旗舰店上新了一款健康工房系列“夏枯草凉茶”,这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软饮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凉茶市场。

目前,该产品在某电商平台售价为24瓶500ml规格产品折后价297元,约12.4元一瓶,而同样500ml规格的王老吉凉茶在电商平台售价为15瓶共51.9元,折合下来约3.5元一瓶。

可口可乐凉茶的价格是王老吉凉茶价格的三倍多,从销量上看,尝鲜的人并不多。

除了可口可乐,这些年试水凉茶行业的饮料大厂不在少数。为什么它们前仆后继做凉茶品牌,可最终又以“凉凉”而告终?

凉茶曾经很“热”

虽然可口可乐最近才开始在内地卖凉茶,但它在凉茶领域的布局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2005年,可口可乐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达成合作,研发含有中草药成分和配方的饮料。同样是在2005年,可口可乐在香港收购了“健康工房”。

“健康工房”的前身是香港凉茶老品牌“同治堂”,2003年变更为健康工房,公司的业务也由传统凉茶转为配合大众生活的健康饮品,同时开展包装饮料和凉茶店业务。

只不过,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可口可乐并未在内地推出新的凉茶产品;而健康工房也只针对香港市场。

2016年之后,可口可乐提出并推行“全品类战略”,就是汽水、果汁、饮用水、能量饮料、即饮咖啡、即饮茶、植物蛋白饮品、低度酒等等饮料品类,可口可乐都要涉足。

所以这些年来,可口可乐密集试水各种新品,卖的产品越来越多元,既卖含酒精饮料,也卖咖啡,还卖奶制品,现在也开始卖凉茶。

可口可乐并非第一家试水凉茶业务的饮料大牌。

娃哈哈曾先后推出过宋都凉茶、金银花凉茶、神草堂凉茶、火锅凉茶等凉茶品牌;统一集团曾推出实“粒”凉茶,其最大的卖点在于含仙草冻颗粒;旺旺曾推出老翁凉草茶、“哎呦穿心凉”凉草茶,都是主打“台湾传统古味”……

甚至看起来不那么搭边的企业也卖起凉茶,比如以卖防脱发洗发水闻名的霸王集团,曾推出一款名叫霸王凉茶的产品,还请来甄子丹做代言。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消费者可能都从未听闻过以上这些品牌,它们基本上也已停产。

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也无人知道吗(可口可乐也做凉茶了)(2)

(视觉中国 / 图)

大牌纷纷涉足凉茶业务,因为凉茶市场曾经特别“热”。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5年,我国凉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扩张速度,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为12.34%。

2012年王老吉全年销量突破200亿元,占据罐装凉茶市场的八成份额,力压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等品牌,成为中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TOP1。王老吉当时的商标价值高达1080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凉茶行业整体市场规模达到420亿元,占饮料市场份额的7.21%,到2015年,凉茶市场规模已经突破500亿元。

凉茶真的会“凉凉”?

不过,曾经很“热”的凉茶市场,在时间的证明下,新入局的凉茶品牌几乎都以“凉凉”而告终,这里的症结何在?

凉茶由“热”转“凉”,2016年就已经开始显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数据,2012-2017年凉茶市场增速由16.7%跌至9.1%,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2016年增幅开始跌破两位数,成为凉茶行业的转捩点。

到了2018年,凉茶市场规模只剩下470亿。2020年,疫情影响下,凉茶市场雪上加霜。哪怕2021年凉茶市场有些起色,与巅峰期仍有不小的差距。

凉茶市场的萎缩,与昔日两大凉茶品牌旷日持久的纠纷有关,造成太多的内耗;更与凉茶自身发展陷入瓶颈有关。

从内因上来看,凉茶的功能属性深入人心,成就了它,但也限制了它的消费场景。

比如提起凉茶,很多人条件反射就是“怕上火,喝凉茶”,他们只会在吃火锅、吃烧烤、吃正餐时喝凉茶;并不会像喝奶茶那样,把凉茶当作一种日常的饮品——或许只有广东人除外。

从外因来看,市面上每年都会推出各种各样的新式饮品,令人眼花缭乱,它们不断瓜分凉茶的市场份额。

比如同样含有“茶”元素,奈雪的茶、喜茶等新中式茶饮品牌发展十分火爆,各种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全国茶饮门店数从2017年的25万家,涨至2019年的50万家,2020年年底门店数量约为59.6万家。

艾媒咨询的报告则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为2795.9亿元,预计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59.1%的中国新式茶饮消费者表示未来消费频次不变,26.2%的消费者表示消费频次变多,减少的消费者仅占14.7%,其中表示未来频次增多的消费者年龄段主要在22-40岁之间。

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也无人知道吗(可口可乐也做凉茶了)(3)

(视觉中国 / 图)

可以说,未来饮品的竞争成败,主要取决于能否抓住年轻消费群体。

元气森林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是一款为Z世代量身定做的饮品,2018-2020年元气森林销售额增长率分别为300%、200%、309%。元气森林2016年推出,2021年营收就已达到70亿元,依照这个增速发展下去,很快就要赶上凉茶巨头王老吉了。

广东人爱凉茶也是众所周知的,可就连在广州,凉茶也慢慢不那么“热”了。

广东地区流行的凉茶,主要不是罐装或瓶装的凉茶饮料,而是街边凉茶铺售卖的“煲”好的自制凉茶,不同的店铺有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制作工艺。

对于老广东人来说,三不五时去喝凉茶是生活的一部分,凉茶铺曾遍布大街小巷;但在物价上涨、人力上涨、铺租上升、年轻人对凉茶认知度降低的背景下,凉茶铺已经在走下坡路。凉茶铺关闭,新开的是各种新式茶饮店,它们更受年轻人喜爱。

对于当前凉茶品牌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打破刻板的消费场景,让更多年轻人对凉茶产生新潮、健康、年轻等品牌认知。

凉茶巨头王老吉,这些年来就一直很努力地进行多元化、年轻化的尝试,或对核心凉茶产品进行创新,推出以低热量和健康为卖点的黑凉茶;或开发多种新式饮品,推出啤酒品牌、气泡水品牌。

从这个层面看,可口可乐的“夏枯草凉茶”,就有些平平无奇。“夏枯草凉茶”主打的“清热降火”“罗汉果带出自然甘甜”“无额外添加人造香料及色素”等,很难与其他凉茶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也没有特别吸引年轻人的卖点。

凉茶市场虽“凉”,仍有几百亿的市场份额,市场空间并不小。如何吸引年轻族群,避免市场份额继续萎缩,甚至逆势上扬,是当下整个凉茶行业需要探索的重点。

陈子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