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我们在电视剧或者小说中总能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当主角一行人走进客栈的时候,总会听到店小二热情洋溢地来上一句“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呢?”

过去人说的打尖什么意思(您打尖还住店呢客官)(1)

“住店”我觉得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那就是睡觉,要过夜的;按这样想法推理的话,那打尖就是不过夜,就是稍微休息休息吃个便饭。再说了去客栈不是休息就是吃饭,还能干啥呢?但是这问题就来了为啥不直接说吃饭,休息,这不是比较通俗易懂啊。

过去人说的打尖什么意思(您打尖还住店呢客官)(2)

为什么吃饭跟“打尖”就联系到一起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稍微地查了一点点的资料,发现这“打尖”有好几种说法,这其一呢就是打发舌尖的简写,舌尖是人身体上最敏感的地方,赶路饿了就得坐下来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后继续赶路。

并且发现"打尖"这个词的由来也不是很久远,它是在清朝还出现在一些笔记小说中的,比如说《红楼梦》第十五话说道:“那时秦钟正骑着马,随他父亲的轿,忽见宝玉的小厮跑来,请他去打尖。”当然了店里的伙计在问这句话的时候也是需要特定的时间的,基本是都是在早上或者中午这个时间段,才会问进店的客人是“打尖”还是“住店”,要是晚上那就不用问了,铁定是来住店的。

过去人说的打尖什么意思(您打尖还住店呢客官)(3)

但是很多人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了,你说舌尖为什么要用尖来代替呢,很多人理解不过,于是就有了另一种说法。

这第二种说法就是“打尖”是由打火演变过来的,古时候不像现在,我们可以朝游碧海暮苍梧 , 古时候的人们要去很远的地方,在赶路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一走就是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之久。古人基本都会自备干粮的,但是总吃干粮也受不了啊,通常情况下也会自备火折子或者打火石之类的,以备在野外生活做饭。

而“打火”呢就是古代的一种生火的方式,渐渐地打火也就成为了“吃饭”的代名词。就比如施耐庵在《水浒传》第六十回中写道:“且说吴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

过去人说的打尖什么意思(您打尖还住店呢客官)(4)

至于最后为什么变成了打尖了呢,这个锅还得清朝人来背。据说有的清朝人在写“打火”的时候,没咋注意就写错了,写成了“打尖”,从此呢“打尖”便成了吃饭的代名词了。

过去人说的打尖什么意思(您打尖还住店呢客官)(5)

当然了,除了“打尖”之外,我国古代还是有不少的“行话”,与我们今天的意思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咱就拿“跳槽”“出局”来说,就说这“跳槽”,现在的意思是对于现在的工作待遇等各方面不是很满意,重新选择一个更好的地方。但是在古代却不做这样的解释,而是青楼中客人更换伺候自己的女子的意思。

“出局”也是一样,在现代人看来那就是失败了,被淘汰掉了,而在古代,却是青楼女子外出陪酒的专属名词。

当然了,我们现在已经不会再说“打尖”这类的词了,但是呢在这简单的词汇中,却蕴含着很多时代发展的变更,还是很有意思的,对于这类的文化我们可以不用过多的去了解,但是多少懂点还是有必要的,您说是吗?

,